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银行家》2014,(11)
正前三季单位GDP能耗继续降,预计能超额完成十二五目标10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结构调整正取得积极进展,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6%。节能降耗达到了"十二五"以来的最大降幅,预计今年全年能超预期完成国务院制定的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中国经济增速呈现下行趋势,或进入建国后第三个大周期10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经济数据,2014年前三季度GDP增长降至  相似文献   

2.
能源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单位GDP能耗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活动中能源利用效率的综合性指标。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间,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但也付出了极大的资源环境代价。特别是"十五"后4年里,主要由于重化工业爆发性外延式的增长,全国经济增长呈现为依赖能源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单位  相似文献   

3.
《新疆金融》2013,(2):106-111
<正>新疆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与全国同步小康",即2020年新疆人均GDP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要求,通过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GDP增长双重目标综合起来分析,2013-2020年新疆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速均高于GDP、人均收人翻一番的目标增速。  相似文献   

4.
刘金波 《银行家》2012,(6):131-132
正微排经济是发达国家经历了"高碳"化道路之后提出的新战略,而黑龙江省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十一五"时期以来,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好节能降耗重点项目建设,节能降耗工作成效显著,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逐步降低。201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30%,超额完成了"十一五"时期25%的节能目标,2011年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3.4%,降幅位于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5.
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央分两批安排新增投资2300亿元。在拉动内需、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坚持节能减排不动摇。今年一季度,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89%,降幅同比增加0.27个百分点。(5月5日《光明日报》)  相似文献   

6.
2009年,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跌宕起伏,中国经济也经历了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作为中国东北重要的沿海港口城市,大连的经济发展同样经受了极为严峻的考验。然而在“保增长”攻坚战中,大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31.2%,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平均削减5%以上……  相似文献   

7.
尽管国家首次明确提出今年单位GDP能耗降低4%左右的约束性发展指标,节能降耗措施今年以来密集出台,半年内就安排5.4亿元国债资金支持了98个重点节能项目,可8月1日公布的最新能耗统计数据让人颇感意外——上半年,全国能耗增长仍快于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0.8%,煤炭、石油  相似文献   

8.
目前,贵州经济发展中能源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效率低。从能源结构看,一次性能源生产中煤炭占95%以上,能源消费中煤炭占70%以上;从单位产值的能耗看,每万元GDP的能耗为3.9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能耗的2.7倍,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7.8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能耗的3.5倍。如果贵州在未来经济增长实现翻两番的同时,所需的资源投入和污染排放量也同步翻番,很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环境灾难,难以实现历史性跨越。贵州经济的发展必须走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9.
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中国开始看似微小实则明确的转变。国家统计局2007年2月28日正式发布了《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单位GDP能源消耗为1.21亿吨标准煤,同比下降了1.23%,能耗出现了3年来的首次下降,这表明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转变着经济增长的方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且引入弹性的概念,从GDP单位能耗与三大产业的单位产值能耗的敏感性分析人手,以1992年-2007年为数据窗口,选择此16年同的三产GDP和能源消耗量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从数据上证实了GDP单位能耗与第二产业单位产值能耗的敏感性最强,第三产业单位产值能耗的敏感性远远小于第二产业,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即以控制GDP单位能耗为目标时,应将资金和政策向第三产业倾斜,提高节能效率.  相似文献   

11.
7月12日,国家统计局谢伏瞻局长确认:去年北京市单位GDP能耗下降了5.25%,是全国唯一一个完成年度节能目标的地区。2006年,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不含西藏自治区),北京市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电耗两项指标均为最低。在节能减排攻坚战中,北京如何一枝独秀?《中国投资》了解到,目前北京市的节能减排工作正在向纵深发展。2007年是北京筹办奥运会的决战之年,也是完成"十一五"规划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之年。切实有力的节能减排举措,无疑是"绿色奥运"理  相似文献   

12.
两会观点     
花长春:GDP增长,要稳更要好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重新开始设定经济增长目标,将GDP增长目标设定为6%以上,低于2019年的6%-6.5%。报告表明了此目标设置的用意,即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各方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体现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要求,与今后目标平稳衔接,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GDP增速设定适当下调传达出如下信号。  相似文献   

13.
李江鹏 《时代金融》2016,(5):206-208
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下行趋势,2014年中国经济开始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GDP增长仅为7.4%,为24年来的新低。2015年GDP增速目标下调至7%左右。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房地产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市场疲软,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的贡献不断下降。为了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的增长,发挥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政府颁布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发展的利好政策,特别是"9·30新政"、"3·30新政"等,涉及刺激房地产市场的一系列实质性内容。此外,四次降息、三次降准,以及各地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及放宽使用限制等政策,均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回暖起到实际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保经济增长目标选择的背景,然后分析在保经济增长政策目标下房地产政策的选择,最后对房地产市场近期走势和未来发展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对衢州经济增速与贷款增长“反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1990年以来GDP与贷款增长概况 1.1990年以来衢州市GDP增长情况1990年以来,衢州经济规模不断扩张,GDP由1990年的36.81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468.18亿元,年均增长11.3%(可比价、下同).从衢州GDP增长的轨迹分析,呈现以下几个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1990年-1998年),衢州经济增长极不稳定,起伏波动大,增速明显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一阶段衢州GDP增长最快的年份达到16.7%.最低的年份下降0.7%.九年GDP年均增速为9.5%,比全省平均增速低5.2个百分点,与全省的差距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5.
一、2010年下半年以来辖区经济金融形势分析 2010年全市实现GDP2643.2亿元,增长19.2%。财政收入达到了538.2亿元,同比增长47.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688.1亿元,同比增长34.5%。完成进出口总额43068万美元,同比下降3.8%。  相似文献   

16.
朱镕基总理最近明确提出,今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增幅要确保达到8%。地方各级政府也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确保目标。如何使确保目标变成现实?我认为,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努力形成千家万户忙经济、男女老少致力发展生产力的崭新局面,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要确保一个地区GDP较快增长,就必须认真研究影响GDP增长的主要因素。根据射阳县以1997年数据为基数,测算的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影响为:第一产业对GDP的影响是,种植业利税每增长1%,对GDP的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经济出现GDP增长率下降、企业破产和失业人数增加等问题,政府明确提出“保增长”这一宏观调控目标。但是,经济增长只是保证就业、实现和谐的手段,而且不应以忽略社会公平、牺牲环境和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因此,在考虑当前的经济问题时,我们不能盯住增长率,而应该从民生的角度综合考虑。政府要重点用财政支出来完善社会保障,尤其要给予因企业破产而失业的工人以生活保证和必要培训,使他们逐步具备在高收入岗位就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经济增长形势下的能源消费问题,从能源使用效率方面入手,着重研究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单位GDP能耗,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结合我国经济构成的变化,分析得出了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下能源消费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新疆地区1994-2010年的税收和GDP的相关数据,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分税制以来新疆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地区税收与GDP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税收和经济之间存在动态调整机制;GDP是税收收入的格兰杰原因,但税收不是GDP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20.
劳动报酬占GDP比例下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根据收入法GDP核算数据,这一比例自1995年以来逐年下降,即从1995年的51.4%降至2007年的39.7%.而劳动报酬过低对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增长,以及收入分配等方面都有重大负面影响,也成为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目标的主要障碍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