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何辉 《管理学家》2021,(5):13-15
网络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去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网络的载体作用,积极探索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模式和工作的新方法,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理念。  相似文献   

2.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于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重要讲话,讲话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浅谈在新形势下构建"大思政"工作机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实现课程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衔接,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李赟 《价值工程》2011,30(4):293-293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缺乏完善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等主要问题。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采取建立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完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等解决途径来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需要重视的一项工作,但是目前一些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不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以马克思需求理论为指导,结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以及高校培养对象的内在需求,从教育载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环境等角度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在"大思政"背景下,促进教学资源整合、环境优化、协同合作是高校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必然趋势,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两支骨干力量,是高校稳定的思想保障,加强两支队伍协同育人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宏大的育人工程,需要高校内部各方面共同工作,形成合力。从学院董事会、院领导的重视,学院党委的顶层设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结合,大学生自我思想教育这四个方面建构民办高校内部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校园文化在高校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它是独特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着侧面的隐性教育。在思想政治视野下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较好补充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全面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在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校园文化是包括校园网络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物  相似文献   

8.
网络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等都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而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网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作出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络背景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高校育人急需重视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为我国培养人才的根本政治要求,思想价值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培养良好的政治素养,而心理需求层面的满足能够更好地进行思想引领,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驾护航。深入探究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与关键连接点,最终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强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合二为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能够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现思政育人的目标与价值,促进大学生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的到来,既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契机,又使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既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更加广泛灵活,又容易使大学生陷入虚拟世界,或因判别力不足而极易受到不良文化侵害。本文紧密结合网络信息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究我国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为从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费衍慧 《企业文明》2023,(7):127-128
<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质量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的重大责任。如何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落地,“学群文化”建设为其提供了一种现实路径。本文力图通过对“学群文化”建设的研究,提出以“学群文化”建设推动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的具体实施路径,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可见,高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还要帮助每个学生端正思想,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为己任.本文围绕着,"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辅导员...  相似文献   

13.
冯万里  乔林 《活力》2012,(8):27-28
网络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寝室的深入开展,积极探讨利用网络加强寝室文化建设的研究,对于弘扬主旋律,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意识与阵地意识,都具有积极重要意义。本文在网络对寝室文化建设的利弊影响分析基础上,提出通过网络教育加强引导、制定制度、加强管理以及开展公寓网络文化建设活动等措施促进寝室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来保证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4.
“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在新形势下,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安广兴 《中外企业家》2013,(9Z):223-224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既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发展空间,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笔者从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入手,在客观分析当前所面的客观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内容、方式和方法等多方面创新的途径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吕玉梅  钟贞魁 《价值工程》2010,29(35):189-190
随着网络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所传递的信息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网络对大学生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加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7,(13):241-242
通过网络技术、数字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等技术而衍生的"微"时代,时代特征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传播手段为代表,这些"微"媒体对社会和个人产生了深刻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顺应"微"时代要求,抓住时代给予的机遇,深刻分析"微"时代的时代特点以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三全育人”则是其中重要的教育指导思想,“全方位育人”是“三全育人”的一部分。论文从“全方位育人”这一视角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创新与优化,深入阐释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内涵,指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全方位育人”理念的指导,提出开展“全方位育人”的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特色“全方位育人”主题活动、利用校内外平台进行“全方位育人”等对策,助力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优化。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宏博 《企业导报》2010,(6):209-210
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带来难得机遇的同时,也给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积极发现解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是一项必须应对的现实问题。关注和重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并探求新的机制和制度去应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因社会、家庭、个人等多重因素影响,当前“慢就业”现象日趋凸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工作有诸多契合点,应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从育人氛围、育人方式、育人内容等多个方面着手,帮助大学生端正就业观念,提升职业素养,从而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