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特点 90年代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规模在波动中稳步增长,且竞争日趋激烈。存在以下特点:一是竞争方式发生了改变。各承包公司为了增强自身实力,采用了增强自身实力,采用了加强合作与兼并的方式,同时在东道国建立合资公司,采用优势互补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从而更好地占领市场。二是融资方式的改变。由于东道国的资金短缺和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各承包公司广泛采用BOT、BOO、BOOT等方式或带资承包、实务支付的方式为东道国筹集资金进行建设。三是管理方式和科技水平迅速提高。技术密集型项目逐渐取代了劳动密集型项目,促使承包商不断地改进管理方式和科技水平。四是行业日趋多元化。变过去的工程承包多指施工阶段的承包,为围绕施工阶段承包的行多前伸后延项目的承包,从而带动施工、设备安装及试运转,直至人员培训,形成一条龙的多元化体系。 二、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开拓策略 针对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特点,结合我国建筑业具有的人力资源富有和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以及我国的公司进入国际承包市场的采购能力,对市场经济的经营方式和法律法规的熟悉程  相似文献   

2.
依据1995~2004年美国《ENR》杂志公布的数据,运用SPSS软件从国家、地区以及全球的角度,对国际工程设计营业额与工程承包营业额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分析的结果作了相应的解释。中还结合我国(除港澳台外)国际工程设计和承包市场相关性的特点,提出了发展我国国际工程设计与承包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厘清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进入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市场资源,我国越来越多的工程承包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2013年,我国55家内地企业入选ENR国际承包商250强,共完成海外工程营业额671亿美元,入围企业数量创历年之最.但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较之国内市场更为复杂,不同国家通过法律法规及行业政策设置了不同的市场进入条件,为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带来了挑战.因此,需要分析把握主要目标国家针对外国承包商所设置的各类市场进入条件,帮助我国工程承包企业根据这些条件做好相应的准备,以选择开拓适合的国际市场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如何面对WTO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给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根据市场互换原则,建筑市场对等开放,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承揽国内外的外资工程项目的机会增多,同时国际合作也将大大加强,但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同行业竞争更加激烈,经营机制不适应,复合型人才匮乏等等,本就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如何面对加入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大力发展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事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黄胜 《广西电业》2007,(1):37-41
2004年7月至2006年8月,笔者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电工程局(以下简称“工程局”)进行了一次长期企业跟踪调查,尤其对工程局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开拓情况作了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收集了工程局历年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实施的相关资料。虽  相似文献   

6.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不得不面临新的不确定因素,遭遇新的危机与新的挑战。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面临的挑战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持续低迷。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承包市场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市场持续低迷的状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难改变。  相似文献   

7.
尽管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开拓国际市场面临的情况复杂多变,环境动荡性问题突出,不少中国企业在海外工程承包中举步维艰甚至遭受巨大损失。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发展现状尽管全球国际工程承包业受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萎缩,但全球大型国际承包企业海外营业额总量已呈现出增长态势。根据美国《工程新闻纪录》公布的数据,2011年全球225家最大国际承包商共完成海外营业额4530.2亿美元,相比2010年的3836.6亿美元和2009年的3837.8亿美元上升了18%。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展前景巨大,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建筑业企业加入到开拓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开展国际工程承包已成为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市场规模来看,2011年我国国际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额1423.3亿美元;营  相似文献   

8.
上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展概况 世界经济形势及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概况随着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和整体经济环境的好转,建筑市场资本投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评选出的2003年世界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其国内市场营业额总和为295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5.2%;国内市场新签合同额总和为3115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27.2%。2003年225家国际承包商的海外市场营业额总和为1398亿美元,同比增长20%;  相似文献   

9.
在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下,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冲击。海外市场扑朔迷离,施工企业何去何从?第二届“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高峰论坛”恰逢其时地举行,为广大建筑企业更好地认清形势、加强交流、展现经验、探讨当前机遇与挑战,进而有效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现将论坛的精彩问答,撷其精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情况可以用八个字概括:起伏较大,前景看好。在这种大环境下对建筑市场进行细分与定位,有助于企业发现市场、选择市场,集中资源,以弱胜强。建筑市场可以根据区域、产品、发包商以及承包商等诸多因素进行细分,本文从区域和产品角度细分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从而帮助我国承包商确定目标市场。  相似文献   

11.
解读2008年最大国际承包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对ENR国际承包商225强企业2008年的总体情况进行了简要解析,包括营业额、区域市场结构、业务领域,并且统计了近五年内进入ENR国际承包商前10强公司的总体情况、排名情况和市场分布。分析了2008年中国公司总体情况和入选ENR国际承包商225强的中国企业近5年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我国承包商在国际承包市场上经过多年的打拼,在面对发达国家承包商巨大的竞争优势下,逐渐成长起来,在国际承包领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所分享的市场份额也在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为使中国国际工程承包商克服战略方面存在的劣势和问题,适应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发展需求,实现价值主张、利润主张和人员主张的合理匹配,将重构主义的战略观点引入中国国际工程承包的战略制定过程,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重构模型。战略重构模型表明中国承包商承接海外项目时可以同时追求差异化与低成本,开创新的市场空间,摆脱现有竞争,有助于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实现高效益和持续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999年版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下承包商的一般权利和义务的分析与总结,阐述了承包商要适应市场竞争环境就必须熟悉并掌握FIDIC合同条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相比于国际上一些知名承包商,我国走出去企业的国际工程管理水平还有一定差距。笔者结合工作经验,从国际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国际工程项目信息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梳理了国际工程信息管理的要素,构建了国际工程信息管理体系框架,以期为我国工程承包企业提升国际项目管理水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石油: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与国际战略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石油短缺问题日益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和国家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石油安全问题不能不通过国际石油市场来解决,然而,当今世界石油市场的发展趋势却使中国石油安全面临一系列严峻的国际环境。为此,必须广泛参与国际石油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实施维护石油安全的对外战略,以确保中国海外石油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16.
后金融危机下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开始复苏,国际承包商之间的竞争正越演越烈。为了深入分析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环境,构建了基于市场结构的指标体系,结合蒙特卡洛模拟分析市场竞争态势。比较传统分析结果与模拟分析结果发现,模拟分析结果为判断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态势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趋势图分析指出了市场稳定与否及其外部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识别出对市场竞争环境影响较大的承包商,获得了承包商基于市场占有率的相关系数矩阵,并据此提出了国际承包商之间的竞合关系模型。应用实例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章针对国际工程招揽决策过程中所要依据的决策变量和决策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企业自身状况的决策变量与国际工程项目的决策变量。从而有助于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在国际工程招揽中做出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大型建筑承包商为走出建筑业发展的低谷,纷纷结合具体的建筑市场调整经营策略。并形成了相对一致的发展战略。本论述了全球大型承包商的总体经营状况,分析了企业得以生存的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建筑行业竞争的加剧,工程项目的合同价格有呈现成本价格的趋势。相对于传统的固定单价和固定总价合同模式,目标成本合同为业主和承包商提供了新的工作方法。在介绍目标成本合同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模型和理论分析阐明目标成本合同的运行机制。针对目标成本合同的特殊性,指出必须合理地管理风险事件,特别是工程范围变更以及招标文件错误和遗漏产生的影响。针对目标成本合同的优势与劣势,给出一些应用建议,从而更有效地促进目标成本合同模式的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