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甘肃的武威至敦煌市,因为是黄河以西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通称河西走廊或“甘肃走廊”,长约1000公里,宽约数公里至10o多公里。马踏飞燕在97年旅游年的宣传广告上,有一个显著的画面,那就是“马踏飞燕”的造型。“马踏飞燕”,出土于河西走廊东部最大城市武威市雷台。雷台位于武威市西北郊,是用泥土堆起来的高高的台子,四周砌有围墙,台上有供神的寺庙,台四周生长着高高的古柏树。我们沿着小台阶下到墓室前,这是一座汉墓,当年此墓室中出土了300多件文物,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马踏飞燕”,以及一套铜马车。据考证,“冯踏飞燕”是…  相似文献   

2.
河西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段。走廊狭长,南北祁连山与马鬃山、合黎山对列,山之外是险峻的青藏高原和茫茫沙漠,只容留这条狭长1000多公里的走廊成为古代中西交通最重要的孔道。在这条走廊上,分列着许多成带  相似文献   

3.
河西走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文  景哲 《发展》2002,(4):52-54
河西走廊是我国西北干旱区典型的完全灌溉绿洲农业区,也是甘肃最重要的粮油瓜菜果畜糖棉等综合性的商品农产品基地,其农业发展对稳定甘肃农业和实现省内农产品供需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新形势下,解决河西灌溉农业在“两个根本性”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与问题,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持续发展已成为河西走廊灌溉农业的发展方向和必然选择。河西走廊灌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分析(一)光热水土资源优势较为突出河西走廊灌区年日照时数2800-3300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5800-62…  相似文献   

4.
被称为“西北粮仓”的河西走廊,位于甘肃西北部,自古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和战略要地,是著名“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水草丰美,物产丰富,是靠祁连山积雪和冰川的融水滋养、灌溉而“造成”。一旦祁连山出现问题,对于本来就危机四伏的河西走廊生态无疑是釜底抽薪。  相似文献   

5.
河西漫笔     
高益群 《发展》2013,(8):49-50
黄河上游以西,夹在合黎山、龙首山和祁连山之间的狭长地带,被人们称为河西走廊。从兰州启程,穿过乌鞘岭,自此向西,在甘肃境内行行重行行,脚踏的全是河西地盘。随着旅行者足迹的增多,人们对河西已不再陌生,知道这是一片古典的原野。横卧在那里的丝绸古道浪漫而绚丽,两侧的大漠和绿洲,使人感受到不可遏制的迷幻。历史留下的大量的文化遗存,让人去了还想去。所以,我每次去河西,哪怕是点滴发现,仍感悟多多,这可能是我对这片土地特别钟情和眷恋的缘故。  相似文献   

6.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有许多保存相对完好的长城,其中以素有河西走廊东大门之称的乌鞘岭及山丹县境内的汉、明代长城为最。 乌鞘岭汉长城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大致走向为沿庄浪河至金强河向西,北上乌鞘岭,过安远驿,出古浪峡向西。现在乌鞘岭上的汉代烽火台尚保留有座,烽火台下的段汉长城已呈土埂状,但仍明晰可辨。明长城残存下来的大约有10公里长,残高1.8~2.5米,底宽2~3米,全部夯土板筑,夯层厚12~30厘米,大多修建于明万历年间。  相似文献   

7.
李与河西开发马格侠李(351—417年),字玄盛,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西汉武帝时飞将军李广的第16代孙,十六国前期西凉政权的创立者。李在统治河西时期,对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河西走廊地处东西交通要道之上,原为匈奴辖区,自从汉武...  相似文献   

8.
西部扫描     
西部大开发西气东输工程全线通气自9月1日西气东输首站轮南站成功进气以来,新疆塔里木的天然气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奔向西段终点陕西靖边站。西气东输天然气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戈壁滩、800里无人区和河西走廊,沿着祁连山跨过中卫黄河,穿过黄河灌溉区,长途跋涉2500公里后于9月  相似文献   

9.
基于区位熵理论分析2012年及2017年河西走廊城市产业的比较优势,通过对各城市产业间以及各产业城市间的比较优势分析,发现河西走廊5城市产业比较优势差异明显,第一产业比较优势明显、第二产业不具比较优势、第三产业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基于此结论提出4条对应建议,即明确各自产业优势,协同打造河西走廊城市特色产业,发挥第一产业比较优势,建设河西走廊特色戈壁农业产业带,促进河西走廊资源型工业城市转型发展以及进一步强化河西走廊第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吴玉萍  张艳萍 《发展》2010,(3):85-86
本文从投入产出因素出发,用索洛余值法测算了河西走廊地区1998~2007年农业增长的技术进步效率。测算结果显示.1998-2007年河西走廊平均农业增长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为74.78%。  相似文献   

11.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新疆的吐鲁番、哈密盆地,南面为横贯东两的祁连山脉,北面是腾格里和巴丹吉林大沙漠,总面积21.5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国土面积的1/2。河西走廊是完全灌溉农业区,水资  相似文献   

12.
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路段,历史遗存丰富,文化资源种类多样.在应用RMP理论梳理河西走廊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调查研究了河西走廊文化旅游者人口统计学特征、旅游者行为方式、旅游者消费偏好和影响旅游者消费文化旅游产品的因素,从而提出开发遗产旅游产品、美食旅游产品、民族民俗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商品等对策,促进河西走廊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相似文献   

13.
张笑薇 《发展》2022,(2):74-75
河西走廊是古代中国连接西域乃至欧洲的丝路咽喉,中西交流融合最密切地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和繁荣的一个典型缩影.随着海洋经济的兴起,河西走廊中欧通道的经济功能弱化,但它的影响力依然极为重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古老的河西走廊焕发出新的生机.加强对河西走廊历史文化的研究,对重振河西走廊经济发展具有非常...  相似文献   

14.
由于水资源的长期过度开采,不仅使河西走廊地区在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面临巨大压力,也使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上采取切实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河西走廊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雷定安 《开发研究》1995,(1):63-64,F003
发展河西走廊旅游业的两点建议雷定安地处古丝绸之路黄金段上的河西走廊,有着悠久的历史、壮丽的山河、丰富的文物、众多的景观和神奇的传说,是发展旅游业的理想地区。如何使该地旅游业能在现有基础上产生一个大的飞跃?笔者想根据自己的实地考察,并参考许多专家学者的...  相似文献   

16.
对河西走廊风电产业进行SWOT分析,明确产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可能的发展途径,进而对风电产业的技术、市场、发展环境进行技术预见。将技术路线图方法引入河西走廊风电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之中,联系产业的发展目标、现行壁垒、研发节点、重点领域的发展规划以及支撑环境等方面绘制了河西走廊风电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为河西走廊风电产业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框架。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河西走廊的开发及生态环境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西走廊地处中国西北地区,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塞。在政治、经济、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向来就为兵家必争之地。自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征匈奴起,汉朝便开始了对河西走廊大规模的屯田开发。《史记·平准书》载:“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令居、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戌田之。”这是河西经济发展的起点,也是河西经济区形成的开端。大规模的屯田有汉、唐、明、清四个时期。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作为后工业时代的重要特征,对一个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针对河西走廊发展的现状,应从战略角度认识信息化对河西走廊发展环境、产业成长、水资源、水生态和城乡空间结构等突出制约因素方面的重大影响,应通过信息化逐步解除河西走廊发展的瓶颈,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河西走廊依托于祁连山脉冰川融水以及丰富的光照资源,为其发展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近年来河西走廊地区由传统灌溉农业向特色农业发展迅速,但由于长期以来的自然灾害频发,水资源总量不足、人类环境保护意识差、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增加,加之政策引导与利益驱动机制不健全、农产品竞争机制尚不完善,使得河西走廊地区农业发展转型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20.
被称为“西北粮仓”的河西走廊,位于甘肃西北部,自古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和战略要地,是著名“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水草丰美,物产丰富,是靠祁连山积雪和冰川的融水滋养、灌溉而“造成”。一旦祁连山出现问题,对于本来就危机四伏的河西走廊生态无疑是釜底抽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