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经济外部失衡的量化分解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分析显示,我国目前的外部失衡主要是内生性和外源性的,是国内外实质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存在的合理性。短期内不可能靠调控政策完全消除,强行消除反而不利于经济稳定运行。面对外部失衡的政策重点应在于尽力阻断外部失衡向国内经济传导和对国内经济协调运行构成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2.
外部经济失衡、流动性过剩与房地产投资过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加,外部经济失衡加剧;同时,国内经济方面出现了由流动性过剩引起内部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导致了我国经济出现了内外"双失衡"。该文通过国际收支顺差、流动性过剩和国内房地产投资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认为国际收支顺差与流动性过剩是我国房地产投资过热的主要原因,并依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秦建斌 《金融纵横》2008,(10):46-50
德国和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外贸易不断增长,贸易顺差长期大量的存在,其国内经济面对着外部经济失衡的状况。在这一过程中,两国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并产生了不同的政策效果。在比较两国不同的政策及其经济发展路径后,文章得出了对我国外部经济调整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从上世纪80年代美日巨额贸易逆差时,全球经济失衡的争论就不绝于耳。当前,中国取代了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逆差国,全球经济失衡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态势。文章基于此,首先从美国削减财政赤字、贸易伙伴内需增长、美国个人消费减少三个角度分析了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方略,继而探讨了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对中国经济的具体影响,比如消除经济外部平衡、促进经济内部平衡、调整国内产业结构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一些学者提出的内外经济失衡的关系进行了考证。结果表明外部经济的失衡虽增强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但并不必定导致内部资产价格的高涨。因此在政策选择上,要避免面对外部经济失衡采取一些应对内部经济失衡的政策工具来调节内部经济增长过快问题。同时,出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产价格时间序列发生结构性变化的考虑,政策制定极有必要考虑资产价格因素。  相似文献   

6.
开放经济下,一国可能面对着内外部失衡.如果当国内经济疲软并且国际收支逆差,或国内通货膨胀并且国际收支顺差出现时.宏观经济政策往往顾此失彼。为此.蒙代尔提出了政策搭配理论,主张用财政政策应对内部失衡,用货币政策应对外部失衡。但在现实操作中.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却与之相反。本文首先介绍了陷宏观经济政策于两难的米德冲突.并阐述了蒙代尔政策搭配理论的运行机制。接着基于我国2007年的经济状况.分析了我国经济内外失衡.并考察了我国的政策取向。最后.着重分析了导致我国政策取向与蒙代尔模型结论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过去十年,全球性不均衡问题逐渐成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中心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中国的外部失衡问题,研究了2008年后促使中国经常账户盈余下降的影响因素,预测了中国外部顺差的走向。本文认为,未来几年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将保持适度。外部失衡不能反映当今中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特征。随着中国国内经济越来越依赖投资的拉动,内部失衡问题将愈发明显。  相似文献   

8.
过去十年,全球性不均衡问题逐渐成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中心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中国的外部失衡问题,研究了2008年后促使中国经常账户盈余下降的影响因素,预测了中国外部顺差的走向。本文认为,未来几年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将保持适度。外部失衡不能反映当今中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特征。随着中国国内经济越来越依赖投资的拉动,内部失衡问题将愈发明显。  相似文献   

9.
罗堃 《西南金融》2007,(2):30-3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加快,储蓄和投资以及贸易收支和资本流动格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经常项目收支、国际资本流动,以及储蓄与投资关系的不平衡状况加剧,形成了全球经济失衡的格局,从而也成为国内外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着重分析了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成因;并建议在面对全球经济失衡及其蕴藏的风险时,中国应坚定扩大国内需求,增强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政策协调,以雏护世界经济的稳定,营造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逐渐表现出外部失衡的趋势,而这种势头也一直持续了20多年.中国一直坚持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其很大一部分出口加工型的,同时造成国内消费和投资的失调,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这些年的积累使得中国经济外部的环境正逐渐恶化,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可以说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已迫在眉睫.本文试着从中国的经济结构(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角度来分析经济的外部失衡.  相似文献   

11.
林博 《云南金融》2012,(6X):240-240
近年来,我国经常账户呈现持续顺差的现象,虽然经过宏观经济调控,但始终处于不平衡之中。外部经济不平衡给我国国内经济运行带来了压力和冲击,经常账户作为外部失衡冲击的重要传导媒介,对其进行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国经常账户的冲击因素,分析了影响我国经常账户的各种经济变量,进而提出保持经常账户平衡和稳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林博 《时代金融》2012,(18):240
近年来,我国经常账户呈现持续顺差的现象,虽然经过宏观经济调控,但始终处于不平衡之中。外部经济不平衡给我国国内经济运行带来了压力和冲击,经常账户作为外部失衡冲击的重要传导媒介,对其进行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国经常账户的冲击因素,分析了影响我国经常账户的各种经济变量,进而提出保持经常账户平衡和稳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美贸易格局基本是以中国整体对外贸易顺差、美国整体对外贸易逆差不断上升为显著特征的。中美两国经济的内部都存在着消费、储蓄和投资之间的结构性失衡,外部存在国际收支失衡。经济学理论认为,外部平衡与内部平衡密不可分,外部结构性失衡的根源应该从内部的结构性问题中找寻。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以来,全球经济失衡日益加剧,全球经济失衡在我国的表现为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加。同时,国内经济方面出现了投资偏热问题,导致了我国经济出现了内外"双失衡"。该文通过国际收支顺差、外商投资和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认为全球经济失衡是我国投资偏热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依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全球失衡被认为是引发“逆全球化”的重要原因,但聚焦于经常账户的贸易失衡难以反映真实的失衡状况。本文同时将金融失衡和贸易失衡纳入综合性外部失衡指标,选取1985—2018年主要经济体的面板数据,探讨一国外部失衡对其全球化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国外部失衡的加剧显著降低了其全球化参与程度,进而阻碍了全球化进程,这一阻碍作用更多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层面。异质性分析表明:外部失衡对全球化的抑制作用在中高收入、金融发展程度较低、经常账户处于持续性逆差和沿海经济体中更为稳健和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一国外部失衡会通过贸易和金融活动限制渠道引致其“逆全球化”行为。本文研究为探寻和理解引致“逆全球化”行为的原因提供线索,有助于从“贸易调节”和“金融调节”层面合理引导一国全球化参与行为,并为遏制“逆全球化”行为提供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近些年来以中国国际收支为代表的经济外部失衡及其所折射出的中国经济内部不平衡现象为研究视角,在M-F Model和Swan Model原有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创新性地把二者进行了融合,构建了一个M-F-S Model。进而,以中国当前经济"内"、"外"失衡现象为分析起点,籍此模型推演了我们应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搭配解决方案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是经济内部失衡即投资消费失衡和外部失衡即国际收支失衡的综合反映。由于内部失衡往往与外部失衡相互交织,分析我国资本项目的顺差成因及调整对策很难脱离经济内  相似文献   

18.
提高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减少经济增长对外贸与投资的依赖,是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的根本出路.但在大力刺激消费的政策背景下,国内消费始终难以有效扩大.本文在总结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分析投资内部结构失衡问题,进而从投资内部结构失衡制约消费的角度剖析消费不足的深层次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7年金融危机起源于金融、经济、制度高度发达的中心国家,是由世界经济体系的薄弱环节断裂导致的,是对制度模式、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种调整。金融层面的原因在于次贷危机.金融创新过度,金融衍生产品泛滥,美国金融体系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金融监管不力、缺失。从经济层面分析,美国国内经济失衡是危机爆发的基础原因.全球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金融危机是市场经济周期运行的必然结果。制度层面的原因主要包括过度干预经济,美国模式的技术缺陷和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20.
开放经济条件下,每一个经济体都面临着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并存的可能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外汇政策对解决内外部失衡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的明显特征是流动性过剩、通胀压力趋显和国际收支的持续双顺差,而用于调整内部均衡的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之间则存在严重冲突。根据斯旺模型,解决我国经济的内外部失衡问题,要求当前应实行紧缩国内支出政策和人民币升值政策的配合,而从长期来看就是要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