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德仁 《公司》2002,(1):6-8
求学道德经营,求效道德经济,是一种企业创新。进入新世纪,加入WTO,时代在呼唤道德经济。开发利用道德资源人是生产力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力量。现代企业经营,提倡以人为本。人力资源,一是劳动技能,二是人的道德素养。学历与能力相比,能力更重要;能力与品德相比,品德更重要。所以,道德是一种资源。决定先进生产力前进方向的是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就是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首先,道德资源,决定自然资源的生态平衡。如为了“想要富,上山去砍树”,一片片森林倒下之时,就是条条江河泛洪之曰;为了“当大款,…  相似文献   

2.
“人皆可为尧舜”,人的价值虽关能力,更在于境界。只要你尽力去为人民作贡献,就体现了尧舜精神。  相似文献   

3.
探讨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制建设的理论依据 现代社会保障残疾人的权利是基于慈善、伦理、人道还是作为人权的应有之义?不同的理论依据会产生不同的法律需求和具体的法律制度。如果是基于慈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只能是提倡性的、号召性的,是道德层面的一种升华。如果是基于伦理,相应的法律制度就应当着眼于家庭,  相似文献   

4.
刘頠 《企业标准化》2009,(14):23-25
计量惠民,无外乎有两层含义:一是计量活动受到法律及道德的约束:二是人民群众在参与计量活动时切身利益受到尊重,得到有效保护。实现计量惠民,是国民素质的体现,是国家法律体系完善的标志,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彰显。计量惠民,决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时期提倡的口号,一个阶段的社会行动,应该是持续的、长效的,  相似文献   

5.
一、道德规范在提升会计社会公信力中的作用 道德与法律通过对人行为的约束或激励,要求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具有指导人行为的作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均离不开德治与法治.提升会计社会公信力也不例外.然而,法律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是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道德则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是任何社会都不可缺少的意识形态和行为准则.因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法律不可替代的凝聚和整合作用,故我们认为,提升会计社会公信力,完善法律制度虽必不可少,但强化道德建设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法国作家雨果曾在他的著作《笑面人》中说过:人心的波动是无限的,一个人也可能像一只船一样触礁沉没。而道德则正是把握这只人生之船的舵。也许有人会说: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只要有法律约束就足够了。诚然,法律可以严格规范人们的某些言行,却无法规范人们的所有言行以及思想活动。君不见大洋彼岸的美国,拥有令人称羡的发达经济和严格法律,但同时也拥有令人震惊的高犯罪率和令人心寒的种族歧视。这些问题,仅靠法律就解决得了么?而爱国之情、邻里之谊、自强之志,又岂是一纸条文可以涵盖的呢?因此,道德作为  相似文献   

7.
道德与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和维持社会秩序的两种重要的社会规范,二者的关系问题是法学、特别是法哲学的一个重大问题.任何一种法律体系的建立都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基础和道德目的的,否则就会与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冲突,就会遭到人们的道德谴责.因此,不应该追求把道德立法,让道德成为规范人们行为准则的法律,而应该构建一种道德和法律融合的法律,因为法律追求的目的和道德的最高价值是一样的,都是正义.  相似文献   

8.
<正>一、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追求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无不把真善美视为一种道德风范和精神境界,作为修身养性,完善自我的行为准则。我国历史上的诸葛亮就曾提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这些至理名言所表达的一个共同理念就是:人活着要有价值,而这种价值须以为百姓、为国家、为人类多做贡献来体现。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古代先贤尚有"先天下之忧  相似文献   

9.
力戒俗气     
<正>"俗"字具有多重含义。一曰"风俗",二曰"通俗",三曰"庸俗",四曰"僧俗"。也就是说,见到俗字还是应该区别对待的。本题所议及的主要是在社会上存在并被大众所鄙夷的庸俗行为。毛泽东同志曾教导国民应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并有益于人民的人。  相似文献   

10.
张郃 《集团经济研究》2006,(16):297-298
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更应当是道德经济、信用经济.没有较强的道德约束,没有完备的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经济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增强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国务院提出,从2003年起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诚信,即诚实守信,体现的是一种人世间的亲和关系,是一种精神与原则,是在社会交往与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守的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历代对“诚信”都有一个认识,认为诚实守信不仅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而且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诚信,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被不断提倡和恪守,所以在推出中国信用体系建设的时候,我国很多人对信用的理解仍停留在传统的道德范畴上,将其理解为道德操守和思想观念,认为信用是衡量个人品德的道德标准。其实,这种了解深度是远远不够的。现代诚信是一种超越道德范畴的法律概念和商业概念,它从一个独特的角…  相似文献   

12.
冬去春来,沸沸扬扬的艳照门事件热度依然不减。对艳照门,我的基本态度是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拍那些照片的明星们归根到底是个道德问题,不是法律问题。但发布者不同,他的行为已经越过道德界限,需要法律来面对了。那么,道德和法律的界限在哪里?如果一个人的言行没有侵犯他人,他怎么说或怎么做都是他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也与法律无关。  相似文献   

13.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赌博”在网络上悄然兴起,渐成燎原之势。在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地区,赌博是被法律所禁止,清扫“赌档”一向都是执法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过当“赌档”开到互联网上时,“打扫”的任务就变得更加麻烦了。不可否认,赌博是一件让人沉迷的事情,多少人切指断掌仍不能戒除就可见一斑。道德与法律的底线自然挡住不少跃跃一试的企图,但在互联网里,道德与法律只是一个符号。赌博摇身一变,在互联网上大行其道。而且,大部分的网络赌博公司设在境外,利用网络的四通八达,赌徒们不需要见面,只要上网就可以参加赌局了,而赌金也可以通过银…  相似文献   

14.
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与法律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使得一些学生对网络道德与法律的错误认知,网络法律知识的匮乏,个人自律能力的欠缺等原因,引发了一些网络不良和违法行为.本文主要从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教育、加大网络法制宣传与教育力度、完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以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与法律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重要素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是全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企业的重要工作。本文就杭州钢铁集团公司员工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对企业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作一探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首先,是落实“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举措。法律以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行为,道德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全体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法制与道德不能互相替代。所谓道德,是指人类现实生活中,由…  相似文献   

16.
<正> 一、何谓“病态营销” 病态营销行为的界定,一般来说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道德判断;二是法律认定。也就是说,道德与法律是界定市场营销行为是否正常、健康的基本标准,那些违背道德、法律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追求利润并给他人利益或社会利益带来损害的营销行为,就是病态的市场营销行为。 所谓道德判断,是指以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17.
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原则”及其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遗产,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内在一致的。我国市场经济出现诚信危机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们对法律和契约意识的淡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构诚信原则的主要途径有:优化社会法治环境;完善市场竞争;健全维护诚信的物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道德约束,"可以"道德也"可以不"道德;法律约束造成"不得不"概念;而机制约束解决了"必须"的问题。如果分级,"机制约束"该属最高级,只有构建起机制约束才能真正使人的行为进入自觉自愿的境界。无疑道德、法律、机制互为补充会共同发生作用,约束的不是某群人,而是全社会的人。——主持人  相似文献   

19.
制度伦理的两个维度——制度伦理化和伦理制度化不仅使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建立在伦理的基础之上,保证了制度从形式到内容及至实施的道德合理性;而且使符合时代精神的社会共同价值观得到法律保障,有助于引导行政人和社会公众选择道德的行为,克服制度运行中的异化,从而达到完善政府职能、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人之患     
[念楼译]孟子说: "一个人如果老是想教训人,当别人的导师,他一定是有毛病了." [念楼曰]其实孟子并不反对当老师.他说"君子有三乐",第一乐便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他还严厉地批评过陈相兄弟"师死而遂倍(背)之",以为是不可原谅的错误.可见他原是重视教育,提倡尊师的.这也是儒家的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