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拙作《“消费五层次”论》刊出后,一位性格直率的的朋友见了我说,老詹,你那文章我看了,平心而论,还算有点新意。不过,经济学理论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人家正宗“科班”埋头搞一辈子,也不一定发现什么,你这“票友”灵机一动就闹出个“消费五层次”论来,你选“理论”也来得太客易了吧?老兄就不怕别人笑话?  相似文献   

2.
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分成五个层次,是为马氏的“需求五层次”论。 笔者突发奇想,我们可不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把人类消费也分成五个层次,构建一个“消费五层次”论呢?我看是可以的。 所谓“消费五层次”论,即把人类的日常消费行为,按照感觉器官划分成五个层次。  相似文献   

3.
一、企业领导人轻视学习 最近,两份报纸关于企业领导人轻视学习的报道,给企业和企业家敲了警钟。一是上海《解放日报》上《企业家在忙什么》的文章,主要是说,企业家忙了不该忙的事,忽视了学习,这很危险。所以,在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召开的“迎接新世纪挑战研讨会”上,我专门讲了企业家要加强学习。过了几天,我又看到香港《文汇报》的一篇短文,是一位记者向四川、湖北的10家国企厂长经理做了调查。在回答“最近你在读什么书”时,有7人说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学习;在回答“你认为书本在企业管理中能起什么作用”时,有5人认为不读书照样可以抓生产。…  相似文献   

4.
<正> (五)从十二大前夕到现在在写了这两篇比较大的文章之后,可以说我对社会主义经济效果学要讲的话基本上都讲了。但是有一件事发生了,它对于我去建立这个学科来说,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那就是十二大前夕,当时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开始使用“经济效益”这个名词,而不象过去那样在文件上使用“经济效果”这个名称。我过去使用的一直是“经济效果”这个名称,现在我感到有必要在究竟使用“经济效果”还是使用“经济效  相似文献   

5.
“反作用”论可以“质疑”吴国柱《经济师》今年第8期“来稿摘编”专栏刊出了方正先生对王珏《关于政治经济学传统观点的几点质疑》的批驳意见。他说《质疑》“妙论横生,美不胜收”,当然是“独创”;这倒说的不错。只不过他说的是反话,我们却当正话听,就象刘冬先生在...  相似文献   

6.
现实生活中的陷阱有很多。比如,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可能会遇到“消费陷阱”。我用百度搜索了一下“消费陷阱”,找到相关网页约569000篇,可以用海量来形容了吧?再比如,创业者在创业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创业陷阱”。  相似文献   

7.
经济原理     
在《经济》月刊开专栏,已经半年多了。专栏刊出以后,听到一些反映,有觉得还行的,有不以为然的。一位朋友说,老詹,在杂志开专栏,一得有特点,二得讲章法。能否专门写篇文章,谈谈专栏主要写些什么,是写给哪些人看的?  相似文献   

8.
何骏 《经济师》2002,(4):39-40
“消费信贷”近年来已经成为经济学的热点名词 ,用明天的钱去办今天的事似乎已成为时尚。那么 ,政府缘何大力提倡消费信贷 ?我国发展消费信贷有何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文章着重解答了这两个问题 ,并以消费需求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为切入点 ,论述开展消费信贷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严肃地从企业管理基础理论角度分析海尔企业源头论、“索酬”论、“索赔”论、“负债经营”论、“跳闸”论、“斜坡球体”论等六大观念创新理论,深感这些理论渗透着海尔不断创新的精神。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创新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和“最有意义的革命力量”。正是由于海尔人坚持不断创新的理念,才引领海尔集团冲出了好多企业“火三年,活五年”的生命周期怪圈,具备了长期发展的不竭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是海尔保持旺盛活力的源泉,观念创新是推动海尔持续跨越式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生产关系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在这个问题上有两个主要观点,即人们所熟悉的“三分法”与“四环节说”。我们认为,这两个观点都没能准确地说明生产关系的内容。按照我们的理解,生产关系应该是社会生产的条件和形式的统一,即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社会形式这二者的统一。本文试图在对“三分法”和“四环节”两说的分析中阐明自己的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到过厦门的人,大概没有不对厦门跨海大桥桥头堡上那巨大的“金桥”二字留下深刻印象的。这“金桥”是跨海大桥的名字吗? 不,烟民们会告诉你,那是厦门华美卷烟有限公司生产的名牌香烟的牌号。来到厦门才几天,“金桥”更通过烟民们津津有味的淡论,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这个素来对香烟无兴趣的人专门采访了华美卷烟有限公司。华美卷烟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卷烟合资企  相似文献   

12.
王志辉 《经济师》1995,(3):46-47
<正>自从《经济师》杂志1994年10期刊出《“经济师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引起社会重视》一文之后,每期都可看到这方面的文章刊出.我想,正是由于“经济师经济学”的创立顺应了我国经济师队伍发展壮大的时代潮流,所以才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经济师的广泛关注.做为一个经济师,我为能够有专门针对经济师实践开展的这一经济新学科而感到高兴.从刊发的几篇文章中,可看得出廉钢生和单永珍等同志为创立该学科所付出的努力.特别看了该学科目录的框架后,我认为基本构筑不错,视野宽阔,思路清晰.但是如同任何一件事都具有“两重性”和“一分为二”那样,框架并不是没有疏漏,本文拟就有关方面提点补充建议,供学科试创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企业发展战略九大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企业家在谈战略时都喜欢列举一则黑色幽默故事:甲乙两人穿过一片有老虎的森林。甲对乙说:“如果遇到老虎我们怎么办 ?”乙回答说:“那就看谁跑得更快了。”甲说:“可是我们跑不过老虎啊。”乙说:“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了。”这则故事是要说明,在环境的威胁面前,只要你比对手更优秀就行了。  相似文献   

14.
“五·一”劳动节来了,我想起了一句名谚:“劳动钱,万万年”。“万万年”自然是一种艺术的夸张。但是,“劳动钱”(这自然是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个方面)是清清白白,买东西吃香,用着踏实的。 自从大家有了“奔小康”的目标之后,“致富”也自然成了大家的话题和努力的方向了。怎么“致富”呢?正经的自然是劳动致富。于是,我想起了一个传说:从前有一个铁匠,他四十岁后才得子。夫妻俩都十分溺爱这个“老来子”,所以这孩子从小就  相似文献   

15.
《经济研究》1961年第10期刊载了宋则行同志的一篇论文——《关于固定资本更新和战后美国经济周期缩短问题》。这是一篇专门与我商榷问题的文章,我读了之后,认为展开这一方面的讨论是有益的,因此就写作了下面这篇论文,作为我对宋则行同志的文章的答复,同时请求同志们的指正。关于经济周期的年限应否研究与如何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各种经济效果指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讲求经济效果,力求作到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同样的效果,或者用同样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是今天我国经济工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由于“四人帮”的严重干扰和破坏,使得现在仍有不少部门和单位的经济效果远远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程度;有许多人,甚至许多搞经济工作的人,还很不了解讲求经济效果的意义。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对这个问题,应该多写点文章,引起经济学界和经济工作者注意。其中还有许多问题,应该进行深入研究和展开讨论,使得人们对经济效果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重视。为了这个目的,我曾经把1963年写的一个不成熟的旧稿《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资料生产中的经济效果问题》第一篇在《经济研究》1978年第2、3期上发表,想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发表后,收到不少读者来信,希望这个旧稿的第二篇“各种经济效果指标”也能在刊物上发表。我想那样也好。希望读者对这两篇一并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7.
几句说明下面这篇东西是我在不久以前清理旧稿的时候找出来的。我自己已经完全把它忘记掉了。从内容和文章末尾所记的写稿日期看来,我这篇东西是在原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四清”的时候写的,是对于一个座谈会上对我的批判的答辩。后来,这份答辩也不曾有机会交出去。接着文化大革命开始,林彪、陈伯达、“四人帮”一伙选定我作为最早的点名批判的对象之一,先后在全国性的报刊上对我进行了两次所谓批判。名为批判我的修正主义经济学思  相似文献   

18.
<正> 孙冶方同志在他的《论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一文中,对斯大林关于生产关系的定义,提出两点批评意见。对此我有不同意见,在这篇短文中,我先谈一谈所有制问题。斯大林关于生产关系的定义,第一点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如果依照孙冶方同志引用的恩格斯的定义,那么恩格斯的定义第一点是“生产”  相似文献   

19.
我爱票贩子     
严峻 《经济》2004,(2):6
又是一年春节到,又是一腔愁绪来。 一过元旦就琢磨着搞火车票,还不是到处找关系求人。今年特别背,电话打了无数,都腊月廿多了还没一点着落。可气的是还有哥们跟我打电话,让我帮他搞票,说我在“大单位”,“大单位”不是都有专门的订票部门吗?是有,可那是为单位领导预备的,像我这样的小人物,人家认得你是谁啊?  相似文献   

20.
企业嘉宾:四维集团公司总裁王埏(以下简称王)栏目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杨杜博士(以下简称杨)一、最短的是管理杨:王总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参加企业家论坛栏目。我记得您说过一句“做事决定于他的长处,做成事决定于他的短处”,我觉得这句话很有味道,能不能围绕这个话题谈谈您的切身感受呢?王:这句话实际是“木桶原理”的翻版。但理论是理论,关键得要活用,我归纳的“木桶原理”心得就有五六种之多,不好说谁对谁不对,就看能否指导你的企业了。我现在正读中欧管理学院的EMB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