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养老服务现状、问题与公共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老龄化和高龄化推动失能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然而,机构养老、家庭养老以及引导社会服务市场发展的政策都存在供给不足现象:专业的养老机构以收住健康老人为主,大多数完全失能老人无法得到专业机构的养老服务,机构养老供求存在"错位";因空巢家庭增加和中年女性人口相对减少,非正式的家庭养老也面临供给不足;社会养老服务市场没有发育,政策引导不足。解决上述三个问题,是建立老年长期照护制度的关键。为此,要通过社会化和产业化政策,培育社会养老服务市场,从而增加养老服务人员供给;长远来看,必须建立强制性长期照护保险,以解决老年养老筹资问题;政府应对长期照护需求最强但给付能力较弱的老年群体给予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2.
按照联合国的规定,凡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7%以上,或60岁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超过10%,就属老年型国家或地区。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3.5%,表明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肇庆市作为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的城市,需要长期护理服务的失能失智老人占托养老人的80%以上,但却在机构养老发展方面动力不足。通过实地调研后发现,肇庆市长期护理服务相关政策法律不健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护理人员供不应求、长期照护保险缺位,导致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保障体系不健全,所以探究完善该保障体系对于破解大湾区乃至我国老龄化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天津市失能老人数量大幅增加,其照护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结合天津市老龄委对失能老人的调研并实地走访专业养老护理机构的基础上,分析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并对所需费用进行预测,进而提出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以解决失能老人高额护理费用问题,即在政府的主导下,构建强制性的、独立于其他险种之外的社会护理保险制度,并出台相关政策来确保制度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传统养老服务的诸多难题,从2016年开始在全国15个城市试点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通过对试点城市政策的效果评估,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在覆盖面、筹资来源、护理服务、基金管理以及业务经办等方面呈现出一系列“碎片化”特征.这就意味着政策要进行顶层设计,在服务理念、受益对象、筹资机制、服务传递等方面开展重点整合,进而,从完善失能评估标准、城乡居民全覆盖、多渠道筹资、待遇支付水平、居家照护服务、重点关注康复服务以及孕育PPP市场服务等方面实行方向性和功能性整合,为下一步扩大覆盖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进入老龄社会行列已达20年,近几年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成为研究的热点。诸多研究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中国的老年失能人口数量会不断增多,文章对2020—2100年间中国老年失能人口数量进行测算,发现老年失能人口数量沿着先增加,接着平缓增加,而后出现下降的趋势变化,并非是不断增多的。对照国际长期照护保险的经验和教训,发现国外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初始条件与中国存在显著差异,国外快速增长的照护服务成本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各国从注重机构照护逐渐转向注重家庭照护。因此,中国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建设应该分阶段推进,优先建立长期照护救助制度,有条件的地区探索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当前两项制度成熟定型后再大力发展长期照护福利制度,进而形成多层次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体系。现阶段应注重制度的探索和完善,如发展长期照护救助制度、积极维护家庭的照护功能、统一失能鉴定标准及培育照护服务市场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学者们针对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体系做了多视角的研究,普遍认为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在这一领域存在着制度缺失、资源匮乏、服务质量层次不齐等问题.影响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的因素包括了许多方面,例如长期照护的资金短缺、长期照护人员能力不足、尚未形成法律保障体系等;建议建立起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及发展特色的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积极应对人口结构高龄化带来的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7.
满足失能老年人多元照护服务需求、提升照护服务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模型修订,构建了城乡居民长期照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上海市、青岛市、长春市和南通市四个试点城市获取301份失能老年人数据,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城乡居民长期照护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城乡居民长期照护服务质量总体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尤其在有形性和有效性维度.城市地区城乡居民长期照护服务质量明显高于乡镇地区.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关注老年人精神世界、专业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推广智能化长期照护服务设施、完善长期照护服务监督机制和大力推进城乡长期照护服务均等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双困”老人为保障对象的照护社会救助制度,将是保障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本文对英国的照护社会救助进行介绍和分析,借鉴英国在照护社会救助的照护需求评估、家计调查、对非正式照护者的支持以及智能养老等方面的经验,从而对我国照护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2005年“中国老年健康因素追踪调查(CLHLS)”和2011年第一轮“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数据,实证分析了非正式护理对老年人使用家政服务、养老院服务和门诊医疗等正式护理服务的影响。由于非正式护理与正式护理之间存在内生性,文章采用工具变量法获得二者关系的无偏估计,结果证明了两种护理服务的使用具有显著的替代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显著以及养老问题突出的国情下,激励非正式护理的政策可以有效减少老年人对家政服务、养老院和医院门诊的使用需求,从而为解决社会养老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私人订制"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主要强调老人生理机能的恢复,培养老人独立自信的生活方式,融入"快乐养老、用进废退、中医治未病"等照护理念,让老人获得快乐的同时也让照护人员获得职业的荣誉感和幸福感。本文在分析"私人订制"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内涵、运营理念的基础上,从商城建设、照护团队建设、技术掌握和财政补贴方面详细阐述了模式运营的基础,从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其他服务等方面探索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11.
由于城镇化、少子化和独生子女化,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空巢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的农村老人认同居家养老服务,但又担心费用太高;农村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的需求最为迫切,其次是高龄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对家政服务的需求,而文化娱乐服务、心理咨询、法律服务等的需求不那么迫切;农村低龄老年人普遍不愿意在居家养老服务站做志愿者。为此,政府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制定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规划,创新和完善各项制度,引导农村居家养老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使用2011年全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t模型分析失能老年人健康自评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年龄、经济生活水平以及医疗与照护水平3个维度能够显著影响失能老年人的健康自评,而居住模式的影响不显著,子女数量对男性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不显著,但儿子数量对女性失能老年人的健康自评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故传统观念中的"养儿防老"与"多子多福"现象正在逐渐消失.为提升失能老年人的健康自评,我国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与政策保障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应加大医疗资源投入力度并扩大其分布范围,使患病老年人能够及时就医.扶持长期照护服务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照护人员,最大限度地满足失能老年人的日常活动需要.  相似文献   

13.
农村失能老人长期供养不仅是老年人和其家庭的需要,也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老龄化背景下这一问题日益凸显,实现农村失能老人长期供养需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养老服务的资金、政策保障,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长期护理服务的递送包含服务准入、失能评估以及服务开展三个环节.在长期护理服务递送的过程中,失能老人及其家庭、政府以及长期护理服务提供者之间存在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这一关系下,根据信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可将长期护理服务递送风险分为逆向选择、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以及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这三类风险在服务递送的不同环节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为了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防范机制应包含制度规范、约束与激励以及过程控制三个重要环节,并基于国内实践对各环节的风险防范政策进行相应的优化.  相似文献   

15.
台湾于20世纪90年代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人数量增长、慢性病和失能老人护理需求上升以及传统家庭照顾功能式微,台湾的长期护理服务快速发展。通过对台湾长期护理政策的梳理,从家庭护理、社区居家护理和机构护理三个方面,对目前台湾的长期护理服务进行介绍。台湾的长期护理服务经验可为大陆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6.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当前应对社会老龄化问题的重要举措,而人口出生率的持续降低又是导致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构建将生育率内生化的世代交替模型,运用PSM-DID考察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会淡化生育动机,对人口出生率的增长有抑制作用,且实证结果通过了相关稳健性检验;但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抑制效应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基于此,为防止社会陷入“人口老龄化、失能化→长护险制度实施→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照料供需失衡”的困境,本文提出为子女照护提供相应补贴以鼓励子女参与家庭照护,加大护理供给方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质量服务的状况1.在服务内容上,平台以提供技术和质量服务为主。问卷调查显示,平台所提供的服务依次为:①检验检测服务(71.6%),②技术质量培训(69.14%),③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考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农村子代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农村子代劳动力非农就业具有正向促进效应,其中生活照料类养老服务起主导作用。从个体异质性来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女性、45岁以下、高中及以上的农村子代劳动力进行非农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大;从家庭异质性来看,兄弟姐妹较少、老年父母主动健康意识较强以及适老化住房水平较高家庭的农村子代劳动力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敏感程度较高。机制分析表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分别通过便利性促进的照护时间缩短效应和健康水平促进的照护需求降低效应来促进农村子代劳动力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19.
高端养老社区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其中的保险养老模式尤为引人瞩目。康之家·吴园通过客户会员制和保单嵌入式等市场营销手段整合资源,致力提供活力养老、"1+N照护"和疾病诊疗等医养融合一体化服务,彰显其医疗服务高端化、康复照护个性化、保险养老多样化及文娱社交活力化的服务特色。从"4C"评价维度考察,康之家·吴园养老服务效果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由于其养老服务成本偏高,因而在未来有向中低端人群拓展服务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长期照护保险在解决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亦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待遇给付作为长期照护保险的核心环节,对满足给付对象的需求,提升长期照护保险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学者纷纷对待遇给付问题展开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给付对象的界定、给付方式的选择、给付标准的认定与给付内容的划分等方面,且在给付对象的界定、给付内容的划分上达成了共识,但在给付方式的选择与给付标准的认定方面仍存在认识上的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