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必成 《金卡工程》2005,9(10):50-54
目前,IC卡的应用已遍布全球的各行各业.本文从IC卡的分类、IC卡的结构、卡读写器及IC卡应用系统设计四个方面来介绍有关IC卡应用系统的知识.在IC卡应用系统设计,本人结合“南京城市一卡通系统”这一具体应用来介绍从卡到后台系统整个IC卡的数据流程、各模块的功能及具体运行环境等。  相似文献   

2.
顾剑 《金卡工程》2003,7(7):54-57
智能IC卡的生产不同于其它IT产品的生产,它从芯片的设计阶段就开始强调系统的安全性,并且将这个安全性贯穿整个智能IC卡的生产、应用系统的开发、使用和终止等各个阶段,由此而构成了智能IC卡的安全控制系统。本将从智能IC卡的生命周期、阶段间密钥传递、IC卡的安全通信协议和其他辅助安全措施等方面来介绍这个安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3.
《金卡工程》2013,(11):3+7-3,7
芯片是IC卡的核心,它决定了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水平。1993年,随着"金卡工程"的正式启动,我国IC卡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在IC卡芯片设计与制造、模块封装、读写设备、应用系统等方面已积累较强基础,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有力地支撑了我国行业应用和信息化建设,保障了国家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4.
《金卡工程》2003,7(6):51-54
采用PHILIPS公司的Mifare卡作IC卡,设计以射频技术为核心,以单片机为控制器的IC卡读写器在公交自动收费系统中的应用。制作的IC卡读写器可以实现制卡、售卡、自动收费等功能,具有安全、实用、方便、快捷、可靠性高的特点,解决了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行业既频繁又琐碎的收费管理问题,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白雪鹏 《金卡工程》2007,11(8):41-44
本文介绍了应用PDA组建无线IC卡表抄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无线IC卡表抄收系统由PDA、无线转发器、微型打印机、无线IC卡表组成。PDA、无线转发器、微型打印机之间采用蓝牙技术实现通讯连接。使用时,先由PDA发送命令给无线转发器,无线转发器通过内部集成的无线收发模块发出抄表命令给安装在用户家中的无线IC卡表,无线IC卡表对接收的抄表命令做出应答,返回抄表数据并经无线转发器发送给PDA,PDA可以方便地选取用户和浏览数据,通过微型打印机现场打印抄表单,从而可实现免入户抄表,现场批量抄表,现场打印抄表单等诸多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应用PDA组建无线IC卡表抄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无线IC卡表抄收系统由PDA、无线转发器、微型打印机、无线IC卡表组成.PDA、无线转发器、微型打印机之间采用蓝牙技术实现通讯连接.使用时.先由PDA发送命令给无线转发器,无线转发器通过内部集成的无线收发模块发出抄表命令给安装在用户家中的无线IC卡表.无线IC卡表对接收的抄表命令做出应答,返回抄表数据并经无线转发器发送给PDA,PDA可以方便地选取用户和浏览数据,通过微型打印机现场打印抄表单,从而可实现免入户抄表,现场批量抄表,现场打印抄表单等诸多功能.  相似文献   

7.
为规范全国城市IC卡公交车、IC卡出租车、地铁及建设事业IC卡应用管理系统和机具,促进建设事来IC卡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保障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和兼容性,建设部《关于建设事业IC卡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规定:为确保各地IC卡应用系统,特别是发卡、充值、清算、资金划拨等环节高度的安全性,建设事业IC卡应用系统须采取必要的安全管理机制,一律采用建设部统一提供的密钥管理系统和机具安全模块。  相似文献   

8.
IC卡在高校机房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琴 《金卡工程》2004,8(6):72-75
本文重点介绍IC卡特别是非接触IC卡的优点在高校机房管理中的应用。本文还设计一种基于非接触IC卡的机房管理系统,实现学生上机过程中信息采集和管理的电子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信用卡》2011,(11):70-70
2009年,国内金融IC卡迁移风云涌动,首批进行银行IC卡迁移工作的试点项目——宁波市民卡项目拉开序幕。作为重要合作伙伴,东信和平为项目提供完全实现PBOC2.0标准的金融IC卡,并为发卡银行进行PBOC2.0标准银行Ic卡系统的整体设计改造。金融IC卡和IC卡发卡系统的一体化服务在东信和平有一个耀眼的名字:IC卡迁移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IC卡是法国发明的,并首先在法国得到发展.IC卡最初主要用于安全认证,依靠IC卡本身对持卡人的身份进行验证. 电子货币按信息载体分为磁条卡、IC卡和复合卡二种.法国主要发行的是在卡表面贴有磁条和同时贴有IC芯片的复合卡,用磁条实现持卡人支付结算功能,用IC芯片实现持卡人的身份认证功能,法国发行的信用卡以磁条为主.IC芯片只作为安全认证,并没有用IC卡去实现支付结算功能,主要原因是磁条卡在IC卡出现以前已经被社会认可,法国银行卡协会不同意在法国发展IC卡做为支付手段.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人行金融IC卡的基本规范,重点讨论了怎样基于符合人行规范的金融IC卡,实现一卡多用的应用解决方案和相应的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12.
孙柯 《金卡工程》2004,8(5):47-49
本文总结了智能IC卡燃气表项目的设计开发过程,综合叙述了项目开发的主要技术处理方法和安全机制,介绍了适应于不同城市环境的IC卡燃气预收费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安全性是银行对交易媒介的基本要求,它包括两个方面:系统的安全性、金融交易数据的安全性。银行要求在金融交易发生和处理的整个过程中保障关键和重要数据的安全。IC 卡作为新涌现出的一种金融卡,除了要满足金融卡的基本安全要求外,还有一些具有卡的脱机交易以及卡上数据保护的安全要求。为了保证 IC 卡在金融业的应用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发展,确保 IC 卡各种交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维护银行的信誉,有必要在 IC 卡应用中制定一套完整的、全面的安全体系。本文参照人行的 IC 卡规范并结合建设银行在 IC 卡应用与安全上的具体要求,提  相似文献   

14.
刘淳 《金卡工程》2001,(10):71-73
本文介绍我院计算机机房综合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案及“IC卡”在机房管理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机房自动收费的实现方法及客务机控制的实现原理,从而使高等院校的机房管理实现“IC卡”智能化管理。使用本系统可以减少机房管理人员,降低管理成本,并方便学生课外上机。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民群众对安全、方便、快捷的金融支付服务的迫切需求,针对磁条卡的犯罪日趋增多,磁条卡正被金融IC卡逐步取代,而金融IC卡的优越性还需一套完备的安全体系做支撑。本文通过分析国际上金融IC卡发展的经典案例勾画了金融IC安全体系的核心要素,介绍了中国在提高金融IC卡应用安全方面采取的主要做法,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由于RFID技术使用的是无线电波,能够实现物体、人员的无接触识别,是未来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方向。现在,小区一卡通的应用也多采用RFID卡。本文介绍了当前人们对一卡通的认识,详细阐述了IC卡的特征及其在小区中的应用,说明了小区一卡通系统中的IC卡的基本设计思想,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徐业军 《金卡工程》2005,9(8):41-44
公共交通IC卡系统,是指在消费者与公共交通服务营运商之间以IC卡(主要是非接触式IC卡)为载体,作为传递消费、服务和结算信息的核心手段,运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和安全及IC卡技术建立的公共交通运输行业的电子收费管理系统。通过在城市范围内推广使用统一基础平台、统一清算系统、统一密钥体系、统一技术标准的IC卡,使消费者手持一张IC卡,即可方便地替代现金结算,任意乘坐公共汽车、出租车、地铁等各种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18.
《金卡工程》2013,(8):33-34
由于2009年关于门禁系统IC卡加密破解的难题被攻破,国家信息产业部发布相关信息,对于日后门禁系统及一卡通系统在关键部门和机关禁止使用IC卡作为识别卡、计费卡。从此,众多门禁厂家纷纷改变原有的设计,主要是采用了CPU卡读卡器和相应的CPU卡,并重新做了加密解密的算法。一些厂家考虑了IC卡和CPU卡的兼容性难题,也在设计相应的软件来实现兼容,但读卡器硬件兼容的难题,目前仍在研发中,而兼容的软件则相对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19.
《金卡工程》2012,(9):57-58
为规范全国城市公用事业IC卡应用管理,促进城市公用事业IC卡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保障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和兼容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办[1999]65号《关于建设事业IC卡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规定:“为确保各地IC卡应用系统,特别是发卡、充值、清算、资金划拨等环节高度的安全性,城市公用事业IC卡应用采取必要的安全管理机制,一律采用部IC办统一提供的密钥管理系统和机具安全模块”。“建设事业IC卡密钥管理系统”正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办[1999]65号文件要求而研制的。  相似文献   

20.
“到2008年,50万人口以上城市基本实现IC卡的应用,预计累计发卡量达到8O00万张,总产值达到20O亿元,促进以IC卡芯片、专用集成电路、各类读写机具、相关安全产品、各类应用软件和系统的开发、生产及信息服务的一个完整的智能卡产业链的发展……”,《建设事业IC卡五年发展规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蓝图,也给我国IC卡产业提供了新的商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