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会计准则中所得税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丕雄 《会计师》2009,(4):19-20
<正>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执行。新准则在企业所得税计算上摒弃了应付税款法,采用了纳税影响会计法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了与国际通行做法的接轨,客观公允地反映了企业所得税负债和资产。  相似文献   

2.
罗金泉 《财会学习》2009,(10):32-33
在所得税会计中,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时,其暂时性差异的判断有四条规则,资产负债表中相关项目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比较,若存在差异时,有以下四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罗兰 《会计师》2021,(9):18-19
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自开始实施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来,出现了一个字面上与时间性差异很接近的新概念——暂时性差异.二者之间虽然存在内在联系,但却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差异,如果不剖析暂时性差异的性质,将会有许多会计从业人员误认为它就是原来时间性差异的简单更名.  相似文献   

4.
杨政华 《会计师》2009,(6):33-34
<正>我国于2006年2月颁布了新会计准则,该准则在诸多方面作了改革和变动。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旧准则中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是按照应付税款法来核算的,而新准则中提出企业所得税会计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且所得税会计中最关键的一步便是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那么,什么是资产负债表法呢?所得税会计中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又是如何来确定的呢?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差异分类、核算方法、会计理念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完善的现实需求,标志着我国所得税会计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基本趋同。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进一步规范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实现了所得税会计处理的重大突破,认真学习所得税会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差异分类、核算方法、会计理念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完善的现实需求,标志着我国所得税会计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基本趋同。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进一步规范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实现了所得税会计处理的重大突破,认真学习所得税会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焦宁 《时代金融》2008,(5):153-154
本文根据新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收入、费用的规范,结合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等具体会计准则探讨企业在进行纳税申报及会计处理时如何甄别暂时性差异,包括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根据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情况一一列举,以期读者能够在会计工作中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资产负债项目的性质对其暂时性差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而言,货币性资产、负债项目不形成暂时性差异,而非货币性项目则有可能形成暂时性差异。在有些情况下,这一结论似乎并不成立,如应收账款等项目有时也会产生暂时性差异,事实上,该资产项目此时已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性项目。弄清这一规律,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熊臻 《税收征纳》2006,(4):38-39
《企业会计准则一所得税(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所得税准则》”)从《国际会计准则》中引入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并要求“按照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目前大多数人仍然习惯于按照时间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对暂时性差异还很陌生。笔认为,只要理解了时间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就不难掌握暂时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i″i所得税》的规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本文主要从会计所得和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出发对损益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比较,并阐述了自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孟彬 《税务与经济》2018,(6):100-103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利润与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存在差异是在所难免的,这就要求所得税准则必须在应确认差异范围的界定及差异的确认和转回等方面给予充分明确的规定。然而,目前所得税准则所倡导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却存在严重的局限性,其所定义的从资产负债表出发界定差异严重束缚了差异的确认范围且自相矛盾,对可确认差异也缺少必要的内涵解释,对于"可抵扣亏损"等特定差异的会计处理没有给出明确的规范,给会计实践带来了困惑和不便。  相似文献   

12.
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改革进程中新的里程碑。其中,新所得税准则格外引人注意,新所得税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引入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概念,要求企业采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处理方法。这也是一次所得税会计革命性的变革,加上其他会计准则的变更所引起的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所得税的核算,因此,在新准则实施中,所得税会计处理将是实行难度最大之一。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我国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所得税会计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了暂时性差异概念,摒弃了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提法。理解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的联系与区别是正确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所得税计税差异的成因及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等基础理论分析入手,结合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及现状,揭示出新准则所得税改革的原因,希望有助于对所得税会计处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所得税会计处理相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所得税会计是企业会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方法的选择应体现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双重要求。通过分析我国现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结合我国所得税会计工作的实际,利润表债务法仍应是目前的首选方法,对所得税费用应进行适度分摊。  相似文献   

16.
徐斌 《中国证券期货》2011,(7X):105-106
<正>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后,暂时性差异是否包含永久性差异以及永久性差异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作了理论上的分析。一、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企业所得税法的制定基础是收入费用观。  相似文献   

17.
所得税会计诞生于西方的会计学领域,并经长期研究和实践已发展得较为成熟.而我国所得税会计则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IAS 12、SFAS 109,FRS 16和19与我国相关制度的比较,介绍了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国际动态和我国的现状,为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首次提出了暂时性差异概念,指出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计算时产生的影响。本文拟对暂时性差异的产生及其内容进行阐述,并就其对所得税计算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新<所得税>准则废除了原有的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要求企业全面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暂时性差异,并确认、计量递延所得税.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颁布前,我国没有所得税会计准则,只有《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和《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企业主要按照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本文在对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立法角度、相关内容的比较分析后,举例说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的具体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