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是一个新课题,而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2010年全国两会则将成为优化结构新契机。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  相似文献   

2.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到又一高度,在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成为热点话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上层建筑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一个话题。目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新命题、发展中的新课题、现实工作中的难题。如,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结构  相似文献   

4.
文丽  周泽天 《经济》2011,(1):6-9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在这场变革中,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产业的振兴,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中国的文化建设进入了历史上最重要、也可以说是最好的一个发展时期.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文化产业被赋予了"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使命.即使金融危机期间,文化产业的各项指标也都逆势上扬.如何使文化体制改革真正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动力量?为此,<经济>记者采访了文化部部长蔡武.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经济发展问题的认识和理念经历了从"增长"到"发展"的转变过程。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涉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本文论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龙 《当代财经》2007,(12):5-10
把对经济工作考察的视野从经济增长扩大到经济发展,这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创新,是党和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涵更丰富,在思路上应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为载体,以体制改革与创新为保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广东工业经济发展在经济运行"新常态"背景下,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工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其中民营工业企业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为广东经济稳增长、调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铁岚 《经济月刊》2010,(6):118-119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到又一高度,在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成为热点话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上层建筑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意识领域如果做得好,也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总要求。  相似文献   

9.
今年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议题是"迈向新增长方式的中国",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如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所说,总体上中国经济发展是令人振奋的,但是如果不尽快转变增长方式,中国经济走不好也走不远.所以,转变增长方式,走科学发展之路,已经成为我们内在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1,(2):198-198
<正>2010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平阳县经济师协会遵照县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的总体部署和县"两会"及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推进该县各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重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搞  相似文献   

11.
关于当前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并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本文主要时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可能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剖析,从宏观和产业层面探讨了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遵循的合理路径,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政策激励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无论是体制改革、结构转变还是城市化发展战略,都需要一个动力支撑点;而公共服务具有的内需结构效应、产业结构效应、要素结构效应和城市化效应,使其能够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动力支撑点。由此建构一个哲学、政治、经济、社会与法律的"五位一体"战略框架,确保中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李雪 《经济师》2012,(7):6-8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并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经济发展的主线,显示了这对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长期以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效果之所以不理想,主要问题不在于人们主观上不想转变,而在于转变的条件不充分影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推进。要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关键要创造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条件。在不久前召开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科学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1届年会"上,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社会科学基础部主任、博士生导师顾钰民教授做了题为《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大条件》的学术交流发言,论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市场条件、体制条件、政策条件,现将顾钰民教授的发言以访谈的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内核,以对经济发展方式的"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等基本问题的新认识为出发点,以重视发挥政府、国有经济作用为特色,不断探索"为什么要转"、"转什么"、"如何转"等基本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答案于一体的有机架构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就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度重视,强调做好今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度重视,强调做好今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实现"三个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场长期艰巨的变革,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  相似文献   

18.
编者之声     
3月的北京,春寒料峭,广大民众对两会的热情却持续升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收入分配等主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学者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也在进行着理性的思考,为中国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9.
张卫华 《经济》2007,(3):22-25
如今,"和谐社会"是最热门的一个词语,同样,现在它也是正在参加"两会"的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今年"两会"的主旋律.2007年度"两会"召开前夕,中央编译局当代研究所所长何增科教授在接受《经济》专访时认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后,和谐社会已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党的战略决策.他表示,"两会"上,构建和谐社会将被提到一个战略高度来讨论,这表明党的战略决策将全面转化为国家和政府的战略决策,而且这种转变意味着和谐社会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战略方针走向具体政策.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中蕴含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原因,预示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和主要措施,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必须更新经济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观;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放在"四位一体"的新发展模式中去把握,树立全面协调发展观;尊重和掌握自然规律及社会规律,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化为全党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形成正确的"人类中心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