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曾几何时,国人中悄然流行起这样一个寓言故事,说是有个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中国老太太说我工作了一辈子,终于存够了买房子的钱,而那个美国老太太说,我工作了一辈子,终于把银行的房贷还清了。  相似文献   

2.
格子 《河北企业》2006,(9):67-67
<正>曾几何时,国人中悄然流行起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个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聊天,中国老太太说我工作了一辈子,终于存够了买房子的钱,而那个美国老太太说,我工作了一辈子,终于把银行的房贷还清了。  相似文献   

3.
忧老怪 《新前程》2006,(4):96-96
老怪: 前天,作为见习律师,我参加了律师事务所的一个重要案子的辩论。在辩论中。我们所最德高望重的一位律师笑着对大家说:“海事法的追诉期限是6年,对吗?”我愣了一下,昨天我恰好看过这方面的资料.海事法并没有追诉期限。看到现场的人都笑意盈盈却并没有人纠正他。我就很直率地说:海事法没有追诉期限。  相似文献   

4.
《新前程》2007,(2):65-67
从索尼美国的实习生到索尼中国的副总裁,索尼在华公司中惟一一位部长级的中国人,实现了完美的职业路径。如今身为盛大网络的副总裁张燕梅,把她在索尼的成长关键用一句感性的话概括,“原来的老板是我最大的贵人,一辈子的贵人,他在职业上给了我很多受益一辈子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小幽默(二)     
它在仰泳一位绅士正在餐馆进餐,忽然发现汤里漂着一只苍蝇。他扬手招来侍者,冷声嘲讽道:“请问,这家伙在我的汤里干嘛?”侍者弯下腰来,仔细看了半天,毕恭毕敬地答道:“先生,它在仰泳。”甲乙推理两位善于推理的人见面。甲说:“哎呀,昨天有个大夫从您家出来,莫非您家里有人病了吗?”乙说:“今天一大早我看到有军人走出您家,我以为您家爆发战争了呢!”一眼就看中姑娘找到媒人说:“你骗人!他有只眼是假眼,你以前为什么不告诉我?”“怎么没告诉你?”媒人也不示弱,“你们第一回见面后,我就说,他一眼就看中你了。”模仿大…  相似文献   

6.
幽默与漫画     
幽默与漫画不管吃醋有一个姓张的盐务官,谈吐很风趣.一天,他坐轿回家,忽见一妇女拦着轿子,说要告他的丈夫拈花惹草,他笑着说:“你走错衙门了。我是朝廷卖盐官,不管人间吃醋事。”(何益群)帽子哪儿去了“对不起。”一位父亲说:“昨天是你把我儿子从湖中救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楼市》2006,(Z2)
那个曾经家喻户晓的故事是这样说的:一个美国老太年轻时贷款买了套房子,住了半辈子,直到临死前终于把房贷还清了;而一个中国老太为了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辛辛苦苦工作了半辈子,直到临死前才终于存到了足够买一套房子的钱。这是一个关于“超前消赞”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中的中国老太显然是生活在多年前的中国社会。众所周知,如今绝大多数的购房者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贷款来支付目前对于普通人说根本无法一次性付清的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的生命究竟有多少天?很多人都说没有准确的答案,而一位诗人却告诉我们:只有三天一昨天,今天和明天。那么,作为财会人员来说,如何珍惜生命,不留遗憾地过好这“三天”呢?  相似文献   

9.
笑口常开     
爸爸叫我让座孩子:妈妈,在公共汽车上爸爸让我给一位阿姨让座。妈妈:儿子,你应该这么做呀。孩子:可是,我当时坐在爸爸的怀里。整个肚子都肿了小芳说:“我哥哥昨天被蚊子叮了,现在整个手指都肿了。”小军接着说:“我叔叔上星期被马蜂蜇了,现在整条腿都肿了。”小强的姐姐怀孕了,可小强却闹不明白,于是说道:“我姐姐也不知道被什么叮了,现在整个肚子都肿了。”秀才写对联从前有个财主,他打算开个酒店,就出了三分银子征求新店对联。有个秀才去应征。财主说:“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旺,店里又没有老鼠。”那个…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一个村庄,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小儿子和他在一起,父子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想了又想,终于让儿子当上洛克菲勒的女婿这件事打动了。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美国首富石油大王洛…  相似文献   

11.
民间验房师     
《财会通讯》2006,(7):I0001-I0004
房价不断地上涨,老百姓的口袋也越来越空,很多人辛辛苦苦一辈子就剩下一套房子。所以说房子已经是人们的命根子了,但是作为一个外行人,你知道你的房子是好还是坏?估计很多人都不清楚,2005年以来,南京房市悄然出现“民间验房师”群体,他们与消费者共同维权,引导房市理性发展,在许多城市引起反响。  相似文献   

12.
人类自从有了亲手建造的房子,实现定居以后,才开始由野蛮蒙昧时代进入文明社会。对于人类来说,房子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是的,豪华轿车可以不去奢望,桑拿可以不洗,冰箱、空调也可以暂时不买,但房子绝对不能没有。因为房子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地方,有了房子才能谈得上生活、工作。买房是中国人最大的一项家庭投资。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买一套房子要花去大半生的积蓄,甚至还得向亲戚、朋友借钱,向银行贷款。前几年曾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美国老太太和一位中国老太太相遇,当两个谈到令各自最高兴的事时,美国老太太说:“今天我终于还清了住房贷款”;中国老太太则说:“今天我终于攒够了买房钱”。这个故事虽然主要表现的是中国人和美国人消费观念的不同,但同时也说明买一套房子是多么的不易。对于购房者来说,凑足了买房钱还远远没有万事大吉,还要考虑买哪里的房子,买谁开发的房子,买怎么样的房子。由于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不规范,买房会遇到种种陷阱,这使得购房者在选择和作出最后的决定时不得不慎而又慎,甚至还得开几次家庭“论证会”,以便集思广益,确保万无一失。从攒钱到看房到最后的买房,自打有了买房的计划,房子问题便被列为一个家庭的中心议题。房子问题不仅是一个家庭的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人一辈子只做三件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爷的事。 我认为,人一辈子只做两件事:饿了吃饭,困了睡觉。 因为,人一辈子能把饭吃得很香,把觉睡得很甜,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4.
《英才》2007,(6):55-57
一流的村支书形象 到过岜山村的人都会感觉到,一个村子,如果有孙启玉这种人,简直是一种幸事。不得不承认孙启玉是个人物,虽然他微笑着说:“好汉不提当年勇”;虽然他也神情暗淡地说:“领着乡亲们辛辛苦苦干了30年,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相似文献   

15.
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一位美国汉学家对我盛赞他刚会见的一位中国女作家,说是真了不起,中国文学大有希望,甚至中国大有希望。什么原因?———“我问她,中国最好的作家是谁,她点点自己的鼻子!”看到我很惊奇,他解释说:“须知,这是一位中国人,而且是中国女性。传统中国不可能允许中国女人有这样的自信。”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本《曼哈顿的中国女人》风靡全国,洛阳纸贵。那种粗劣的而且明显失实的拜金夸富,着实把我吓了一跳。在一次座谈中,我说了一下看法,在座的人一致反对:“别忘了,这是一位中国女性,只手在美国打出一片天下。这是一场伟大的…  相似文献   

16.
温州人生意做到联合国,他们远涉重洋,进军华盛顿,从美国人眼皮底下抢走生意,堪称世界一绝。  1983年春节,一位温州华侨从美国给家里打电话:“美国警察要换服装,34万人,需要68万个标章,每人两套就是130多万。你们可不可以做?”两个温州个体户心急火燎地直奔美国,向美国警察的头头阐述意向。美国人认为中国人不可能做出一流标章,两个温州人不急不慢地说:“中国有句古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请你们派人到中国去看一看,费用我们全包。”两位警察来到温州,在温州工厂中,温州人当场表演了从投料到成品只需35分钟的过程。几…  相似文献   

17.
慧聪 《企业文化》2005,(11):50-51
如今,到美国来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偌大一个洛杉矶,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遇到中国人,而且新面孔以从中国内地来的居多。百年来,中国人到美国多数是为了“淘金”,许多人辛辛苦苦挣了一些血汗钱在美国舍不得花,有的寄给中国亲人,有的回国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东方企业家》2007,(9):10-10
“中国抛美元威胁论”近日震惊美国政经两界,美国总统布什在接受福克斯电视网采访时,对中国的“两位高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以及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的言论表示:“如果这是中国政府的立场,他们是鲁莽的”。对中国此举对本国的伤害是否超过美国的提问,布什回答说:“我的确这么认为。”但布什称,他不能肯定这个报道的消息源“来自中国主席的办公室”。  相似文献   

19.
一字笑     
一字笑明朝时,一位叫陈全的人误入皇宫禁地,被宦官抓住,陈全哀求道:“求公公饶了我”!宦官早就听说过陈全,就说:“我听说你最会说笑话,现在你说出一个字能使我发笑,我就放了你。”陈全说:“屁。”宦官说:“这当什么讲?”陈全解释说:“放也由你,不放也由你。...  相似文献   

20.
太多了     
有一位俄国人,一位古巴人,一位美国商人和一位美国律师乘火车在欧洲旅行。俄国人拿出一大瓶伏特加酒,给同伴们每人倒了一杯,然后把剩余的半瓶酒扔出了窗外。“你怎么这么干?”美国商问。“伏特加酒在我们国家多的是,”俄国人说,“其实,在我们那儿多得永远喝不完。”过了一会儿古巴人拿出上好的雪茄烟分给每人一支。他自己那支只抽了两口就扔出了窗外。“我本以为古巴的经济是不景气的,”那个商人说。“可是你还把几乎一整支烟都扔了。”“雪茄嘛,”古巴人回答,“在古巴一角钱就可以买到一打。多得我们都不知该怎么办了。”这位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