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内容肇始于2007年下半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2008年10月,金融危机全球蔓延,证券市场全面暴跌。之后,美国、欧盟、英国、俄罗斯等以及中国联手救市。11月,20国集团在美国举行"金融市场与世界经济峰会",并发表《华盛顿声明》。全球通力对抗金融危机,加强合作成为共同的声音。因此,讨论证券市场及监管的国际化问题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分析证券市场国际化表现及成因,阐述国际化监管的必然性,进而探讨监管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证券监管,乃至全球合作提供一些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2.
美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侃 《财会学习》2009,(4):F0003-F0003
美国资本市场是全球最为发达和完善的资本市场之一,其发展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无论其运作机制还是监管体系等都已相当成熟.但金融危机也暴露了美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若干漏洞.下面将对美国资本市场的监管体系作基础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金融博览》2007,(10):13-13
美国:完善法律法规成熟分级监管 美国从1933年到1940年间相继出台了<证券法>、<证券交易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以维护市场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防止虚假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4.
占先 《金卡工程》2009,13(2):25-26
内幕交易行为是一种证券违法行为,禁止内幕交易是各国证券监管的重要内容。随着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各国证券市场的关联性日益紧密,内幕交易行为随之日益凸现出跨境性、复杂性和技术性使之成为各国监管的难题。我国在加入WTO后,逐步放开本国证券市场,也将带来更多监管问题。本文将对跨境内幕交易监管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强化对证券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信用评级机构被誉为证券市场的守门人。然而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著名如标普、穆迪等信用评级机构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批评。其原因就在于信用评级机构违背职业道德,不负责任的为高风险的金融产品做了高安全度的评价。在金融危机的阴云渐渐散去之际,我们应当思考强化对证券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途径,使之在法律的框架内规范的为金融业服务。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我国证券市场波动性较大,金融危机越演越烈。全球日益关注证券监管。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证券市场现状,并相应地提出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措施,旨在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彭景华 《深交所》2010,(1):32-35
20O9年即将过去,岁末回首,美国这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其证券市场在2009年有哪些亮点可圈可点?采取了哪些应对金融危机的监管改革举措?美国证券市场表现怎样?市场发展情况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美国证券市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8.
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了全球发达经济体金融体系和监管的脆弱性。为提高监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加强监管机构干预作用,宏观和微观审慎监管已成为新一轮商业银行国际监管改革趋势。本文归纳、总结了金融危机后商业银行国际监管变革趋势特点,通过分析、比较国际监管规则变化,为正在谋求转型发展和国际化的中资商业银行应对国际监管趋势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万晶晶 《金卡工程》2010,14(1):166-166
以次贷风波为发端的美国金融危机,追根溯源是因为监管的失误,这将改变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监管思路和措施。这场危机证明了全球一体化与缺乏可信的国际监管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大。因此,发展和完善跨国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的法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全球必须共同努力建立区域性监管合作机制,尝试建立统一的监管组织;拓宽跨国银行监管领域的合作与协调;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完善监管信息交流共享制度。  相似文献   

10.
全球金融风暴引发全球股市动荡。如今最危机时刻已经过去.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证券市场在监管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后金融危机时代出现的几起证券市场不规范的事件作为引子,论述了我国证券市扬在监管方面所存在的六大问题,并针对这六大问题给出了加强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浏 《广西金融研究》2005,(8):40-41,50
在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加强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的国际化有利于防范基金业在国际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有利于基金的规范,有利于基金提升国际竞争力。本文分析了我国基金监管国际化过程中的现状,提出应加强基金监管的国际合作,提升我国基金业监管的国际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方芳 《新金融》2013,(12):52-54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的银行业监管经历了从封闭式监管到逐步融入国际化的监管,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在金融监管国际合作中的参与程度和国家力量得到了提升。但我们现在仍面临着诸多问题,这势必会限制我们在未来银行业监管国际合作中的作用发挥。因此,需要释放监管改革的发展空间,有秩序有步骤地开放本国金融市场,加强更广泛的金融监管合作,建立一个与国际规则相适应的健全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将是我们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次贷危机、危机传染与国际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一场全球金融危机,体现了当前国际金融体系危机传染的迅捷和系统性风险的上升,现代金融危机日益表现出全球化特征。但是,与危机和风险全球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监管的国别化和分散化,这大大降低了国际监管的有效性。在现有民族国家的框架下,加强国际监管合作不失为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美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的运作情况及最新发展动态进行梳理。研究发现,OTC已经取代OTCBB成为美国最大的场外证券市场;OTC已形成多层次市场结构,但与挂牌报价公司之间不存在监管与被监管关系;OTC市场集团不接受SEE或FINRA的监管。但其做市商要接受FINRA.SEC等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为改变我国场外交易市场规模较小的局面,建议借鉴美国场外交易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多层次场外交易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建立不同市场层次之间的转板机制.加快推动场外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较为系统地考察国际证券市场的监管状况,结合中国证券发行市场的发展情况,指出,中国应该进一步参与到国际合作的进程中,促进监管内容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强化监管岗位的责任;加强事后监管;细化保荐制度;改革核准制,逐步向注册制过渡。  相似文献   

16.
周德发 《中国外资》2008,(12):54-56
在2008年全球由美国次货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美国为基点,迅速蔓廷到欧洲,乃至全球。金融危机以事实证明了既有的监管体制失效。金融监管失效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实主要原因是当前的世界金融自由化、金融国际化、经济金融化趋势导致金融行业监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倒是金融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各国为支持本国金融行业发展,不断放松对金融行业的监管,两者相互交织、互相促进,最终导致监管失效。因此,在此金融危机发生之际,在对于当前金融发展趋势有一基本的认识的基础上,反思当前金融监管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风木 《云南金融》2009,(5):45-4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敦促世界各国政府加强合作,建立一个国际金融监管机制,防止全球金融危机重演。IMF认为,监管对象应该主要集中在那些能够带来系统风险的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8.
美国金融机构监管改革计划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6月美国政府公布了《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启动了美国193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监管改革。主要内容涉及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对金融市场实施全面监管,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免受欺诈,为政府提供更多的金融危机管理工具,加强国际金融监管与合作。  相似文献   

19.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蔓延为全球经济危机,至今欧美国家仍在寻求救市手段用以防止经济的衰退.次贷危机爆发的经济原因已表面化,可是从美国政府监管模式上看,美国金融业市场化的无序竞争与美国政府放纵式的金融监管对金融危机发生并在全球蔓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金融法律监管体制中的欠缺,我国金融业应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20.
庄荣欣 《云南金融》2012,(6X):232-232
当今社会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证券监管成为金融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性的加强,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已成为必然趋势,这就使得对证券监管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首先对我国的证券市场监管体制进行概述,再对其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出现的原因加以分析,最后借鉴英国的监管模式对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