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炳鉴 《财经研究》2000,26(9):39-43
国家金库是国家预算的一个重要执行机构。中国现行国库体制是委托金库制。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金融体制改革后,银行系统继续经理国库业务已不适宜。本文认为,在确定我国国库管理体制的改革模式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国家金库是国家财政的财政库;二、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央银行,它是社会资金管理的总枢纽。因此,中国国库管理体制应是独立金库制下的银行存款制。  相似文献   

2.
在纽约市中心自由街,矗立着一幢高达14层的大楼.这座大楼建于1914年,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风格,却因年代久远显得陈旧,然而,它那用整块巨石砌成的厚实的墙面,巍然稳固的大铜门,给人以肃然和神秘的感觉,与周围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也形成明显的反差.这就是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它的地下室是世界上最大的储存黄金的仓库.  相似文献   

3.
金融垄断导致地下金融 我国金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有多种外在表现,比如说正在讨论的国有银行改革问题、民营银行进入问题、地下金融的问题……其实这都与我国现在的体制有关——我们的金融尤其是银行处于一种高度垄断的状态:某些垄断集团把持着金融领域,现有的法律排除了其他人介入到银行业务的可能性。同时,这样一种体系在我国这样一种存在着宪政缺陷的状态下,被行政部门加强,由此又出现另外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第一点,首先要明确概念,什么是地下金融?我觉得地下金融实际上有三个含义:一,地下金融就是非金融,就是洗钱。二,地下金融是有合法形式但是没有正当的目的,具有一些不可告人的实质,而且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但是它有合法形式,这叫不叫所谓的地下金融,我不知道。比如上市公司之间形成担保圈,你向银行借款不用还,我来买单,然后你向金融机构去贷款,也不用还,上市公司来买单,实际上是一种掏空上市公司的合法形式,长此以往,最终掏空银行,还会掏空上市公司。三,有正当经营的需求,但是不具有合法形式,就是所谓的民间借贷。  相似文献   

5.
一、网上银行的发展历史 银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实体银行阶段,银行有经营业务的营业场所和人员,办理业务是面对面的,业务处理主要以手工为主,兼以部分电子化:在电子银行阶段,经营实体仍然存在,但电子化应用程度大大提高,银行业务辅以电话银行、无人自助银行等形式,自动柜员机、自动存款机、外币兑换机、夜间金库等电子金融产品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银行客户:虚拟银行阶段是银行发展的较高层次,在这个阶段中,银行经营实体将不复存在,业务交易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运行来实现。网上银行是该阶段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代表。目前我国金融业主要停留在电子银行的发展过程中,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向虚拟银行方向拓展。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在于资金和信贷能力.未来商业银行的实力则体现在金融创新和投资决策上。  相似文献   

6.
保商银行始末席长庚位于北京西交民巷东口的保商银行旧址,现在是中国银行的一部分。这座建筑物,地上三层,立面用花岗石作希腊柱廊,檐口突出,坚固感强,是近代银行建筑装饰典型。这座大楼历经沧桑,1937年七七事变后,曾被日伪占用,在这里办起了伪中国联合准备银...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下信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导刊》2005,(4):28-28
近期,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发布了对全国20个省份的地下金融实地抽样调查结果。测算出2003年全国地下金融(地下信贷)的绝对规模在7405亿—8164亿元之间。规模巨大的中国地下金融地下金融机构大部分是银行性质的中介机构,业务主要是存款和贷款,其中贷款规模更能反映其业务规模。从  相似文献   

8.
张万琴  李芹 《经济师》2000,(1):66-6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以及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中国人民银行不按行政区设置后,我国现行的国库管理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因此抓住金融改革的契机,对国库体制进行改革,既是加强预算管理的需要,也是发挥国库职能的需要。一、我国现行的国库管理体制的主要优势及存在问题1、收缴税款相对方便。由于银行机构遍及城乡,到处都是经收点,企业一般都在银行开户,办理缴纳税款的手续,实际上是在银行转一笔帐,相对方便,较为安全。2、库款调拨比较灵活。由于银行代理国家金库业务,财政资金…  相似文献   

9.
多家银行加紧实施第二总部落户上海的计划,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增添了新的砝码。在国内外部分增量金融资源正在或可能流向上海的有利形势下,上海应该对标伦敦、纽约,借鉴香港经验,淡化行政干预,着力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力争在与北京、天津、深圳等内地金融中心形成有效分工的基础上,尽快实现与香港之间的功能互补。  相似文献   

10.
李文成 《经济师》1998,(9):80-80
一、集中设立金库和集中运钞管理的必要性现行各家银行都自设金库,各自负责所属储蓄网点款项的接送和交调。各银行储蓄网点之间虽然相距很近,有的甚至是隔壁,但也是你送你的,我接我的。各家银行的车辆,你来我往,重复运行,不仅造成了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也造成...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阶段的银行与保险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金融混业经营是必然趋势,银行保险、保险银行或金融控股公司是银保共生发展的优化方向。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制约了银保关系的深化发展。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健全完善法律法规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跨境流通中,云南地下金融的主要形式有流动私人兑换点、地摊银行、板凳银行以及地下钱庄,它们的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云南边境地区的金融安全,为提升金融安全系数,需要着力制定一系列制度措施,以更好地促进云南沿边金融改革实验区的转型升级添注制度保障和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3.
《科技与国力》2001,(9):8-8
世界贸易中心大楼位于纽约曼哈顿闹市区南端,雄踞纽约海罐旁,是美国纽约市最高、楼层最多的摩天大楼,世界第四高楼。它由纽约和新泽西州港务局集资兴建,原籍日本的总建筑师山崎实负责设计。  相似文献   

14.
陈晓光 《商周刊》2012,(25):60-61
何为“影子银行”?从可考证的文献看,最早使用“影子银行”概念的是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保罗·麦考利。影子银行,顾名思义,是指“有银行之实但无银行之名的种类繁杂的各类银行之外的机构。”在中国,则具体表现为银信合作理财、地下钱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民间金融、私募投资、对冲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  相似文献   

15.
住房抵押贷款谎券化被誉为二十世纪的一顼重要的金融创新,它发端于美国,并推动了美国等发达国家住房需求的稳步发展,使房地产业成为巨大的金库。我国房地产业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房地产金融在支持房地产商品市场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之一是住房抵押贷款的流动性问题,银行面临较高的流动性风险,住房需求者的贷款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抵押贷款在支持住房市场方面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为了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繁荣,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引入成熟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吸引广大公众投资者支持房地产商品市场,将是很好的选择。本文拟就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起源与发展,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面临的挑战,以及住房抵押贷款赞券化在我国的应用等作一介绍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金融巨富陈弼臣、陈有汉父子创业记王增斌在泰国曼谷繁华的诗隆路,有一座高耸入云的33层摩天大楼,这就是当今东南亚最大的银行——泰国盘谷银行。盘谷银行规模庞大,它设有350多家分行,其金融触角遍布泰国各地,延伸到香港、东京、大饭、新加坡、吉隆坡、雅加达、...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纽约4月13日爆出了两大新闻:一是美国国民银行将与美洲银行合并,组成美国第一大银行;二是美国第一银行与第一芝加哥银行联姻,成为美国第五大银行和第二大信用卡发行公司。前一个合并涉及金额高达593亿美元,后者也达到298亿美元。这两项合并在美国金融界引起了轰动,而且必将促使全球银行业进行深思和作出相应的调整。这两起合并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主要是因为它们与美国花旗公司和旅行者公司刚采取的"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合并行动"相距不过一周时间。它表明.在花旗公司和旅行者公司合并行动的带动和压力下,美国银行…  相似文献   

18.
“投资银行”,在美国又称为“华尔街金融公司”,因为它们大多聚集在纽约的华尔街金融区,在英国及欧洲的大多数国际称为商人银行,在亚洲的日本则叫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是一批从事投资的公司演变而来,在欧洲其前身是经营海外贸易的公司,日本则是战后占领军套用美国  相似文献   

19.
李志刚  刘春学 《经济师》1997,(12):36-36,14
关于建立乡金库的几点建议●李志刚刘春学“分税制”后,明确划分了中央国库与地方金库收支范围,但地方金库中县乡金库收支范围没有明确规定,而此正是建立乡金库的关键所在。本文就此对建立乡金库谈几点建议。一、合理确定县乡财政管理体制1、按分税制体制要求彻底划分...  相似文献   

20.
徐文薇 《经济师》2008,(6):32-32
邯郸金库被盗隶犹如一声惊雷炸响,令银行业十分震惊,审视银行内控各环节,出台了一系列加强金库管理,强化内部风险防范的各项措施,农行尤为重视,突击捡查在加强。然而,从最近几次省分行的突击检查通报情况来看,仍发现和处理了不少问题。,在上级行高度重视、政策三令五申下,为什么违规违纪现象屡禁不止呢?是制度不够健全,处罚不够严厉吗?非也应该说目前农行已建立了一整套内控管理制度,内控建设逐渐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