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3.
4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l美元对人民币6.4990元,较上一交易日(6.5051)上升61个基点,突破6.5000关口。从2010年6月19日二次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上升4.3%,从2005年7月汇改到201O年年末,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5%,至今上升约27%。如果以目前的速度上升,再过五年左右,人民币将进入5时代 相似文献
4.
5.
像一匹脱缰的烈马。中国房价一路狂奔。
更不可思议的是。面对越来越强硬的宏观调控措施。中国楼市却一次次创出价格新高:
北京建委公布的北京市今年一季度商品住宅期房、现房项目成交均价排行榜中。最贵楼盘近每平米5万元。而排名前20名的楼盘中。每平米均价都在2万元以上。前30名中。最便宜的也在18000元以上;
据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统计。截至6月21日。深圳楼市均价为15487元/平方米。关内新盘均价已经突破2万元/平方米。稍微高档一点的项目都在向三四万元/平方米靠拢。而在罗湖区。最高5万元/平方米的房价直逼香港的郊区元朗;
上海市的房价更是惊人。“汤臣一品”曾以11万/平方米的价格让世人瞩目。而在上半年上海十大热点楼盘的排行中。均价达到2万元以上的楼盘就有3个。其中。财富海景花园的二手成交均价达到近6万。
房价疯涨的还不仅仅是京沪等一线城市。
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1%。如北海上涨15.5%。南京上涨11.3%。石家庄上涨9.4%等。
按京沪等地的市中心商品房均价18000元/平米计算。这个数字可能是一个工薪家庭一年的正常开销费用。也可能是目前大多农村家庭一年的总收入。但在中国的一些大都市。它只能买到1平米的房子。
但最要命的问题还不在于此。人们更关心的是房价是否已涨到了顶?房价还会涨吗?房价上涨的动力是什么?哪些人为的外力助推了房价的上涨?
有人曾让地产大腕任志强预测房价的走向。他回答说。“从历史上看。房价永远都将是上涨的。”这是典型的房价上涨“有理”论;但也有人主张房价上涨“无理”论。典型代表就是自2001年以来不少人倡导的房地产泡沫论。但面对愈调愈涨的房? 相似文献
6.
7.
8.
JamesT.Areddy 《海外经济评论》2008,(17):11-14
4月10日,中国监管当局允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至十多年来最高价位。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此举显示北京方面认为,相对于经济放缓,通货膨胀的威胁更大。 相似文献
9.
日前,关于房地产政策走向的猜测一度甚嚣尘上,在各方数据的显示下,中国房地产走向也一度日渐向下。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楼市或将进入新一轮调整,牵动着各路人士的神经。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各路财神爷的到来无疑使得房价走势更加扑朔迷离。这些财神爷来头不小,有规模在2000亿元左右的保险资金,有拥有近3000亿元闲钱的煤老板,还有超过500亿美元的流动热钱。尽管资金规模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有投资房地产的意向。那么,前来散财的财神爷到底能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10.
11.
曾记否,2010年,有一个英文缩写让人们印象深刻:CPI。但人们并不喜欢这三个字母,因为CPI给人的感觉就是口袋里的钱更加不够用了。旧历已经翻过,展望新年,面临的经济形势不比2010年简单,或许更困难更复杂,或许有更多的经济专用术语走入坊间,叫人心神不定。扳一扳手指,加息、升值、通胀、税改……这些词汇在2011年里一个都不会少的。 相似文献
12.
自2013年2月20日新国五条颁布后,住房价格及其调控走势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6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全国70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分别为65个和64个,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分别为69个和67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正>我们现在的疑虑不是2012年的中国楼市会不会跌下来,这一点已毫无悬念可言。我们现在的疑虑是,如果2012年的中国楼市跌下来,会重创中国经济吗?中国经济的两翼:实体经济的中国楼市和虚拟经济的中国股市一齐折翅,一直是靠一只翅膀在艰难地飞的中国经济,会发生什么? 相似文献
17.
18.
刚刚过去的一年,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美国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全球金融市场"注水",使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遭遇"热钱"的冲击;国内物价高企、房地产市场扑朔迷离,股市大幅震荡……日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李稻葵,就国际国内经济热点话题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19.
房价大跌、房产崩盘几乎成为近期社会舆论的共识。殊不知,这可能是一场虚张声势的炒作。某一房地产商本来定价就很高,所谓的降价也只是价格虚高的回落;也有的是房地产开发商在某栋房屋销售还剩最后几套时,为尽早了结,便降价卖掉。这些个案却被媒体炒作成房价大跌已成为席卷整个中国的大潮,未免有些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