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扫描     
《中国经贸》2014,(3):7-8
中国教育创新与天才计划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中国教育创新与天才计划高峰论坛、来自多领域的教育专家以教育创新为出发点,以实施“天才计划”为载休,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堂堂的汉子会输给乳臭未干的孩子?也许在很多情况下,输的不会是“汉子”,但是在资本市一场里,千万别这么自信。“每个孩子都有投资天才”这话听起来虽然很玄,但你却再也不能不信。近两年,中国就涌现出了一批这样的投资天才,而且各个身价不菲。更令人惊异的是,正是这样“乳臭未干”的孩子,其投资方向之准确、投资计划之长远是绝大多数成年人都无法媲美的。  相似文献   

3.
刘洪华 《中国西部》2012,(21):134-139
每个班里总有一些让老师头痛的学生,他们总是变着花样的给你出一些难堪的问题,对此,老师们给他们一个封号——“调皮孩子”,这帮孩子在生活中逐渐的形成为一个小团体,有一个核心人物在起着一定的引领作用,改变他是改变一个班级的关键,这就是俗话说的“擒贼先擒王”。其实,当我们一味的指责调皮孩子时,而忽略了他们调皮的天然性因子,潜意识认为他们身上有数不清的坏毛病,因此让我们的视野和管理教育思维更加狭隘,他们身上的缺点得到了极度地放大,优点被常常地忽略,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也是违背教育的本质。作为教师,能够顺势发挥教育技巧,让他们成为班集体中的正面发展推动力量,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天一 《西部人》2004,(11):21-23
哈尔滨有这样一个男孩:8岁上初中,12岁获得两项专利发明,13岁参加高考,并上了大学录取分数线…… 2004年6月,不满14岁的他作为全国年龄最小的考生,怀着进军重点大学的愿望再次参加高考,并以哈尔滨较高的考分583分,进入他的第一志愿学校。 然而,谁能想到,这个令人赞叹的“神童”,当年却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淘气包”;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培养出这名“神童”的父亲,竟然是一个身有残疾、给人干零活的单身男人!  相似文献   

5.
家庭早期教育是影响"神童"成长的重要因素,它包括良好的家庭环境,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培养孩子优秀的品德,强化孩子动手动脑的意识等.此外,对"神童"的培养要注意超常教育的恰当性,社会舆论媒介的适度性等.  相似文献   

6.
晨曦 《中国西部》2011,(10):46-49
“9+3”免费教育计划为藏区孩子开启了一扇学习知识和提升技能的窗户,让藏区孩子在内地学校广阔的舞台上尽展才能。虽然远离亲人和故土,但是他们在内地学校仍能感受家庭的温暖,仍能看到亲切的目光,仍能体会学校老师的呵护与关怀。  相似文献   

7.
大民 《环球财经》2013,(9):38-39
每到大学开学的日子,媒体上都喜欢做个专题,讨论“家长送孩子上大学”。2006年时我写了篇博文《我送孩子上大学惹谁了?》,为这种现象辩护。此后每到临近开学时,我都重发一下,都会得到不错的访问量,慢慢地骂我的少了,支持的多了。有趣吧?批评的声音集中在两个点上。一是指责孩子太娇惯,蔑视家长“贱骨头”;二是上纲上线——中国教育出问题了,都是应试教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好书推荐     
《中国西部》2014,(21):126-127
<正>《卡尔·威特的教育全书(经典畅销珍藏版)》【德】卡尔·威特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天才是天生的吗?世界教育史上,一个著名的例子给出了关于这个问题的否定答案。作者:出版社:推荐理由: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一位著名的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使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种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考入莱比锡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教育制度及大学法人治理结构具有很大的优势,我国教育机构应学习他们“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建立和完善大学法人治理制度,完善大学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大学的安全、稳定运行;牢固树立高等教育的“质量意识”,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树立教育品牌意识,抓住机遇促进教育输出。推动我国教育改革,提高高等院校办学水平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近距离之美     
闾婕婷 《魅力中国》2014,(1):193-193
在很多人眼里,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宛如猫与老鼠的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对老师有一种单纯的崇拜感,言听计从,经常都可以见到家长向老师“告状”,说孩子在家里怎么怎么不听话,麻烦老师帮忙教育教育。似乎这样的班主任,做起来应该很轻松才对。只是,正因为六七岁孩子“三分钟热情”这一心理年龄特点,很多时候,积极认错,认真改错,但没过多久就“旧病复发”了,致使班主任要耗费更多精力。  相似文献   

11.
向洪梅 《魅力中国》2011,(18):320-320
爱孩子是一个教师合格的底线。爱孩子就要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了解他们,尊重他们,善待他们,这是教育的根本,也是教育成功的秘密。  相似文献   

12.
孙凯 《魅力中国》2011,(1):353-353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起点,大学新生可塑性强,他们对高校心怀好奇与美好憧憬,新生教育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大学的认识,作为辅导员,成功的教育将提高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为他们的大学生活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3.
谭嘉颖 《中国西部》2012,(3):106-107
“完整”不是“完美”,而是多元化的发展。教育的核心不在于给孩子灌输知识,而在于能够支持孩子,帮助孩子,让孩子自然发展,准许孩子能够成为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余东亚 《魅力中国》2010,(26):161-161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孩子的父母和老师。农民怎么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收成;家长和老师怎么样对待孩子,决定孩子的命运。父母和教师只要赏识学生并对他们进行赏识教育,学生就会进步,就会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嘲笑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即使面对再差再调皮的学生都不能小瞧,不能恶意讥讽,甚至体罚。因为他们中间很可能有瓦特,牛顿,爱迪生。”  相似文献   

15.
他们以网络为平台,吹响了助学的集结号;为了改善西部偏远地区教育薄弱的状况,他们用自己微小而坚韧的“爱心之光”点燃了一个又一个孩子求学的梦想。  相似文献   

16.
李明玉 《理论观察》2004,(1):122-123
“国之兴衰,系于教育”,中国未来掌握在现在的孩子手中,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将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值得每个教育者思考的问题。有份调查显示,一个成功的人,应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较高的情商和智商,单一的“应试人才”是不适合未来社会的。当代美国在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美国教育重视的是培养有  相似文献   

17.
不要简单地理解“知识就是力量”的提法。知识只是潜在盟能力。知识只有经过重新组织,形成明确的计划,导向明确的目标,才能成为力量。大部分大学教授都差不富有,就是因为他们专精于知识的传授。而不去组织和运用知识。教育机构在学生获得知识后,未能教导他们如何组织运用知识,这是教育体系中“失落的环节”。  相似文献   

18.
周雪连 《理论观察》2023,(2):140-144
2012年,教育部在高考招生中实施“专项计划”政策,随之,学界开始围绕该项政策展开了研究。纵观现有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农村偏远地区学生大学升学率研究、教育公平实现路径研究、高考招生“专项计划”政策研究等方面,但这些研究呈现出理论研究多于实践追踪探索,正面研究多于负面研究,结果研究多于过程研究等趋势。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从制度建设、理论研究及实践调研三个方面对高考招生“专项计划”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德明  王晶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3):I0012-I0012
“教育如春,是一种影响的力量。春,不制造草木,她给草木以蓬勃的活力。教育也应如此,要为孩子的发展、变化和成长提供适宜的条件,来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让孩子在主动学习中获得主动发展。”河东二十幼园长李惠虹将学前教育比喻为“春天”,这一理念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20.
生态式教育与高等教育生态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教育思想及其生态教育理念是近十年来新兴的生态话题。生态式教育应该按照生态学原理,致力于教育过程中的“本体自然”、“体外自然”以及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良性循环,从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现代生态哲学广泛影响必将导致大学教育的思想变革。大学是由多个因素组成的具有综合效应的生态系统。坚持贯彻生态教育的思想,实现大学教育的生态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