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草兴牧兴百业兴。作为我国生态系统的主体,良好的草原生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积极推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建立和平稳运行,助力提升草原生态保护能力和水平,绘就了一幅幅"风吹绿草遍地花、牛羊好似珍珠洒"的大美草原新画卷,为美丽中国披上了万里碧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到了发展战略的新高度,对草原生态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财政致远任重!  相似文献   

2.
据测算,单位面积湿地年生态服务价值约是森林生态服务价值量的8到10倍。湿地在首都区域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湿地所发挥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功能显得更加突出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上,审议了《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是陆地、水体互动的生态带,在自然界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地质演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经济增长范式的革命性思考。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产业系统是连接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纽带.因此产业生态化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生态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出产业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路径,生态文明是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最后,从产业系统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过三十五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自然资源正在耗竭,空气质量状况堪忧,森林面积萎缩,可利用水资源枯竭,耕地退化,国土不合理利用现象严重等等。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且已经威胁到了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好在这样的人类行为和这样的结果已经得到了世界各界广泛的关注,专家学者们在不断研究、探索和实践着应对生态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我国也不例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十七大、十八大花了较大的篇幅去描述生态文明建设的蓝图和伟大意义,也制定了许多政策和法规去指引各个实体和人民群众去发展生态经济。怀来作为京西重要的生态屏障,首都北京的重要水源地,责无旁贷地挑起了生态经济建设的大梁,但还是暴露了一些问题,该文也对怀来县域生态经济的继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过三十五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自然资源正在耗竭,空气质量状况堪忧,森林面积萎缩,可利用水资源枯竭,耕地退化,国土不合理利用现象严重等等。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且已经威胁到了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好在这样的人类行为和这样的结果已经得到了世界各界广泛的关注,专家学者们在不断研究、探索和实践着应对生态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我国也不例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十七大、十八大花了较大的篇幅去描述生态文明建设的蓝图和伟大意义,也制定了许多政策和法规去指引各个实体和人民群众去发展生态经济。怀来作为京西重要的生态屏障,首都北京的重要水源地,责无旁贷地挑起了生态经济建设的大梁,但还是暴露了一些问题,该文也对怀来县域生态经济的继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草原生态系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和最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随着草原地区资源开发力度的增强,资源开发与草原生态保护之间矛盾日益凸现。如何在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背景下做到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草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天然草原面积近60亿亩,占国土总面积40%,为全国现有耕地面积的3.2倍,全国有近4亿人口生活在北方草原区和南方草地区。从东到西绵延数千公里的辽阔草原,为中华大地筑起了一道维护生态安全的天然绿色屏障,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要发展,更要可持续发展。为建立草原生态保护长效机制,从2011年起,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并不断加大对草原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的支持力度,取得"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的一个突出亮点,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而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包括了完善的生态制度、发达的生态经济、先进的生态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既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必要保证。2001年,中央财政正式启动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工作。以此为标志,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以下简称生态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既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也是新形势下建设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有效保障。一、安徽省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情况安徽省公益林面积2495.2万亩,占全省林地面积的37.5%,主要分布在生态区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碳达峰、碳中和是世界各国主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行动。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第九次会议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会议同时强调,提升生态碳汇能力,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天然草原,在发展草原碳汇经济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在全面梳理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国际背景、中国愿景以及实践路径的基础上,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发展草原碳汇经济的现状、优势和路径,金融支持草原碳汇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以及金融服务如何在草原碳汇经济发展领域精准发力,以期为金融助力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碳汇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详细评估,得出草原地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各类服务功能价值。经过比较和分析认为:(1)草原生态系统的间接服务价值高于直接服务价值,其中土壤形成与保护、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气体调节与气候调节等价值尤为明显。(2)湖泊、水域的单位面积服务价值高,耕地、未利用土地的服务价值相对较低。(3)林地面积小,服务价值不高,且长势不好。因此,在草原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草原作为北方生态屏障的各类间接服务价值,重视和保护草原地区的沼泽地和湖泊,强调科学地植树造林,最后还应该积极应对草原退化的各种现象。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和青海两省区草原面积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31%,占全国牧区草原面积的47%。做好这两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维护全国陆地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产权制度视域下的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维护着草原自身和黄河流域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生态安全。但是长期以来,单纯地把草原视为天然牧场。对草原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缺乏完整的理解,特别是草原的巨大环境效益常常被人们所轻视。因此,超载过牧、滥砍乱伐等原因,草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草原持续的大面积的退化、沙化,进而引发的严重水土流失、气候干燥、沙尘暴、牧民收入下降甚至被迫离开家园等等的问题日益严重。在分析草原生态恶化成因众观点的基础上,重点从我国草原产权合理性角度探讨超载过牧的深层次原因,并探寻一些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论草原区域建设生态文明的制约因素及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社会生产的现实,我国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的经济制度、生产者诉求、社会文化等都与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一定的矛盾。而在草原区域生产活动单一,生产人口收入渠道的制度安排仅仅局限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加之社会文化等诸因素都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制约。突破制约的尝试在于调整制度安排,对草原区的生产活动中生态建设成本进行制度化的社会承担。  相似文献   

15.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在当今全球自然资源趋于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大背景下,森林的生态效益价值越来越被充分地体现出来。然而我国传统林业会计只重视森林经济效益的核算,而对森林生态价值会计核算重要内容之一的森林生态效益却未予以考虑,无法满足社会各界日益增长的对资源与环境问题提出的信息,充分披露的客观要求。在当前我国政府确立的“三生态”(生态建设、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总体战略思想和“三大效益”相统一,生态效益优先的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社会对林业的需求已从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转向生态需求为主导,生态建设已成为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因此,突出微观层面森林生态效益的会计核算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山上一年四季都被积雪覆盖,冰川,沙漠,草原,森林,冰雪的垂直覆盖明显。因此,现阶段促进祁连山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甘肃省祁连山目前存在的生态现状及问题,同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提出相关财税政策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理财》2023,(4):26-27
<正>生态保护补偿是生态文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形成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良性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保护补偿加速推进,初步建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十年来,我国生态补偿已基本覆盖重点生态功能区与流域、大气、森林、草原、海洋等重点领域,建立了森林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持续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奖励,建立了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实施了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建成了世界范围内受益人口最多、覆盖领域最广、投入力度最大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财税政策作为经济的重要调节手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本文阐明了财税政策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现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财税政策的不足,最后提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财税政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金融支持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为全国人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引了方向。黑龙江省具有独特的地理自然生态环境,拥有森林、水域、湿地等重要的环境资源,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加强金融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相互结合,是保护自然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的一个突出亮点,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而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包括了完善的生态制度、发达的生态经济、先进的生态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既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必要保证。2001年,中央财政正式启动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工作。以此为标志,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以下简称生态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