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钟盟  潘贤掌 《亚太经济》2006,6(4):108-112
本文分析了“十一五”期间福建省经济发展、税务与财政的管理制度改革对地方税收的利弊影响,提出包括建立物业税为地方主体税种稳定地方税收的稳健增长、政策扶持发展地方民营企业壮大经济税源、协调国地税系统征纳标准等建议思考。  相似文献   

2.
财政分权体制促成了我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利益格局,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因此研究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策略,对于匡正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行为,建立有效的税收竞争体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我国1994-2006年各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省际间的税收反应函数作了回归分析,检验了我国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策略,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我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3.
如何认识、评价和规范我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行为的基本内涵是政府间税收竞争合法与非法的理论前提,能为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文章探讨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理论根源,分析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法理基础,有利于规范政府间税收竞争行为,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将2018年国地税合并改革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从税收征管独立性视角考察了其对企业债务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地税合并会导致企业总体债务规模显著上升。区分债务类型来看,国地税合并未促使企业增加具有利息税盾效应的银行贷款,而是促使企业增加了不具有利息税盾效应的商业信用,这一结果否定了债务税盾效应假说,而支持了流动性约束效应假说。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以及成本转嫁能力较弱的企业中,国地税合并对企业债务规模的促进作用更为凸显,再次验证了流动性约束效应假说。此外,文章还发现在国地税合并之后,企业的经营绩效和股利分配显著下降以及财务风险显著上升。文章结论表明,在国地税合并改革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注意税收征管加强给企业带来的流动性约束,这对于现阶段的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思含 《中国经贸》2013,(8):114-114
在我国财政分权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地方政府利益主体逐渐显现,为吸引经济资源和资本流入到本辖区,地方政府间展开激烈的财政竞争。本研究利用我国1996年——2006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从配套环境效应、优惠政策效应、制度优化效应三个竞争角度着手,运用随机效应模型,探究地方政府间的横向竞争对区域对外开放的影响,为如何提高地方政府财政竞争效率降低由竞争引起的经济损失提供意见。  相似文献   

6.
政府间竞争不是理解新时期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因素,也是研究我国地方政府转型的一个视角,在聚焦地方政府竞争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提高地方政府竞争效率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7.
政府间的竞争促进公共部门效率的提高,税收竞争是政府间竞争的重要内容。文章从简要介绍早期税收竞争理论出发,而后着眼于我国国内横向税收竞争的实践,分析其背后的制度原因,并思考其所产生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成因,并结合现实对规范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制度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们关注税收的眼光开始从单纯的关注税收收入转移到了税收成本之上,关于税收成本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其中,关于征收成本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国地税合并的问题也成为了税务改革讨论的一个热点。本文从税收成本和税收征管的角度分析,得出国地税系统理应合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地方政府竞争不同于国外联邦分权体制下的地方政府竞争.中国式分权下地方政府的竞争是投资驱动型的竞争,竞争的实质是资金的竞争.以中央政府满意和地方经济控制权为利益函数的地方政府更重视短期性的、显性的经济增长,这就异化了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地方政府并不把依靠培养税基而增加的税收作为重要的资金来源,而是首选债务融资.地方政府的这种融资需求在政府垄断金融资源的情况下得以实现,并不断膨胀.  相似文献   

11.
民营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而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其做大做强的现实瓶颈。文章基于2016年—2020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政府干预、银行业竞争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适度的银行业竞争能够通过企业融资渠道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但当地区银行业处于过度竞争或弱竞争时这种缓解效应会受到抑制;银行业竞争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因政府干预强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政府干预过强地区,其缓解效应不明显。在今后的发展中,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快职能转变、深化简政放权,民营企业应不断完善自身管理、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而金融机构则应因地制宜发展银行分支机构,以最优竞争度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相似文献   

12.
税收竞争是指在经济全球化作用下,各国(地区)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增加税收优惠等方式,以减少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从而吸引国际流动资本,国际流动贸易等流动性生产要素,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的国际经济行为,税收竞争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是各国政府间以税收为载体的竞争,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税制改革,是以“降低税率,扩大税基”为各国在税制改革中的共同特征;90年代中后期通过减税以刺激投资,从而增加供给一直是税收竞争的主旋律,减税的核心是思想或目的是通过减税扩大税基,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高速发展的生产力给减税创造了空间。奠定了扩大税基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税收模仿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垩 《山东经济》2007,23(6):83-86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间策略性税收模仿行为。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税收模仿,当相邻地区的宏观税负提高1%时,本地政府的宏观税负增加0.426%;没有证据支持税收竞争是税收模仿的原因;税收竞争在税权统一的条件下,转变为吸引流动性要素的基本建设竞赛。  相似文献   

14.
政府控制、社会责任与投资效率:2009~2011年上市公司样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亚勇  于丽丽 《改革》2013,(7):127-135
以我国2009~2011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政府控制、社会责任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非国有和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由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存在着因政府干预而导致的非效率投资问题,而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则可以抑制地方政府干预的非效率投资现象;为进一步证明政府干预对于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根据不同地区干预强度的不同对样本进行区分,发现社会责任的这种抑制作用在地方政府干预强的地区表现的更加明显。说明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可以作为法律保护的替代机制,使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免受政府干预的影响。从投资的视角为我国转型时期的政府干预理论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同时丰富了有关公司社会责任的研究,并为现阶段制度环境下改革政企关系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加入招商引资行为的税收竞争模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招商引资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为,现有文献对此没有专门论述。本文运用非合作静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如何综合运用招商引资和税率这两种手段进行税收竞争,并揭示了公共产品差异、投资对选址的敏感程度以及招商手段的效率对均衡税率和均衡招商引资水平的影响。本文证明了在政府运用招商引资和降低实际税率两种手段进行税收竞争情况下的一系列结论:参与横向税收竞争的地方政府越多,均衡税率就会越低;当地方政府增加到一定数目时,政府的招商引资投入将大于社会最优时的招商投入;政府选择招商水平的标准是使招商引资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招商手段效率越高均衡税率越低;各地区非税收因素对投资利润影响很大时,一味减税并不能有效地吸引投资;流动性较低的要素会承受一个高的均衡税率。  相似文献   

16.
财政分权、FDI竞争与地方政府行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在一个两级政府框架下,构造了一个包含初始禀赋差异的FDI税收竞争模型,分析两个地方对FDI的竞争及其效率含义,并考察垂直分权安排对竞争效率的影响。文章发现地方政府之间的Nash竞争将损害处于优势地位的地区,采用最小化社会福利损失的中央财政税收政策可以减少地方竞争的扭曲。另外,从竞争公平角度出发的差别化税收优惠政策也可能提高总社会福利,在一定条件下,一刀切的社会最优政策反而不如有差别的公平竞争政策,中央政府可以考虑因地制宜的差别化政策,减少地方政府竞争的损失。文章还对我国地方政府针对FDI的减免税竞争等财政竞争的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杨杨  杜剑 《特区经济》2010,(3):131-132
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经济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民营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为减轻民营企业税收负担,加大财政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对民营经济的财税支持体系,包括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完善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进增值税改革及大幅度增加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资金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分税制改革以来税收征管效率的进步和省际差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技术,分析了中国分税制改革以来各省税收征管效率的差异和税收征管效率进步水平,得到如下结论:(1)省际间税收征管效率存在巨大的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税收管理水平的差异和税源集中因素的影响;(2)分税制改革以来,绝大部分省份税收征管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这是税收超常增长的重要原因;(3)税收征管效率之所以提高很大,其原因一是由于财政支出迅速增长导致税收增收压力加大,二是分税制改革使得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主体分配契约由定额分成合同和比例分成合同性质向分占所有权性质转变,提高了税收激励。  相似文献   

19.
张侠 《北方经济》2012,(23):88-90
一、引言 竞争一直是经济学的核心命题。只要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方政府,在它们之间就必然会存在着竞争。而政府间竞争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税收竞争。在中国,以分税制为代表的财政分权已经初步确立,实际上承认了地方政府在改革和相互竞争中既得利益的正当性,使地方政府具有了独立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20.
张金光 《中国经贸》2010,(24):226-226
在我国财政体系分权制改革进程中,地方政府逐渐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财政收支自主权,在唯GDP论政绩观的作用下,地方政府决策者越来越注重通过税收竞争争抢外部资本。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一方面具有合理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制度进行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