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中国目前也将是今后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中国1985—2009年的相关数据,并分成两个子样本,对人力资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进行检验,得出结论:人力资本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力资本的推动作用就越强。  相似文献   

2.
3.
劳动力有限供给、人口转变与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结构转化视角分析"刘易斯拐点"和人口转变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影响.通过对跨国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比率对资本形成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劳动力与资本的有效结合是人口红利得以发挥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总抚养比提高不利于资本积累,将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中国经验数据分析显示:经济结构转化,劳动力跨部门转移,是中国经济得以长期、高速增长的关键,高投资率是该增长模式的必然结果;"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消失,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将使新增劳动力明显减少;如果继续保持较高的资本形成率,资本进一步深化,将使资本边际报酬率快速递减,现有的高投资增长模式难以维持,中国经济将逐步进入低速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4.
徐林 《湖北经济管理》2008,(23):104-105
本文实证分析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和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禾仅促进了农民收入总量提高和收入结构优化.同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配置效应对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曹守江 《发展》2010,(3):55-56
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其改革与发展进程如何,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怎样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在理论上正确确立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在实践中正确把握经济发展的方向,是各地农村普遍研讨的大课题。现围绕这一课题,就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几个突出问题,笔者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温锐与游海华先生所著《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是一本研究赣闽粤交界地区(约20余县)从清代到20世纪末社会经济发展演变的实证性著作。该书的特点:一是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大,说是20世纪,实际上溯到明清时期;二是史料详实,作者除了查阅引用了大量当地史志文献外,还亲自到该地区进行了数次调查,采集了一批调查材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博弈论框架内讨论了公共投资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认为,政府公共投资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博弈过程是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由于博弈均衡水平和稳定性状受环境参数影响较大,公共投资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互推动作用并非是无条件的,只有那些经济系统处于发散的农村地区,公共投资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互推动作用才会显现.此外,本文还得出了统筹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化公共投资和农村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结论,并进行了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耿永志 《新疆财经》2007,(1):33-35,71
对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政策实践和理论研究更多重视了向大中城市的转移,很少考虑向小城镇转移的问题,更少考虑具体的转移机制问题。因此,应尽快建立包括导向机制、动力机制、信息传导机制和保障机制在内的各项机制,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思路来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把农村劳动力城镇化转移工作纳入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来,要因地制宜地搞好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着力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转移。  相似文献   

9.
中部地区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较为突出的区域,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本文通过分析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境和区域经济特点,提出了通过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工返乡创业等途径实现中部地区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10.
二元经济理论是早期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指出将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不仅可以解决很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增加这部分劳动力的收入,而且可以增加现代工业部门的产出和积累。反过来,现代工业部门的不断增长使之能吸收更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然而,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却没有按照刘易斯过程一帆风顺的发展,而是表现了转移的艰难,目前我国还存在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我国工业化进程角度探索了它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并认为目前的工业化进程并不十分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而是表现了资本排斥劳动的趋势。因此,本文认为在短期内用“两条腿走路”仍是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力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内生增长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涛  宋德勇 《南方经济》2006,94(8):77-84
通过引入城乡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结构,吸收内生增长理论的思想,本文提出一个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内生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加快资本积累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中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有限的情况下,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可以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2.
新经济增长理论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是内生技术进步,从长期看,政府可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的长期增长率。目前我国正处于增长转型时期,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意义不言而喻。本文从罗默“知识驱动”模型出发,分析我国实现技术进步的途径,为我国经济增长途径找到制度应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疆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调整,但结构失衡依然很严重,主要表现在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本文就劳动力转移对新疆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测算,实证分析表明,劳动力从低效率部门转移到高效率部门的再配置对总量劳动生产率及其增长都有较显著的作用,并显示出与全国不同的特点。同时还讨论了这种效应的阶段性变化、产业差异及其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4.
黄文彬  王曦 《南方经济》2020,39(3):24-39
参照Tombe and Zhu(2019)并结合城市层面的数据可得性,文章先测度了2000-2015年期间272个城市的劳动力流动成本,然后将其引入Hsieh and M oretti(2019)的城市空间均衡模型,考察了流动成本的变化对城市间劳动力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城市间劳动力配置效率的动态变化与流动成本紧密相关,表现为2000-2015年期间流动成本的整体水平先升后降,而劳动力配置效率则先降后升。第二,流动成本的存在降低了城市间劳动力配置改善的速度,表现为在不考虑和考虑流动成本的情形中,2000-2015年期间城市剩余工资离散程度分别下降28. 21%和9. 83%。第三,一线城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被低估,并且在考虑流动成本的情形中,其被低估的问题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回流趋势增强,不可避免对农地流转产生影响。文章在理论层面深入剖析了回流劳动力的就业选择与农地转出关系,并采用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的数据资料,实证检验了农村劳动力回流特征变化和回流劳动力就业选择对农地转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受非农就业不稳定的推力作用和与家人团聚的拉力作用,越来越多的外出劳动力选择回流,西部外出劳动力回流率最高,达到47.2%。回流劳动力的农地转出率普遍高于非回流劳动力的农地转出率,回流劳动力从事非农生产的就业选择对农地转出存在促进效应,而兼业和务农的选择对农地转出存在抑制效应,这意味着回流农村劳动力并非一定会选择农业生产,也可能选择在更小的地理半径内从事非农就业,并且长期外出从事技术工的经历进一步增强了劳动力回流对农地转出的抑制效应。虽然回流劳动力更倾向非农就业,但回流劳动力规模的扩大,使得兼业和纯务农的比例增加,对农地转出的抑制效应呈增强趋势。研究还发现,个人特征、家庭因素、社会网络也是影响劳动力就业选择和农地转出的重要因素,基层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推动非农就业的政策合力上存在部分抵消,对农地转出产生了抑制作用。文章为农地流转进程缓慢提供了新的解释,推进农地流转需要关注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新变化,同时兼顾各层级政策目标的衔接性。  相似文献   

16.
技术进步的原因和性质——基于分工和报酬递增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进步本身有着内在的逻辑,大范围的技术进步难以依靠由政府动员全社会力量集中攻关的“举国体制”来实现。技术进步源于劳动分工,分工具有自发演进的正反馈机制,其中交易效率决定分工演进的速度。技术进步能够导致报酬递增的结果,所以分工的演进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技术外部性、工业集聚与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泽 《南方经济》2007,(11):37-52
经济增长的空间不平衡和路径依赖特征是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技术外部性产生的规模报酬递增,这篇文章从理论和经验上分析了技术外部性、工业集聚和地区经济非均衡增长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在逐渐成长起来的市场力量的作用下,这些因素动态相互作用产生的规模报酬递增延续和放大了地区间不平衡的工业化过程,从而导致了经济增长空间上的不平衡和地区收入差距时间上的持久性和自我增强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