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商直接投资通常被认为是先进技术的源头,知识溢出是传播技术、实现区域创新的重要渠道。本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运用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西藏及港澳台地区除外)2000—2010年11年的数据,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不利于我国区域创新水平提高,知识溢出促进了区域创新产出,但影响较为有限。在此基础上提出五点建议: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力度优化引资结构,提升知识溢出吸收能力,加强区域开放协同创新,提高区域创新主体能力。  相似文献   

2.
外商直接投资是一种集技术、资金、管理与知识等为一体的复合资源,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呈现非均衡分布状况,东中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引入规模大,而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引入规模相对较小,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吸收能力的结构水平低是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引进不足的主要原因。文章采用AHP分析方法,构建了西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吸收能力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对西部地区的十一个省级行政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吸收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从投资国视角看ODI逆向技术外溢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本文选取1985-2008年我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ODI)的相关数据,从投资国的视角考察了我国的技术吸收能力、实际有效汇率、金融发展水平等因素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的实际有效汇率、金融发展水平和技术吸收能力,对我国ODI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我国的技术吸收能力对基于ODI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牛真真 《经济师》2006,(10):107-108
文章首先对比分析了FDI在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分布差异;接着从资本趋利性的角度重点对FDI投资于东部和中西部的成本和收益进行了分析,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部和中西部分布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在于FDI投资于中西部的成本高,而收益低;最后一部分给出了改善FDI分布现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增长与外国直接投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区域经济二元化,是指西部地区经济大大落后于东部经济,从而形成地区之间巨大的经济发展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东部地区的改革措施及优惠政策,特别是取消和放松对外资进入的管制,出台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相关条例等,形成了我国区域经济开放程度的二元化态势,即东部沿海地区开放程度高,中西部内陆地区开放程度低。东、西部地区开放程度的二元化,直接影响到外国直接投资(FDI)在东、西部投入的数量的差异,进而影响到东、西部资本形成能力、资本运营方式、资本使用效率的差异,而这正是决定改革开放20年来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区域经济呈现二元化格局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分布现状和影响在华外资区域分布不平衡的因素分析为基础,结合中西部地区的区位条件,进而提出有效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流向中西部地区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吸收能力的评价及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知识吸收能力作为区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大作用。在界定有关知识吸收能力的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吸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以我国31个省级地区的数据为样本,对比了东、中、西部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吸收能力,并对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吸收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相关分析,依据评价和比较的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崔健 《经济纵横》2005,(6):63-65
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会对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结构安全产生深远影响。从宏观和中观角度看,国民经济结构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国际贸易收支结构和市场结构,本文重点分析外国直接投资尤其是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影响,可看到外国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结构安全既有正面影响,也存在负面效应。这就需要发展中国家政府提高制度供给能力,在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中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显著的特点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同区域因其不同的区位特点,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各有利弊.一个区域的外国直接投资究竟受哪些因素影响,相关因素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中究竟发挥了何种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影响吸引外来直接投资的因素进行分析,予以比较,并得出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外国直接投资相对较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产生重要影响.但与此同时,我国居民收入的差距逐渐拉大,可能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不良影响.就外国直接投资在我国的涌入而言,对我国社会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影响是利弊共存的.由此可见,有关人员有必要对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居民收入作用机制问题进行分析.本文主要通过问题分析而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跨国直接投资中所涉及的我国政府、外国政府、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我国跨国投资企业等主体之间的博弈研究较为广泛和分散,有必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梳理。依据对外国企业、本国企业、我国政府、外国政府等多个博弈主体的不同划分将博弈类型划分为四大类和八小类,同时增加了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博弈和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博弈两种博弈类型,共同组成了十种博弈分类。通过对以上十种博弈类型的详尽分析,不仅对于我国政府制定"引进来"政策和"走出去"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我国企业制定最优博弈路径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及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和特点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如国际资本流动的总量结构、产品结构、主体结构、区域布局等,本文分别对发展中国家和以三大经济区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近年来资本流动趋势进行总结,着重分析对我国利用外资有较大影响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变化趋势,试图在纷繁复杂的国际资本流动现象背后抽象出一般性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机制的基础上,采用2003—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在全国范围尚未显现,但研发投入强度、人力资本水平、与东道国技术差距、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以及政府支持研发力度等表征母国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能够显著促进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在全国范围内扩散。分地区检验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显著,并且除金融发展水平外,其他吸收能力因素均显著促进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其中人力资本水平的贡献程度最大。东部地区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及其先进技术吸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在全国范围内的显现。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未对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影响,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尚未显现,除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外,其他地区吸收能力因素均未对本地区逆向技术溢出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环境质量在不断下降.造成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的原因很多,但不容忽视的是,伴随着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大量涌入,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资源和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为揭示不同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对环境影响的差异情况,本文将我国31个省(区、市)划分为东、中和西部<'①>三大经济区域,利用1991~2006年实际使用的FDI数额和同期的工业废气排放量数据,分别考察三大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外国直接投资作为一种功能资本,它的首要作用就是在国际间转移技术,这是外国直接投资与国际商业信贷的根本区别之一。从东道国角度来看,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既能弥补本国资本不足,又带来了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因此该种资本流动特别受发展中国家的青睐,本文旨在分析外国直接投资技术转移规律的基础上,探讨我国今后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应注意的问题及策略选择。l外国直接投资技术转让的基本规律l。回外国直接投资技术转让水平与投资部门的关系按照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的首要条件取决于它和东道国当地企业和其它…  相似文献   

16.
企业所得税并轨对我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钟炜 《当代财经》2005,(6):100-103
我国将要进行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会使外资企业所得税负有所提高,来自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直接以及来自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和新加坡等国际避税地的外国直接投资,很可能会因此转移到其他国家;而来自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受到的影响则较小。但由于目前我国来自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一些国际避税地的直接投资占有绝对的优势,已将近总额的60%,因此提高外资企业所得税率很可能会导致大量外资流向周边低税国家,从而对我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总量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已经成为最具魅力的外资投资地之一,不仅能吸引来自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发展中国家亦如此。本研究中,笔者以辽宁省和浙江省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外国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经研究表明外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经济增长和经济规模也不同程度影响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  相似文献   

18.
狄振鹏 《技术经济》2020,39(4):11-16
通过梳理以往文献并采集我国2008—2017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创新模式的异质性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从全国整体还是从分地区来看,OFDI均存在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国内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大于OFDI,且其仅对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有显著影响,对中西部地区影响不大;OFDI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模仿创新,说明OFDI的自主创新外溢效果更强;另外,研究还发现目前我国的研发人员力量相对薄弱,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高端科研人员数量不足,严重制约了直接对外投资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9.
余官胜 《当代财经》2013,(9):100-108
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其能否促进国内技术创新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从吸收能力视角出发通过机理分析和模型构建阐述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国内技术创新的正反传导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当吸收能力较弱时,对外直接投资不利于国内技术创新;只有当吸收能力较强时,对外直接投资才能促进国内技术创新。此外,本文利用各地区人均GDP衡量综合吸收能力,通过面板数据回归验证了理论推断,并构建计数模型对实证研究的稳健性进行了检验。进一步地,考虑到技术创新过程存在规模经济的特征,本文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发现技术创新和吸收能力存在互补关系,表明技术创新本身也是吸收能力的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本文构建了包括国内知识资本、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和地区技术进步的分析框架,通过中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92—2006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中国区域R&D投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对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区自身科技投入是推动地区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因素;受中国目前引资结构和质量的影响,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效应特别是通过FDI企业在当地从事生产活动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并不明显;FDI渠道传递的外国R&D资本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与当地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论文对中国FDI引资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