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已有研究表明,退耕区农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但农民对补偿水平、收入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满意度普遍偏低。这严重挫伤了农民对退耕还林政策的热情,导致复耕、后续产业参与度不高和工程进展缓慢等问题,不利于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为此,在比较视角下构建退耕农村地区的经济福利函数,用影响农户经济福利的比较因素造成的效用变化率度量福利损失,分析这种收入与满意度背离的内在机制,并以陕西省为例,采用二步聚类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等方法,实证测算退耕农村地区的福利损失。文中考虑的比较因素包括退耕区农村当前收入水平与过去的比较(习惯性比较)、退耕区农村与城市收入水平的比较(城乡比较)和退耕区农村与非退耕区农村收入水平的比较(乡乡比较)。结果表明,和非退耕区相比,退耕区农村收入水平普遍更低,城乡收入差距更大;习惯性比较促进福利改进,城乡比较和乡乡比较阻碍福利改进,并据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是在1998年大洪水和连续的、愈演愈烈的沙尘暴的背景下.以连续多年粮食丰收为依托而碍“实施的,不知不觉间.退耕还林政策已实施近5个年头了。和2000年这一政生刚推出时有所不同:媒体热捧、地方政府争抢工程量、农民急盼退耕的景象已然不见。退耕了却没有拿到补贴的农民开始哭诉,政府则在呼吁保障农田.媒体热情报道一个个地方曾撂荒许久的农田被抢种一空的喜讯。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林是在1998年大洪水和连续的、愈演愈烈的沙尘暴的背景下,以连续多年粮食丰收为依托而得以实施的.不知不觉间,退耕还林政策已实施近5个年头了.和2000年这一政策刚推出时有所不同:媒体热捧、地方政府争抢工程量、农民急盼退耕的景象已然不见.退耕了却没有拿到补贴的农民开始哭诉,政府则在呼吁保障农田,媒体热情报道一个个地方曾撂荒许久的农田被抢种一空的喜讯.  相似文献   

4.
退耕还林中农民收入增长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分析退耕还林中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经济研究》2017,(4):106-119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最初目的在于遏制水土流失,但因同时影响农户收入和就业方式而具有经济效应。本文利用2006—2010年间国家统计局贫困监测调查数据,旨在评估退耕还林在农民增收、非农就业和扶贫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首先,退耕还林后,包括退耕还林补贴在内的农民收入与退耕还林前相比有所增长,但如果不计退耕还林补贴,农户退耕后非农收入的增长刚好弥补因耕地减少而导致的收入损失,增收效果暂不明显;其次,从整体来看,退耕还林补贴主要集中于低收入农户,因此明显降低了农村居民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再次,在退耕后农户的就业取向上,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高收入农户倾向于从事林牧渔业经营活动,而中等收入农户倾向于外出务工,差异的产生与人群组间的内在特征有关;此外,工程暂且无法吸引退耕村非退耕户从事非农就业,带动效应不显著;最后,项目的脱贫效果随贫困标准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总体而言,脱贫效果显著。尽管农户增收主要来源于退耕补贴,但考虑其生态保护效应、非农就业促进效应、收入分配效应以及扶贫效应,退耕还林工程应当予以持续。在此过程中,如何促使退耕户实现稳定的非农就业,避免退耕户复垦是制度完善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生态退耕工程从1999年试点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政策体系本身的缺陷和贯彻实施中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在目前我国退耕政策正处于面临质疑与挑战的关键时期,加快完善相关的政策保障体系,对于确保生态退耕工程的顺利完成和最终目标的全面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西部退耕工作中现存主要问题的剖析,综合得出为保证退耕工程顺利实施,西部生态退耕政策保障体系所应具有的内涵和框架体系,以求为国家制定更为完善的生态退耕政策提供合理建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开放条件下粮食政策实施的福利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结合关税配额制度、粮食补贴政策和生态退耕政策的粮食部门均衡模型GSEM,来模拟比较不同政策调整对粮食部门社会福利影响,从而对存在明显目标冲突的粮食政策进行调整优化.研究结论显示,关税配额制度和生态退耕政策会减少粮食部门社会福利,粮食补贴政策可以提高粮食部门福利,能够弥补市场开放对生产者福利损失,其中直接补贴政策中的面积补贴方式最有效率.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是在1998年大洪水和连续的、愈演愈烈的沙尘暴的背景下,以连续多年粮食丰收为依托而得以实施的。不知不觉间,退耕还林政策已实施近5个年头了。和2000年这一政策刚推出时有所不同:媒体热捧、地方政府争抢工程量、农民急盼退耕的景象已然不见。退耕了却没有拿到补贴的农民开始哭诉,政府则在呼吁保障农田,媒体热情报道一个个地方曾撂荒许久的农田被抢种一空的喜讯。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59亩,是世界人均数的43%;而且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79%,有水源保证的和灌溉设施的只占40%,许多是大于25度的陡坡耕地。由于生产力落后、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9.
叶慧 《技术经济》2009,28(7):32-37
基于当前影响农户生产行为的粮食补贴政策和生态退耕政策,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这两种政策的农户生产行为模型;根据模型求解结果,构建了衡量政策组多重目标的指标变量。通过对各指标变量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发现粮食补贴政策与生态退耕政策在农民增收目标上能够协调,但在粮食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上存在相互冲突和矛盾。基于此,提出了若干耦合多重政策目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中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突破口,然而,长期乡村制度供给的滞后成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发展掣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三农”问题现状,文章认为,要坚持底线思维和发展思维,建立健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制度供给体系,一方面从农业、农民和农村分别入手,健全以生产者为导向的农业支持保障制度,完善以提升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以城乡资源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农村公共保障制度,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关键性制度安排;另一方面从农业、农民和农村整体出发,巩固和完善以共同富裕为旨归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协同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构筑根本性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status quo of natural resources input in Brain production and on the policy of Brain subsid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idea - establishing grain subsidies through assessing the value of the natural resources in Brain production. The assessment of the natural resources in Brain production provides rationale and reference standard for the policy of Brain subsidies, which will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accordingly. This paper concludes: (1)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grain subsidies to assess the full value of natural resources, including economic value, ecological value and social value: (2) the government should give farmers direct subsidies or environment subsidies according to the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value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grain production, (3) the social value of natural resources can be realized by establishing the country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aking the social value as the criterion for the payment for part of farmers' insurance.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三轮(2011年、2013年和2015年)的全国微观追踪调查数据(CHARLS),本文通过分析新农保的实施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和意愿租金的影响,来考察社会保障是否存在着对土地保障的替代效应,并进一步基于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度来分析替代效应的异质型特征。结果表明,村庄实施新农保促使村庄内土地依赖程度超过平均水平的农户转出土地的意愿租金下降180%;促使村庄内处于土地依赖程度前30%的农户转出土地的意愿租金下降149%;促使村庄内处于土地依赖程度后30%的农户转出土地的意愿租金上升173%。总的来说,社会保障对于土地保障的替代效应主要作用于高土地依赖型的农户。  相似文献   

1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茂华 《生产力研究》2011,(9):43-44,72
失地农民的出现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文章介绍了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阙如的原因和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紧迫性;最后,提出了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和建议: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道路绿地作为城市园林绿地的一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很大的作用,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综述道路绿地对城市整体环境的影响与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园林与生态安全园林的概念,总结了城市道路绿地的功能及生态作用,从植物景观、开放空间、种群多样性、可持续设计几方面论述了城市道路绿地生态安全设计的方法,并提出相应对策。生态安全园林的建设是城市生态安全建设的重点,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这不仅是人类社会的需求,也是设计者的社会责任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5.
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已成为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我国存在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不合理、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和政策法律的缺失等问题,致使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严重滞后于城镇社会保障水平。基于上述分析,建议采取完善农地交易制度并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建立合理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体系,重视和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和职业培训,并把对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列为对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等措施,以期推动和谐社会背景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业公共投资、竞争力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入世后中国的粮食生产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与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大国相比 ,我国的粮食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 ,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 ,尤其是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不足。本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对增强我国主要粮食产品竞争力的影响 ,认为以提高科研投入等农业生产公共投资增强我国粮食的生产和竞争能力是应对入世挑战和实现未来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7.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全系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从我国国情出发,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的社会保障能力;把农业保险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打破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结构,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lications of social security programs and annuity markets through which agents, who are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 distributions of length of lifetime, share death-related risks. When annuity markets operate, a non-discriminatory social security program affects only the intrageneration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n the absence of private information regarding individual survival probabilities, such a program will lead to a non-optimal intrageneration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However, the presence of adverse selection considerations gives rise to a Pareto improving role for a mandatory non-discriminatory social security program.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来自四川省成都市313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在森的可行能力框架下运用模糊评价方法,评价了成都市具有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圈层区域农民集中居住后的福利变化。结果发现:(1)农户福利水平在集中居住后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圈层之间,集中居住前后农户福利变化的差异较大,经济发展中等水平的第二圈层农户福利改善水平显著高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第一圈层,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第三圈层农户福利水平则有所下降。(2)集中居住改善了农户的居住条件、社会保障、社区活动和社会资源等功能,但恶化了农户家庭经济状况与居住环境。据此提出的相关政策建议是:结合圈层特点促进就业,改善农民家庭经济状况;增强社区绿色治理能力,改善农民居住生态环境;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力度,改善农民总体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20.
粮食核心区农民收入问题不仅仅关系到农民收入自身,而且关系到农业稳定、粮食安全。从农民收入结构方面进行农民收入现状分析,找到制约农民收入的不利条件,有针对性地提出增收的政策建议。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