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醋的妙用     
在温热的洗澡水中,加少许醋,洗浴后会感觉格外凉爽、舒适。将醋与甘油以五比一的比例混合,经常擦用,能使粗糙的皮肤变得细嫩。洗涤绸缎等丝织品,在水里加些醋,有利于保持原有的光泽。毛料裤子的经常摩擦部分,会变白发亮,如在晾干后蘸上醋水(一半醋一半水)轻搓,然后覆一块干布,用熨斗熨烫,就能去掉亮迹。衣服上沾染了颜色或水果汁污迹,用几滴醋轻搓,就能去掉。写毛笔字时,用醋磨墨,写出来的字又黑又亮,不易褪色。在清水中加一汤匙醋,可把玻璃和家具擦洗得更为洁净。新买的漆器用品有一股强烈的漆味,用少许醋滴入淘米水中洗涤,可除去漆味。用…  相似文献   

2.
雏鸡喂醋好     
雏鸡喂醋好用食用醋水或醋米喂雏鸡能预防雏鸡白痢病和鸡霍乱病的发生.从而提高雏鸡成活率。用法:小鸡出壳半月内,每天坚持用1份醋加10份水浸泡的米粒喂雏鸡.或一份醋加20份水给雏鸡饮用。若出壳后3天在醋里适量加点糖,其防病效果更好。(徐德珍)雏鸡喂醋好@...  相似文献   

3.
烹调巧用醋     
醇是烹调的一种重要调料,若使用得法,能使烹任技术锦上添花。去腥,在烹调鱼类时加入少量醋,可去除鱼腥气味。去膻,在烧煮羊肉时加点醋,可解除膻腥味。减辣,在烹调菜肴时如感太辣,加点醋可使辣味减轻。增香,在烹调荣肴中加入少量醋,能使菜肴减少油腻,增添香味。催熟,在炖肉、烧煮牛肉、海带、大豆中,加入少量醋,可使之易熟易烂。防黑,在炒茄子和藕片时加入少量醋,能使炒出的茄子、藕片颜色不变黑。返绿,把放蔫了的青菜放到加有一场匙醋的冷水里泡一小时,可返青变绿。蓬松,和面做馒头时,加少量醋,蒸出的馒头松软,保鲜期…  相似文献   

4.
醋饮料制作     
《城市技术监督》2001,(8):62-62
“醋养生保健法”倡导的是一种快乐的养生方法,它不仅使人健康而且要给人美味的享受,如果感觉吃醋像吃药一样,谁也不会喜欢,更难以长期坚持。下面介绍几种轻松吃醋方法以及醋食品的制作方法。 一、酸性果汁饮料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水果都能制作成醋饮料,随着季节变化用时鲜的水果来制作美味可口的健康饮料,不失享受生活的乐趣。下面具体介绍一种果汁饮料的制法,其余可类推。 草莓醋饮做法:将1公斤草莓去蒂用水洗净后晾干水分备用,然后将1公斤冰糖或白 糖与草莓依次放入广口瓶中,最后倒入 1公斤谷物酿造的醋并加盖密封。宜存 放阴…  相似文献   

5.
正在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中,醋一直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一般人只注意醋在饮食中的调味作用,那就太小看醋的功效了。醋在中国文化中也代表着一种生活的调节剂,它能给日子制造出含有些许刺激的"酸"。人在甜味中泡久了,会觉得腻味,少了幸福感,有了酸味的刺激,才能使甜的感觉更加明显。因此,中国人深谙醋的功效。醋,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古老的调味品,在中国人家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醋这一小小的调味品竟位列其中,可见其对国人生活的重要性。在上海,  相似文献   

6.
以糯米和饮用白酒为原料,将糯米酿制成黄酒液,与白酒混合稀释,加入醋母,采用表面静置发酵法,不经脱色,酿成透明清亮酯香醇厚,纯净的白米醋。 1 工艺流程 糯米→浸泡→蒸煮→降温→加发酵剂→糖化及酒精→发酵→榨酒→过滤→黄酒液→酒液配兑(白酒、自来水)→基础醋母→醋酸发酵→加入食盐→沉淀→加温→过滤→配兑→贮存→成品。  相似文献   

7.
《大众标准化》2007,(11):30
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在小饭店、小地摊上经常可以见到,用个写有酱油和醋的瓷罐或是饮料瓶灌点醋摆在桌子上,以便顾客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但是,放上点这醋,吃起来不仅不香,吃起来还有一股怪味儿,反而坏了饭菜的味道。  相似文献   

8.
在辣椒、茄子、黄瓜开花前,用0.5公斤醋,兑50公斤水,均匀喷洒在作物叶面上,可使作物增产13%左右;当大白菜开小盘期间用0.5公斤的醋兑水100公厅进行喷洒,就可以使大白菜增产10%以上。这种稀释喷醋法对果树腐烂病也有一定防治效果。1-6个月的羔羊容易患口疮,可将食醋和盐拌匀后加少量的水擦在羔羊息部。对已形成硬痴的病羊,用蘸醋、盐溶液的药布擦去硬痴直至出血,隔日回次,一般只需1-3次,治愈率为100%,且无一羔羊死亡。当母鸡突然发生抢窝时,可在清晨趁鸡空肚时给妈喂1匙醋,到晚上进窝时再喂1次,这样连续4天,抢窝鸡就…  相似文献   

9.
盐的妙用     
易青 《财会月刊》2008,(3):I0013-I0013
1.煮有裂缝的鸡蛋时,蛋白会顺缝流入水中,如把破蛋放在盐水中煮,蛋白就不会外流。 2.煮鸡蛋时放点盐和醋,蛋壳不易破碎;蒸隔日的剩饭,水中加少量盐,可除掉异味。  相似文献   

10.
人人都知道山西老陈醋,更晓得山西人有个雅称叫做"老醯"儿。醯者,醋也。据历史记载,山西酿造醋的历史可上溯至周朝,周王室专设了管醋的职官"醯人"。可见,醋香不仅深深地浸入了三晋大地,也在历史的发酵中,注入了山西人的血脉中,成为独具山西特色的文化符号。按照中国微生物学科奠基人方心芳先生对美和居山西老陈醋的考察,他认为镇江醋比山西老陈醋"犹  相似文献   

11.
《经营者》2000,(8)
<正> 不知道山西的酿醋企业注意到没有,然而吃腻了山西陈醋、老陈醋的太原消费者确确实实感受到了醋品种的丰富。你瞧那货架上摆满了北京、上海、广东、镇江等地生产的蒜味醋、辣味醋、香醋、白醋、饺子醋等等,消费者想要的都有了,想不到的品种也上市了。面对着琳琅满目的醋品种,消费者能不动心吗?消费者消费目标的转移,无疑对山西酿醋生产企业构成了一种威胁。山西醋在全国消费者中口碑甚佳,可以说产品送到哪儿美誊传到哪儿。遗憾的是这么好的产品历经3000余年没有做强做大,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归纳起来就是品种单调,规模不大。山西醋太酸。太酸说明适口性差,也说明品种太单调(至今可  相似文献   

12.
1. 如果你在旅游中饮一杯掺有10毫升醋的凉开水,不仅顿觉精神抖擞,还 可防止晕车、晕船、晕机。 2. 如果你在途中就餐,用醋擦拭一 下餐具,可消毒杀菌,保证旅途无恙。 3. 如果你被蚊虫叮咬,在患处涂点 醋;可消毒.止痒。 4. 如果你不慎被开水烫伤,立即用醋清洗创面,可散热.防止感染。 5. 如果你在住室里洒点醋,可预防夏季热伤风感冒的发生。 6. 如果你洗浴时往浴盆中滴点醋,浴后皮肤光滑,还有消除疲劳的作用。 7. 洗脚时,在水中加点醋,洗后脚趾甲变软易剪,还有解乏、祛汗臭、防脚气作用。 8. 如果你在洗衣…  相似文献   

13.
山西是醋的发源地。今年3月,山西醋行业骤然增添了一个新词汇——"醋超市"。"经营山西醋为先。"山西启动在全国建3000个"醋超市"连锁店的计划,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1)看外观。酿制醋是用大米或糯米为原料,经发酵酿制成醋后,再经压滤、消毒而成。外观液体浓稠,色泽清澈,无沉淀。配制醋是用食用的冰酸醋加水配成的,液体稀薄,有透明感,色泽暗红或无色,易浑浊。(2)闻气味。酿制醋含有乙酸乙脂、乳酸乙脂等14种发酵香味成分,营养丰富,醋香浓郁,气味柔和。配制醋掺有香精,故香精味较浓,酸气严重,刺激性较强。(3)尝酸味。酿制醋酸中有鲜有甜,口味醇和,酸味在舌尖能滞留较长时间。配制醋酸度较高,酸味浓烈呛人,回味有点苦涩。酿制醋和配制醋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
人类在很早就开始酿造醋。据相关资料显示,东方国家以谷物酿造醋,西方国家以水果和葡萄酒酿醋。在中国,通常认为西周时就开始酿造醋,但也有人认为醋起源于商朝或更早。在西方,古埃及时期就已出现了醋。  相似文献   

16.
醋是人们喜爱的调味品,能够保护蔬菜的营养成分,只要用量适当,做法精巧,就能烹饪或凉拌出色、香、味俱佳的美味佳肴。醋为酸性物质,能减缓肉类等偏碱性食品的腐败,起到杀菌解毒的作用;在医学中,醋也是一味良药,对各种病菌有较强的杀伤力。实验证实,醋有良好的降血压效果。适当食醋能够健胃补脾、  相似文献   

17.
生活小常识     
酒的妙用白酒:①在酱油和醋瓶内各加一点白酒,可使酱油和醋保鲜变香不发生霉变。②炒各种肉菜,在温度最高时淋入一点白酒,可起解腥增香的作用。③在制作高脂肪的鱼、肉时,先将其放入加  相似文献   

18.
《大众标准化》2014,(6):36-37
正抽查范围:全国30个省份568家企业生产的802批次食醋样品。抽查结果:23批次不合格。主要问题:总酸、苯甲酸、菌落总数等项目不合格。古代人类很早就开始食用醋。一般而言,东方国家以谷物酿造醋,西方国家以水果和葡萄酒酿醋。在中国,通常认为醋在西周时开始被酿造,但也有人认为醋起于商朝或更早。汉朝时醯被称为醋。在西方,古埃及时期就已出现了醋。由于都是通过发酵酿造获得,在一定醋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水壶的外侧比较容易清洗,但是内侧清洗起来却十分困难。在水壶中加入一小杯醋,再加入一些水,放到水上加热。待沸腾后用中火烧一会儿即可将污垢清除。另外,烧焦难刷的不粘锅放入一点醋,隔一晚再刷,很轻松就能刷干净。如果硬刷很容易损伤锅的不粘层。用醋清洗水壶  相似文献   

20.
榆次市南六堡曲醋厂厂长、工程师郝万宝经过多年研究新近推出30个新醋种。就用途来分,有保健、药用、风味三大类。其中,保健类有营养醋、益寿醋、饮料醋等;药用类有降压醋、特效生发醋、洗发美容醋担环治独嘤欣贝住蒜醋、姜醋、香醋等。这些新醋种倍受消费者青睐,尤其是饮料醋、降压醋、健身醋分别获得1988年中国优质保健食品金鹤杯奖和银鹤杯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