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回顾产权视角内部控制效率文献及其局限性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基础观这一新的视角来剖析内部控制效率,将资源基础理论与企业成长理论纳入到企业内部控制效率的分析框架,即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的配置行为和效率不仅是基于产权理论节约交易成本的效率性行为,更是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追求持续成长优势的战略性行为,从而在企业内部控制战略模式的效率标准和效率方式上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资源观的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成长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资源观的角度探讨民营科技企业的国际化成长的道路。指出了民营科技企业在国际化成长过程中可能采用的战略和模式。选择模式和战略的原则就是能力,根据资源观,能力的基础是资源,由此提出几个应该考虑的变量,变量和战略结合提升能力,对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成长的能力也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在资源基础观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创企业资源一成长战略~绩效的研究模型,并以深圳中小企业板2007年之前上市的102家上市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其主要研究结论为:(1)中国新创企业的资源差异对企业绩效有直接影响。其中,实物资源与企业盈利性、成长性呈正相关;财务资源与企业成长性呈正相关;声誉资源与企业盈利性呈正相关:人力资源与企业盈利性、成长性呈正相关。(2)新创企业的资源差异对其选择的成长战略有显著影响。有形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的新创企业倾向于采用市场拉动战略.而无形资源丰富的新创企业则倾向于采用创新推动战略。(3)处于不同行业的新创企业,在成长战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科技行业的企业更多采用创新推动战略,而非高科技行业的企业则更多采用市场拉动战略。但不同行业的企业在企业绩效的盈利性和成长性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也是决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关键.“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金融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中国已经“走出去”的企业面临能否“走下去”的困境.本文创新性的基于“制度基础观-资源基础观”视角,构建金融生态环境评估体系,从微观层面深入分析东道国金融生态环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机理,重点关注金融生态环境对企业内部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以2013-2017年204家上市企业在30个沿线国家的投资为样本的实证检验发现,东道国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生存能力,并缓解企业内部融资约束.跨国并购和国有企业短期内“风险偏好”的特征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5.
6.
7.
复杂性科学打破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简单性、稳定性和线性的均衡范式,开创了一种建立在复杂性、动态性和非线性基础上的演化范式。高科技企业的成长由于具有非线性、动态性和自组织等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更适合于纳入到复杂性科学的新范式中来研究。从高科技企业成长机制的复杂性特征入手,分析了其成长机理,构建了高科技企业适应性成长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8.
9.
10.
国内外现代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现状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选取了数十篇国内外有代表性论文,比较分析了目前国内外企业成长研究在理论基础、热点问题、视角、领域和理论贡献上的异同。本文认为,现代企业成长理论影响力的变化与企业所处的历史性环境密切相关,国内研究成果对企业成长的主流理论贡献不足。 相似文献
11.
企业的控制权配置行为是获取和维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行为,企业中各要素所有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源是否具备成为战略性资产的充要条件而进行讨价还价来配置控制权。由于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符合战略要求、能够成为战略性资产的资源并不相同,由此导致了企业的控制权配置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阐述企业文化的概念、产生及其在企业中的维系,概括了企业文化的主要内涵,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了企业文化对企业持续成长的促进作用。最后,针对我国目前企业存在的持续成长力不足问题,提出了我国企业要实现持续成长应打好的企业文化基础:树立企业理想、扩展企业目标和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3.
企业成长过程中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技术创新能否取得良好的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技术创新战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由于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水平和特点不同,因而就存在着不同战略机会的选择,如何选择恰当的技术创新战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本文针对企业成长过程不同发展阶段,选择确定各阶段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5.
用户投诉是反映用户对企业产品或服务质量满意度的重要指标,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与长久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探讨用户投诉对企业绩效之间的影响机制,本文基于注意力基础观视角,运用2016—2021年223家中国上市企业投诉数据,实证分析用户投诉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及高管团队特征和政务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用户投诉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女性高管比例会削弱用户投诉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负向关系;高管持股比例增强用户投诉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负向关系;高管受教育水平削弱用户投诉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负向关系;政务环境削弱用户投诉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负向关系。本文研究结果拓展了注意力基础观的实证检验,分析了企业注意力分配的前因,并定量分析了用户投诉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同时讨论了用户投诉、高管团队、政务环境与企业绩效间的作用机制。为此,企业高管团队必须重视投诉管理和风险管理,优化注意力配置以提高用户满意度,进而创造更大的竞争优势并提高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6.
企业成长理论中资源观与能力论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中,存在一个“资源——能力”的二分法分析框架,这既为后来的竞争优势理论确立了基本的研究方向,又造成了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歧。实际上,企业的资源与能力是统一的,从客体的角度看是资源,从主体的方面看则是能力。作为企业成长关键的企业能力是企业知识的外在表现,企业知识的质量与数量决定了企业能力的高低。企业根据其拥有的知识识别资源的用途与使用方式,确定企业成长的方向。企业的知识既决定了企业的性质,也决定了企业的边界,是企业成长的源泉。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新古典经济学兴起以来经济学对企业成长动力研究的一些主要理论视角,它们包括企业资源理论、新熊彼特主义、企业能力理论、企业制度变迁理论、奥地利经济学企业理论等。文章对每一种理论视角的主体逻辑和核心成果进行了扼要的表述,包含对以往文献的梳理和新近动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9.
制度是决定经济组织运行效率的最根本的内在因素^[1],企业成长涉及到企业内部制度建设和外部制度供给两个方面。从分析企业成长与制度安排相关关系的一般规律入手,认为企业成长具有一般规律性:企业的成长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并具有路径依赖性的特征;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对企业成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特征便是地方政府与以前相比获得了更多的权力.这一现象虽然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带来的一个问题便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经常出现由于利益不同导致的博弈.在这种经济环境仍旧处于制度相对不稳定的状况下,企业实施适当的政治策略,能够影响政府法律法规的制定,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文章从制度基础观的合法性角度分析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利益博弈这种不稳定环境中,企业应如何实施政治战略,以建立竞争优势,实现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