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易成本在国际贸易中广泛存在,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经济浪潮当中,考量一个国家的贸易成本的大小,不仅可以揭示其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更对一个国家的贸易政策有现实的意义。在对成本理论对贸易的影响分析,以及国内外学者对贸易成本测度的研究方面,找到一个基于融入双边冰山型贸易成本的多边一般均衡贸易模型,以此为基础的改进的引力模型,对中美双边的贸易成本进行了计量。其结果与中国入世后贸易壁垒不断下降,贸易成本不断减少的现实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用单位货物周转费用代表单位物流成本,考察物流对贸易的影响,引入贸易引力模型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改进。并提出模型的理论假设。通过回归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单位货物周转费降低对国际贸易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证明了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双边货物贸易额与双方的人均收入成正比,与单位货物周转费用成反比。既验证了传统贸易引力模型的正确性。也肯定了对贸易引力模型说进行的改进。  相似文献   

3.
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日趋加深,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作为机电产品的出口大国,中国成为了世界各国贸易保护的主要针对对象。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对中国的机电贸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以传统贸易引力模型为基础,结合机电贸易的实际情况构建了机电贸易引力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技术贸易壁垒、反倾销明显阻碍了我国机电贸易的发展,但社会责任壁垒对机电产品的出口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俄双方政治互信升级,两国建立了更为密切、全面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文章基于较长时间跨度(1989~2010年)中俄双边贸易相关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扩展模型,研究两国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发展潜力问题,并提出促进双边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机制,完善贸易制度安排;强调各领域的务实合作;积极构建中俄自由贸易区;加强双边经贸结构调整,培育新兴贸易形态。  相似文献   

5.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中俄双边贸易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引入变量,建立适合中俄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对于中俄双边贸易定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林纳曼的贸易引力模型为基础,建立适合中俄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并对模型结果进行分析,我国应提高出口商品的贸易层次;加强区域合作;拓展经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中俄双边贸易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多边贸易谈判日益陷入停滞状态,各国转而将主要精力投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在国际领域对市场、能源、技术、资金等资源的争夺。本文旨在通过对主要贸易伙伴与中国贸易潜力值大小的测度,具体解决应该和什么样的伙伴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以及面对不同的合作伙伴关注点有何不同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加入多边贸易成本的改进的引力模型,测算了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双边贸易成本并分析了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贸易成本呈现下降趋势;贸易成本的下降具有时间非线性特点;地理距离、历史联系和收入水平是影响双边贸易成本的重要因素;地理距离越近,运输成本越低,历史联系越紧密,信息成本越低,收入水平越高,政策成本越低,反之,则越高。贸易成本对地理距离的弹性逐渐减少,说明了全球化的影响。我国贸易成本的下降,反映了贸易自由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大量研读主流国际贸易理论及相关学者对物流与国际贸易研究的基础上,借助贸易引力模型,对新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状况进行了探析。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外需"和"内需"结构的调整转换期,着重于扩大国内有效消费需求并已取得一定成效。研究显示,物流成本因素是我国贸易发展的一个阻抗因素,发展贸易必须降低物流成本。社会物流总成本每降低1单位将能带来对外贸易额增加0.4单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2000~2013年25国的面板数据,采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与西班牙两国双边贸易潜力进行估测,并且引入多个金融变量与虚拟变量对基础模型进行扩展。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首先,中西两国双边贸易潜力指数随着时间只有轻微波动无显著的变化,这说明两国并未着重于提高双边贸易合作;其次,潜力值始终在数值1上下浮动,表明潜力仍未全部实现,尚有较多贸易上升空间;最后,本文总结了面板数据回归过程,对研究的局限性进行了说明,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2001~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测算了新疆与欧亚经济共同体双边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研究结果表明,贸易伙伴国的GDP、有共同边界、加入上合组织和世贸组织等因素对新疆与欧亚经济共同体双边贸易流量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贸易距离和人口规模等因素对双边贸易流量具有负面效应;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双边贸易属于潜力再造型,与欧亚经济共同体和塔吉克斯坦的双边贸易属于潜力开拓型,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双边贸易属于潜力巨大型.  相似文献   

11.
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分析FDI和各省市区国际贸易的关系,对2007年我国30个省市区和26个国家或地区的双边贸易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区FDI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从三大经济区域来看,东部FDI对国际贸易的弹性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小。基于资源禀赋差异的垂直贸易体制加剧了FDI投资于我国的趋势。各省市区的贸易模式取决于贸易双方的经济规模和地理距离。双边贸易流量的规模与各自的经济总量呈正比,双方的地理距离(运输成本)构成了两地之间贸易的阻力因素,地理位置成为阻碍中部和西部地区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大陆与台湾地区水产品贸易成本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改进了的引力模型,测度了1979-2010年间大陆与台湾地区水产品的贸易成本,采用普莱斯-温斯登FGLS估计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海峡两岸水产品贸易成本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而且下降的幅度趋缓,汇率的波动带来了水产品贸易成本的上升;海峡两岸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降低了水产品贸易成本,台湾当局所制定的"戒急用忍"和"积极开发,有效管理"等针对大陆的限制性经贸政策提升了两岸水产品贸易成本,两岸"三通"的实现有效降低了水产品贸易成本。  相似文献   

13.
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全球实体产业发展困局,越来越多的生产商开始通过在产品中增加服务元素即制造业服务化来提升产品价值。而随着各国实体产业中服务元素比重的日益增加,出口产品结构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服务化特征,产业服务化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基于G20国家数据,引入国家经济规模等变量参数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分析各国制造业服务化对实体产业国际贸易的影响发现,制造业服务化对国家外贸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成为一国融入世界市场的驱动力。具体而言,制造业服务化对一国出口具有正向影响,对一国进口具有抑制作用,不过其实际影响存在一定偏差。从双边贸易总额估计结果看,制造业总体及三个分行业内,随着贸易国家服务化程度的提升,贸易进出口总额均会受到推动,但重工业国际贸易所受的影响明显比轻工业大。此外,交通运输成本、国家经济规模总量、地理距离、语言文化共通性等对国际贸易流量也具有不同程度和方向的影响。其中,双边贸易运输成本、地理距离与外贸额度负向关联,双边国家经济规模总量及语言文化共通性有利于拉动国际贸易发展。可见,为更好地提高国际竞争力,制造业的服务化务必要重视推动产业升级换代,淘汰落后产业,避免在中低端制造业盲目进行服务化;务必要向研发设计等价值链上游扩展,加强对新知识的挖掘和创新研发,提高高端制造业产品附加值,实现制造产业配套服务的跟进,致力于为中低收入国家高端制造业提供高质素服务。  相似文献   

14.
文章借鉴Schumacher提出的引力模型,利用1992~2010年的中韩贸易数据估计了两国贸易中可能存在的本地市场效应。结果表明,在SITC一位数10大类产品中有6类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在SITC二位数35类制造业产品中有15类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本地市场效应已经成为中国对韩出口中最重要的比较优势源泉之一。中国政府应该调整贸易政策,对外要继续加强市场竞争力,对内要深度挖掘国内市场,充分发挥本地市场效应的作用,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中国和中东欧经贸合作的逐渐增多,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投资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双边关系深入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在传统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影响中国对中东欧国家投资的投资环境(GCI)变量,并以2006-2014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研究中东欧16国的投资环境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投资环境对进出口均有正向影响,但影响力度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6.
引力模型被广泛的用于分析国际贸易问题,但该模型本身存在的问题却被忽视。本文在零贸易量的背景下着重分析国外学者对该模型的改进。通过比较发现零胀模型是解决零贸易问题,使分析更具说服力的最佳模型。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基于全球化竞争背景之下提出的新构想,而东盟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愈加频繁,现在东盟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本文选取2004年-2016年中国与东盟进出口的相关数据,采用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出口潜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两国空间距离过远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双边的差距扩大以及人均GDP差距扩大会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东盟各国的贸易依存度也与双方的贸易具有较大的正向作用,贸易国的GDP越高则双方的进出口贸易量越大。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合作又一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虽然目前中国与非洲的贸易量占中国贸易总量的百分比不大,但是非洲拥有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中国拥有成熟技术和丰富产品,双方经济互补性很强,中非贸易的发展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将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将贸易引力模型运用到中国与非洲国家贸易的定量分析中,利用面板数据建立了包括GDP、人口、地理距离和制度安排等多个变量的引力模型。然后运用得到的模型来评价中国与非洲部分国家的贸易潜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引力模型的国际双边贸易流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引力模型是基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用于研究两国或地区之间的双边贸易的经济模型。通过选取世界上13个主要国家2007年的截面数据,建立了国际双边贸易流量引力模型。结果表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规模(GDP)、地理距离和制度安排是影响国际双边贸易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应加强物流建设与合作,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以促进国际双边贸易向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贸易引力模型,运用实证方法揭示了影响河南大蒜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测量出河南省对大蒜贸易伙伴国、地区的大蒜出口贸易潜力值,根据河南省出口贸易现状,对河南省与大蒜进口贸易伙伴的大蒜出口贸易提出积极建议,优化河南大蒜出口国际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