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系统研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简称董责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作用,并且检验了董事会规模对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董责险对企业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说明董责险作为上市公司的治理工具确实能够有助于企业创新;而董事会规模的扩大则会抑制董责险对企业创新的激励,说明较大董事会规模的上市公司,由于存在集体决策困境,对上市公司的创新决策有着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从上市公司异质性的角度,进一步分析董责险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发现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上市公司投保董责险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CEO与董事长两权分离的上市公司购买董责险比两职合一的公司对创新的激励效果更显著。研究结果对于上市企业投保董责险以及选择创新激励策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以2007~2010年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深入分析了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的企业,越容易进行盈余管理;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青睐费用方面的真实盈余管理,而非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倾向于应计盈余管理;两种盈余管理存在相互补充的关系。这一研究结果对管理层进行盈余操纵提供了新的证据,应引起投资者、债权人、国资委及证券监管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独立董事在董事网络中的位置对管理层权力攫取超额薪酬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会干预薪酬制定过程,表现为管理层权力越大,管理层攫取的超额薪酬越多;独立董事的网络联结有助于独立董事向董事会的薪酬决策提供咨询与监督,表现为独立董事的网络中心度越高,管理层权力攫取超额薪酬的程度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民营上市公司中高网络中心度的独立董事能够更强地抑制管理层权力对超额薪酬的攫取。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的网络位置特征是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以2011—2013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内部控制质量对真实及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盈余管理的程度,但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程度相比,因为管理层更加倾向于具有较高隐蔽性和较低诉讼风险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从而减少甚至避免应计盈余管理活动,所以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低,且内部控制质量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对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中的一些因素会对公司管理层进行应计盈余管理起到限制作用,其是否也会影响公司管理层进行真实交易盈余管理尚未有充足的证据。因此,本文就股权制衡这一治理结构安排与公司管理层进行的真实交易盈余管理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股权制衡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降低管理层在产品成本方面和可操纵性费用方面的真实交易盈余管理和整体调节利润的操纵程度。本文对股权制衡会抑制真实交易盈余管理的研究结论提供了新的解释,为进一步认识股权制衡的公司治理功效提供了支持性证据。  相似文献   

6.
以管理层异质性作为概念基础,对管理层薪酬契约的决定效率和激励效率实施了联合检验.研究表明,董事与高管之间的"合谋"使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契约更多地满足了董事与高管的个人偏好而不是股东价值的最大化,董事与高管以超额薪酬方式共同分享"企业租金"的行为导致管理层薪酬契约偏离了最优契约标准.此外,董事与高管"合谋"对管理层薪...  相似文献   

7.
论高管薪酬契约动机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管理层激励视角出发,以200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高管薪酬契约动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高管的确存在着出于自身薪酬契约动机而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且其报酬额越高,为获得这部分超额报酬的盈余管理动机将越强烈,管理层的盈余管理程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8.
传统盈余管理研究重在考察应计利润操控,较少探索真实盈余管理。文章基于2006至2010年在深沪两市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通过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CFO)、生产成本与斟酌性费用来识别为满足保盈目标的真实盈余管理,并分析了这一行为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检测了通过真实活动操控公司的报告盈余与未被管理盈余信息确认的非对称及时性。发现在同年度水平上报告较少的正净收入公司存在异常低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斟酌性费用与异常高的生产成本,证明出于保盈动机,公司会通过暂时性地给予价格折扣促进销售、通过生产过剩与降低斟酌性费用来增加年度报告盈余。另外,企业真实活动操控行为会降低盈余信息确认的非对称及时性。所以存在真实活动操控的企业会计稳健性更差。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2007—2019年家族企业上市公司样本,探究家族企业前任高管与继任高管盈余管理决策的路径依赖特征。回归结果表明,家族企业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及其分项操纵均存在路径依赖。从非正式制度视角研究发现,家族二代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路径依赖程度较低,但酌量性费用操纵的路径依赖程度较高;继任高管海外经历能够抑制应计盈余管理和生产成本操纵的路径依赖程度。从正式制度视角研究发现,激烈行业竞争能够弱化应计盈余管理、生产成本操纵和经营现金流量操纵的路径依赖程度;较高的地区制度效率可以弱化生产成本操纵的路径依赖程度。传导机制检验发现,前任高管通过降低继任高管的战略变革程度,增加继任者盈余管理路径依赖程度。研究结论为监管与治理家族企业继任者盈余管理行为,优化家族企业外部治理环境,及继任者的选拔与培养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选取2002--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管理权力论的角度分析了管理层权力与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的关系,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高管组织权力大小与高管薪酬外部不公平性正相关;高管所有制权力大小与薪酬外部不公平性负相关;股权集中度与高管薪酬外部不公平性负相关;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更具有外部公平性。  相似文献   

11.
真实盈余管理是企业盈余管理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本文探讨当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空间受到高质量审计限制时管理层是否会寻求真实盈余管理。本文针对2001—2011年A股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发现对于有着强烈向上盈余管理动机的微盈企业而言,审计师行业专长和审计费用与较多的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事务所规模越大,客户真实盈余管理越多。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高质量审计师会限制客户进行应计盈余管理,企业可能会转而进行代价更高的真实盈余管理,这需要和审计师监管者格外关注及加强治理。  相似文献   

12.
以上市企业真实盈余管理作为研究切入点,系统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受限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幅度的关系。研究发现,交易动机较强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被投资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幅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机构投资者持股未显著降低企业真实盈余操控行为发生的概率;监督动机较强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被投资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幅度和发生概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机构投资者所持受限流通股比例与企业应计项目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幅度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较之于监督动机较强的机构投资者,交易动机较强的机构投资者持股较多的企业信息风险更高,也倾向于持有更多的现金资产来满足其流动性需求。这为研究我国股票市场中具有双重动机的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实际经营活动的影响提供了初步证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连锁股东在中国资本市场越来越常见,分析连锁股东对企业的影响具有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通过手工整理季度层面十大股东信息,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连锁股东的治理协同效应和利益协同效应视角分析其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连锁股东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降低了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连锁股东主要是减少了企业的正向应计盈余管理、异常的酌量性费用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控股股东的身份有助于连锁股东发挥自身的协同效应;连锁股东对受分析师关注较多的企业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强。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连锁股东通过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及产品市场势力,降低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进而降低企业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4.
基于名义薪酬业绩敏感度与真实薪酬业绩敏感,本文分析了管理层权力通过盈余管理进行薪酬操纵的方式。研究发现:薪酬操纵行为表现出时机选择特征,在盈利业绩下的薪酬操纵显著存在,而亏损业绩下的薪酬操纵并不显著。具体表现为管理层权力越大,薪酬与真实业绩敏感度越低,薪酬与名义盈利业绩敏感度越高,与名义亏损业绩敏感度负向关系越不显著。研究还发现:民营控股、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高质量的信息披露能够显著抑制管理层薪酬操纵。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后股权分置时代为研究背景,实证考察了董事会治理特征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研究结论:董事会规模与盈余质量显著正相关,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与盈余质量显著负相关,审计委员会的设立、独立董事会议出席率与盈余质量为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两职合一、独立董事工作地点一致性与盈余质量不相关.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国有控股企业的治理效果好于非国有控股企业.在国有控股企业中,适当扩大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勤勉工作可以有效改善盈余质量,非国有控股企业中却没有这种效果.此外,研究还发现2006~2008年盈余质量逐年下降,原因很可能是控股股东操控盈余高价减持股份,这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2009—2010年我国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为样本,检验内部控制审计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经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审计可以显著地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可以有效抑制向下的会计选择盈余管理;显著抑制向上的经营现金流量操控、生产成本操控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文章为内部控制审计能够有效提高盈余质量提供了经验数据,也证实了内部控制审计在我国是有效、适用的。  相似文献   

17.
虽然已有研究表明控股股东对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但很少深入分析控股股东在获取共享收益时如何影响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也没有考察控股股东实施影响的特定渠道。文章考察控股股东委派董事这一特定渠道在实现控股股东共享收益目标时,对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是否表现出非对称性。文章使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2014—2011年的数据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公司高管向上操纵盈余时,控股股东委派董事发挥了有效的监督作用,显著降低了高管的盈余管理行为;但当公司高管向下操纵盈余时,控股股东委派董事并没有发挥监督作用。使用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问题与分组测试的结果表明结果具有稳健性。进一步测试控股股东委派董事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公司高管向上操纵盈余时,控股股东委派董事并没有加强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只有当公司高管向下操纵盈余时,控股股东委派董事才会加强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文章结论对于理解公司董事会构成和治理功能的发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会计准则的导向对盈余管理的具体模式是存在影响的,不同的导向下,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将会有不同的偏向性。规则导向会计准则环境下,应计盈余管理模式更受管理层青睐;原则导向会计准则环境下,真实盈余管理模式则会更容易被管理层接受和使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信息不对称,使得经理人有机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和自由裁量权,有目的地干预盈余的产生和报告过程,进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通过整理2001~2014年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文本,系统考察了管理层如何通过对年报语调的操纵来配合公司的盈余管理活动。研究发现,公司盈余管理水平与管理层语调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具体来讲,当管理层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时,盈余管理水平越高,管理层语调越正面;相反,当管理层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时,盈余管理水平越低,管理层语调越负面。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当公司信息透明度较低、股票不能进行卖空交易时,公司盈余管理水平对管理层语调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更合理地利用公司年报文本资料进行决策,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20.
以沪深两市2003~2009年5 37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连锁董事是否会通过对审计师的选择影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以连锁董事的存在及其声誉度量连锁董事关系,并用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衡量盈余管理的程度后发现,有连锁董事的上市公司选择高质量审计师的概率更高,盈余操纵程度更低;连锁董事声誉越高,越会促使上市公司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抑制盈余管理行为。这说明,连锁董事关系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