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中非关系全面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非双边能源投资额和贸易额不断增长,非洲石油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价值不断显现;与此同时,石油政治(问题)日趋凸显。石油和能源是中非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内涵之一,是能源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中非关系不断发展和"双赢"的结果。在正常的世界石油市场体系中,中国在非洲的能源利益有其充分和正当的合理性,并不需要刻意掩饰或受西方"石油政治"的影响。石油政治将是中非关系发展的常态问题,也是中国对非能源外交面临的主要战略挑战。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中非能源关系进一步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必须重视和应对非洲的"石油政治"问题,并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对有关政策进行必要的调适。  相似文献   

2.
郑秀杰 《魅力中国》2009,(36):120-121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三大石油消费国、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能源安全对于中国的意义十分重大。能源已不是单纯的能源问题,也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对外战略、国家安全、战略经济利益等多层次的战略问题。我国能源事业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中国经济的发展受能源供给和需求变化的制约。但在不同时期,能源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方面是不同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能  相似文献   

3.
2月4日下午,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与中非发展基金公司在京签署《合作投资开发非洲水电市场战略合作意向书》,双方一致同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发挥各自优势和资源互补性,搭建非洲水电市场合作平台,在非洲电力能源、矿产资源等投资领域开展更广泛的合作。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于2007年6月正式成立的,  相似文献   

4.
石油危机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主要总结了1973—1998年世界三次石油危机的特点及中国石油贸易发展的特殊战略。从中国的石油贸易发展战略来看,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机的背景下,与发达国家相反,中国主要以"能源外交"和"能源换外汇"型的出口战略为主。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进入平稳增长期,且逐渐与世界经济接轨,对石油的消费需求随着经济的增长迅速增加,石油贸易逐渐由出口转为进口,我国石油业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第三次石油危机爆发后国际石油价格剧烈波动,给我国的能源供求关系带来极大的冲击。因此注意能源安全、完善国内石油定价、开发新能源成为第三次石油危机后至今我国仍然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作者旨在客观阐述中国对非洲外交本质,重点论述了中非关系所展现出的中国日益增长的世界责任。作者指出,中国在非洲有自己的战略利益诉求,这一点无须否认,但中非关系从一开始就具有一种以南南合作和亚非复兴为指向的世界责任意识,这一直是中国对非洲外交的显著特色。在价值观层面,中非关系体现出的平等原则、互利共赢理念对传统上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形成了有力的挑战和修正,而中非合作所彰显的南南合作精神也成为当今发展中世界追求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外交实践层面,中非全面合作有助于促进非洲国家的经济复兴、和平与稳定,中非南南合作的开展也有助于国际秩序的合理变迁与发展。中非关系的发展及其世界影响,见证了中国和平发展不仅造福自身也必将惠及世界这一双赢、共赢模式。这种以政治平等为基础,以互惠互利为特色,以共同发展为依归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正在显现出越来越大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层     
《中国西部》2013,(10):14-15
习近平中非关系发展没完成时只有进行时2013年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南非德班同非洲国家领导人举行早餐会。14位非洲贵客,有些是习主席的老朋友。这些年,中非政治互信不断深化、战略合作日益加深,领导人交往密切。  相似文献   

7.
中国能源安全:莫等为油消得国憔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并不主要是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的矛盾,而是由清洁能源需求刚性上升而供给严重不足所引发的结构性矛盾,这是中国能源安全的主要问题,其中石油安全居于首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也是政治和军事问题。它不仅与国内供需矛盾及对外依存度相联系,同时还与该国对富油区的外交、军事影响和控制力密切相关。在世界石油短缺大势逐渐显现、世界石油供需极不平衡的情况下,大国能源博弈与竞争在中东、  相似文献   

8.
能源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后盾。具体来说,能源安全是一个关系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确保国家能源保障的一种稳定状态,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减少,我国又是"富煤、少气、缺油"的能源分布,必然加剧了我国能源供需矛盾和能源紧张。因此,如何制定能源安全战略,如何将能源安全战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道路,是最终实现能源安全保障国家安全目标的制度基础。虽然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能源法》立法纳入最新立法规划,但我国目前的确没有出台的《能源法》成文法,并且国内对于能源法律框架和能源安全立法必要性的研究尚未成体系,故我们应从法律角度,结合新的时代背景,重视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法律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9.
能源安全是一个直接与能源供求比例相联系的概念 ,但在全球化条件下 ,能源安全又应当是一个处于开放体系中并与世界相互依存的概念。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并不主要是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的矛盾 ,而是由清洁能源需求刚性上升而供给严重不足所引发的结构性矛盾 ,这是中国能源安全问题中的主要矛盾 ;石油短缺是我国国内能源安全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在全球化条件下 ,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 ,同时它也是政治和军事问题 ;它不仅与国内供求矛盾及其对外依存度相联系 ,同时它还与该国对世界资源丰富地区的外交、军事影响和控制力相联系。目前世界石油需求不平衡加剧 ,中国加入WTO后 ,中国能源产业面临巨大压力。为此 ,中国要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安全政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能源安全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能源安全是一个直接与能源供求比例相联系的概念 ,但在全球化条件下 ,能源安全又应当是一个处于开放体系中并与世界相互依存的概念。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并不主要是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的矛盾 ,而是由清洁能源需求刚性上升而供给严重不足所引发的结构性矛盾 ,这是中国能源安全问题中的主要矛盾 ;石油短缺是我国国内能源安全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在全球化条件下 ,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 ,同时它也是政治和军事问题 ;它不仅与国内供求矛盾及其对外依存度相联系 ,同时它还与该国对世界资源丰富地区的外交、军事影响和控制力相联系。目前世界石油需求不平衡加剧 ,中国加入WTO后 ,中国能源产业面临巨大压力。为此 ,中国要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安全政策。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的中非关系及其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非洲国家正在继续致力于谋求共同发展,因为这是一种"双赢"关系。近年来,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中非间的信赖合作关系备受世人瞩目。为了保持中非关系的健康发展,我们要积极应对未来中非关系可能出现的挑战。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分析中国的发展对非洲产生的影响;其次,阐述新形势下的中非关系;最后,就未来中非关系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世界能源格局与中国的能源安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由于石油经济的不确定性,时至今日,经济学家没有给出一个关于石油市场的比较完善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油价波动和世界能源格局演变历史的总结和回顾,我们认为油价波动既是国际市场供求双方博弈的结果,也是"大国"关于石油利益分配的政治安排。世界能源格局的演进反映了两大国家集团之间"权力"的消长。本文借助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从世界能源格局及其变动的角度探讨中国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为能源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体系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能源安全已经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及国家经济安全。能源安全战略体系的构建和实施直接决定着国家能源安全状况。结合国际先进经验和我国的具体实际,文章对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体系框架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基本内容有:能源节约战略、“走出去”战略、优化能源结构战略、加快实行能源储备制度战略、加快实行能源储备制度战略、构建石油金融体系战略、积极推进替代能源战略等。  相似文献   

14.
一些国家对中国在非洲投资及援助的关注,为中国在非跨国公司贴上了政治标签,从而渲染了中国对非洲战略的负面国家形象。与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利益相关的中国跨国公司,应成为塑造中国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中国跨国公司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既有助于建构良好企业形象,也有利于形成中国尊重人权,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进而促进中非传统友谊关系的发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七省市高校学生安全观调查"显示了高校学生对能源安全问题的基本认知。学生认为能源安全基本属于非传统安全,是当前中国经济安全所面临的最为迫切的威胁。能源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能源资源耗竭、能源资源开发引发的国际冲突以及由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中国应该加强能源外交和国际能源合作来应对能源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高校学生的能源安全观虽然对全面把握中国能源安全的内涵与定位、挑战与出路有所帮助,但他们的认识中存在着某些不确定性,值得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七省市高校学生安全观调查"显示了高校学生对能源安全问题的基本认知。学生认为能源安全基本属于非传统安全,是当前中国经济安全所面临的最为迫切的威胁。能源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能源资源耗竭、能源资源开发引发的国际冲突以及由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中国应该加强能源外交和国际能源合作来应对能源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高校学生的能源安全观虽然对全面把握中国能源安全的内涵与定位、挑战与出路有所帮助,但他们的认识中存在着某些不确定性,值得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17.
<正>进入21世纪新时期,中非关系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等取得了空前发展。一方面,中非经贸发展迅猛。例如,2005年中非贸易总额为400亿美元,而2006年则迅速上升到550亿美元。1995年非洲只有几内亚、安哥拉和加蓬等国向中国出口石油,占中国原油进口量的9%,而  相似文献   

18.
非洲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生产和出口地区,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进口来源地。要确保能源安全,中国不仅要买得起能源、买得到能源,还要运得回能源。能源进口安全的关键是运输,而海上运输又是中国能源进口安全的最薄弱环节。影响中国进口非洲能源海上运输安全的因素主要是国际上围绕海上战略通道的争夺加剧、海上通道沿岸国的政局恶化、海盗与海上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  相似文献   

19.
新能源安全观需要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安全是一个老话题,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维护能源安全的实践却总是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2006年7月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八国峰会并首次提出:"为保障全球能源安全,我们应该树立和落实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这一论述体现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对全球能源安全问题的关注和责任,也是对世界能源新格局下传统能源安全观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20.
石油安全则是一个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优质化的加强及需求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石油需求量日益增加,并且越来越依赖于从国外进口石油.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因此,分析我国当前石油安全现状,提出构建石油安全战略体系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