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时代特征为坐标和参考,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结合,不断突破国家治理理论的形成机制,创造出独立的理论形态,为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指导。其一系列理论具有深邃的传统文化渊源,其政治目标、治理途径、价值取向、发展模式都蕴含了独特的中国政治智慧。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党的理论赋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乃至为人类文明的创新性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2.
边海晶  周莹  张渝新 《商》2016,(4):76
习近平作为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有着敏锐的政治视角和独到的政治思想见解,他对"廉政"的大力推崇和对腐败问题的严惩把中国治理腐败的力度推向了近年来的最高峰。他善用经典和举例,通俗易懂的话语深得官员和百姓的赞扬。本文旨在探究习近平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研究习近平的政治思想对我国今后的政治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语用学言度来考察隐喻,探讨了关联理论对隐喻局限性和其产生的机制。该理论从人类的认知出发,把话语放到语境中加以考察,以获得话语和语境的一种动态的最佳关联为目标,使隐喻最终得到合理的阐释。隐喻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可以得到更充分的解释,关联性是隐喻认知研究上的一个理论接口。  相似文献   

4.
《品牌》2015,(3)
预设作为句子或话语中隐含的信息或命题,通常依靠逻辑概念、语义及语境才能推断出来,对交际双方的话语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简要回顾了预设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的特性,并以预设这一话语中的隐含信息为指导理论分析了演讲中所使用的语言策略。  相似文献   

5.
《商》2015,(23)
根据Lakoff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具体包括旅程隐喻、建筑隐喻、比赛隐喻、家庭隐喻、宗教隐喻和商业隐喻。本文结合Mandelblit提出的"认知翻译假设",探讨了译文中隐喻翻译所使用的策略,可以发现:政治语篇中的隐喻翻译应在两种情况下采用换译和增译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匡露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4):253-254
批评语篇分析(CDA)是分析政治语篇,包括公众演说常用的分析框架。其主要目的是揭示语言使用、意识形态和权势之间的关系。它使演讲人为赢得受众支持而使用的各种话语策略明晰化。从及物性、情态系统、人称代词选择及修辞等各个方面,对奥巴马的就职演讲进行了批判性分析,从中可以看出语言是如何为意识形态服务的,从而很好地把握演讲者的政治意图。  相似文献   

7.
孙运宏 《中国市场》2011,(52):63-64
经济学家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是金融资本投机、美国国内监管缺位而形成次贷危机的恶果。但其深层的经济、社会原因远比次贷危机所表现的要严重。本文以福柯的权利话语理论为分析视角,结合纪录片《监守自盗》对金融危机进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理政灯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所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蕴含着"大气""大雅""大俗"等独具特色的语言艺术风格,为思政教师提升教学话语水平提供了最佳榜样和示范。思政教师应当深入学习和运用习近平政论语言艺术,在坚持主旨内容的政治性、严肃性、逻辑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同时,注重从"讲短话""讲白话""讲笑话""讲古话"等方面,提升话语魅力,引发学生共鸣,增进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9.
隐喻又称暗喻,是语言中的一种修饰手段,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经常会不经意的使用隐喻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中巨l还是外国,隐喻的运用频率都是特别的高,就像英国的修辞学家理查兹曾经说过“我们日常的交流中平均每三句话就会出现一个隐喻”隐喻使语言变的更加婉转、优美。从结构上看,隐喻由本体、喻体和喻底组成。汉语习语是具有特定意义的固定词组和短句,是语言不可分割的一个构成部分并且在日常交流中运用的比较广泛。汉语习语是文化的载体,又是语言的精华。而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各民族沟通的桥梁。因此汉语习语的翻译对于英汉语言使用者的交流尤其重要,汉语习语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译文读者的理解程度。本文以汉语习语的隐喻思维出发,旨在破解汉语习语的深层结构并确定其隐喻的思维模式;同时提出汉语习语翻译的策略,以期将其中所蕴含的隐喻思维尽可能的忠实传达给英文读者。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其广泛传播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团结、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十分必要.立足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结合历史经验、现实情况和世界境遇,通过对话语传播新格局、形象传播新格局以及综合传播新格局的构建,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的话语说服力、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同志所运用的语言风格中,其本质特点就是通俗易懂、平易近人,这是从丰富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智慧结晶,具有一种直指人心的强大力量。青年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平实语言中所蕴含的大智慧、大志向,有助于进一步弘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聚力量。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许多崇德修身与治国理政的智慧精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对党员干部的政治操守与执政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责任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我国历史发展的新方位,创造性地构建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政德建设理论,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提供了重要遵循。党员干部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马克思主义为“魂”,不断升华政治品格,强化责任担当,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商》2015,(9)
本文以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理论为框架,阐述政治类文本的翻译。由纽马克推出的文本类型理论可以得出,官方文献以及报告归类为表情性文本,政治演讲以及政论则归类为呼唤性文本。在纽马克的理论中,表情性文本应采用语义翻译策略,而呼唤性文本应采用交际翻译策略。本文通过政治文献翻译的实例分析了在政治文献翻译中,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策略应用。  相似文献   

14.
话语转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从话语体系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创新性地转换为“中国梦”,不仅符合意识形态现代化的要求,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由于“中国梦”还赋予了共同理想更丰富的内涵,其典范性必定助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走向深入,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凭添更多光彩。  相似文献   

15.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成果,科学回答了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塑造了“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品格,“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本品格,“立足时空坐标、彰显现实主题”的时代品格,“遵循发展规律、促进协同发展”的科学品格,“坚持问题导向、力求务实进取”的实践品格,这些特色鲜明的理论品格彰显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高校党建工作,并针对高校党建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习近平关于高校党建的重要论述.本文从理论向度出发,从政治建设、制度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五个方面阐释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从现实向度出发,阐释重要论述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  相似文献   

17.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引领社会发展方向和凝聚民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此,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在构建过程中必须坚持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理论基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平台建设,净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环境。  相似文献   

18.
论述中国职业女性发展障碍的主要表现,建立指向个人发展、包含智力资本、情感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及其相互关系的新型人力资本概念架构,从新资本理论的视角解读中国职业女性发展的深层障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Blakemore的话语标记语分类,通过自建小型语料库,研究TED演讲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情况以及不同性别演讲者的使用异同.研究发现,演讲者更倾向于使用表示强调的话语标记语,其中使用and最频繁.就性别差异而言,女性演讲者比男性演讲者会更加频繁地使用话语标记语,尤其是表示强调的话语标记语,对于and一词,女性演讲...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用典》一书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讲话、著作中的用典情况,系统地收录整理了引用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的例子。引经据典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风格之一,这一“习式风格”激活了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基因,彰显着深厚文化实力和坚定文化自信,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且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本文从高校学风工作建设角度,挖掘《习近平用典》中可指导高校学风建设的典句,探索《习近平用典》中蕴含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和学习观,结合目前大学生学风方面普遍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高校学风建设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