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培育长江上游经济增长极,充分发挥长江上游经济带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是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在对长江上游经济带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分析了五大特点,提出了战略目标及空间发展战略构架。  相似文献   

2.
长江上游经济带发展的几个问题●陈栋生(北京100836,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建议》和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纲要》,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针;把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经济带作为世...  相似文献   

3.
刘慈音 《中国经贸》2014,(22):38-39
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存在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结构低度化、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要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离不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文章从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概念、范围界定入手,在分析了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区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打破行政壁垒、建立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构建外向型经济和推进产业向高度化发展是核心区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上游经济带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增长极。推动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要建立一中心,三基地,扶持三大战略产业,六大优势特色产业,按照三线两极六圈的板块进行产业布局调整。加大区域协调机制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构建外向型经济带,是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三角”经济圈产业承接的联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长江流域经济带担当起拉动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双重重任。“长三角”经济圈产业结构的调整为长江上游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契机和可能。长江上游经济带应立足自身产业发展优势,主动吸引“长三角”地区产业向长江上游经济带转移。  相似文献   

6.
《重庆经济》2004,(3):12-14
长江上游经济带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规模较大,产业基础雄厚,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经济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7.
鲁南经济带发展思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东林 《山东经济》2008,24(4):150-153
鲁南经济带的发展可以促进山东省总体实力的提高和地区公平,能够有力地支持山东省“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推动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党和国家日益重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山东省“突破菏泽”政策及鲁西南煤化工基地的规划建设使鲁南经济带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应实施加强龙头城市建设,做大做强煤化工产业群,各地市突出特色、强化产业优势,加强东西合作、实现互利互惠等策略。  相似文献   

8.
9.
商丘具有一市通四方的区位优势,且交通发达,在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商丘在融入新丝路经济带建设时应实施物流突破,突出枢纽建设,形成以公路、铁路运输为主体、多种交通方式立体衔接的现代综合枢纽。坚持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并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形成以物流带动商贸、以物流集聚产业的发展格局,努力把商丘打造成新丝路经济带及中原崛起建设的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价格法估算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一体化指数在波动中下降,相应地长三角区域内各个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亦呈现鲜明的阶段性特征,表明区域间经济融合不断扩展与深入。建议从机制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开放型经济来促进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文献综述及其引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燕杰 《改革》2012,(4):124-131
流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更为特殊的表现形式,两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域的综合管理、规划、生态—经济评估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国内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泛珠江流域经济合作及珠三角经济一体化,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这三个方面。其中,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水平要略高。合作机制的设计和构建将是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3.
樊姗娜  彭鹏 《科技和产业》2022,22(5):307-313
数字经济与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对区域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数字经济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2011—2018年长江经济带98个城市数字经济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空间相关性。研究表明:①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与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且数字经济水平增速大于经济发展水平;二者均存在空间差异性,下游城市的数字经济与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均相对较高,上、中游则与之相反。②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呈现稳步上升态势,整体耦合协调水平实现了轻度失调向初级协调转变;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整体趋势。③耦合协调度呈现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但随时间推移,空间自相关性减弱;耦合协调度的“高-高”集聚区域整体变动不大,“高-低”集聚区域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分布状态,“低-低”集聚区域保持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经济现代化视角的长三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诉求。在向二次经济现代化转型的进程中,长三角应当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科学选择一种有利于促进突破发展瓶颈,加快经济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文章在对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以及改革开放三十年长三角经济发展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将新的发展方式落脚在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协同发展上。接着,文章又对新的发展方式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任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107个地级市例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6—2016年长江经济带107个地级市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模型考察产业集聚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兼顾了环境保护,促进了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技术进步是产业集聚提升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途径,而产业集聚在促进技术效率提升方面并不显著,说明沿线地区通过产业集聚能够有效发挥经济“外部性”,并通过“竞争激励效应”促进沿线地区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长江上游地区,产业集聚能够发挥双重作用,既能促进技术进步,又能促进技术效率提升。促进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加强沿线各地区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升产业集聚水平。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重心动态演变及区域发展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展持续加快,但各城市之间也产生了较大的发展差距。文章结合经济重心的研究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从1982-2013年经济重心的位置、移动方向、移动距离进行计算,结合相对经济发展速度、偏态系数等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讨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状况,对区域均衡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对地方经济发展潜力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潜能的改变。经济潜能模型可以形象地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地方经济发展潜力的影响。文章在研究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对地方经济发展潜力的影响时引入经济潜能模型。文章选取了嘉兴、苏州、无锡、镇江、常州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普通列车和动车组列车两种不同的交通方式下这些城市的经济潜能的情况。结果得出: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对地方经济发展潜力的提高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向前发展,人类对资源环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文章通过对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实证研究与量化分析,对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现状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达到全载或超载状态,形势依然严峻。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提升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魏玻  耿亮 《科技和产业》2023,23(10):253-259
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对于加快中国现代化新征程至关重要。基于新发展格局视角,从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生态三个维度构建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13个城市2011—2020年的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绿色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城市绿色发展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探究耦合协调度的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整体上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存在地区差异;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增长,“东部>西部”的阶梯状分布,低水平城市占比减少,中水平与高水平城市占比增加的演进趋势,具有明显正向空间集聚特征。据此,从环境污染、低碳理念、生态文明的角度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