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经济发展已形成五种新模式文/任岗编者按:自我国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的特区、开发区、开放地带,经过人民群众的创造,已经形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多种模式。近来,经过一些资深的专家总结提高,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五种新模式,并受到我国有关领导和专家的注目。...  相似文献   

2.
顾磊 《中国经贸》2011,(16):148-149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智慧的结晶,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主要体现为有利于促进我国政治体制的法制化,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利益的和谐化,利于促进我国政治文化的公民化。  相似文献   

3.
沈金浩 《中国经贸》2013,(18):17-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泵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一方面,随着中国的入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世界泵类制造厂商看好中国市场,许多世界泵业巨头已经在中国布局设点,我国泵业市场竞争空前加剧。另一方面,我国泵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技术水平不高、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泵业的发展壮大。本文就今后我国如何进行泵业市场创新,振兴我国泵业发展做了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4.
文永新 《新西部(上)》2007,(7X):207-207,206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面临市场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形势。我国的制造业面临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世界制造业在向中国转移。目前,跨国公司正在进行全球性调整,将把许多生产制造基地向中国转移。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国内市场,使中国正在迅速成为世界制造业的生产基地、装备基地和配送基地,这是中国制造业与世界接轨、国际竞争力的大好时机。在这一新的形势下,我国正在加快经济社会结构性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张唯实 《发展》2007,(6):50-51
一、技术溢出对我国经济的重要性目前中国贸易发展迅猛,外汇储备充足,足以抵御美国经济乃至整个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中国经济尚未发展到不需要依赖发达国家的地步。实际上,从1997年以来,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更加紧密了。中国经济已经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全球化、技术变革和竞争是推动中国经济区域整合的主要因素。中国经济区域整合的主要动力是市场力量,技术外溢和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是我国经济可持续稳定增长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主食产业化是我国传统主食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这一产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小麦产业化的进程。正确认识中国主食产业化面临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推进主食产业化的发展。本文认为我国主食产业化目前主要面临以下四个问题。 一、国产面粉对中国主食产业化的影响 国家公布的面粉年产量为 8000多万吨,可是我国市场需求量仅为 4000~ 5000万吨,这造成了我国面粉价格的不断走低。面粉是中国主食的主体原料,目前,国产面粉表面上供大于求,但是对于主食生产的需求而言,还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其原因在于,我国小麦推广的方向近年…  相似文献   

7.
简论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石恺,张凤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世界经济金融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商业银行国际化将成为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这不仅是中国“复关”的必然要求,而且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的中、工、农、...  相似文献   

8.
赵悦辰 《辽宁经济》2001,(10):17-17
中国加入WTO,国内企业将融入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企业资本流动更加国际化、筹资渠道和投资方向也更加多元化,贸易伙伴间的经济往来电更加复杂化。会计作为国内、国外企业间贸易往来的媒介,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中国加入WTO以后的作用将会更加重要。中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的各行各业要遵照国际惯例、国际法则开展贸易活动,预示着我国会计要与国际会计全面接轨,这必将使我国会计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加入WTO,会计市场将受到冲击 加入WTO后,我国将开放会计市场,这意味着国际会计师都可以到中国从事审计…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中国内忧外患,国势危殆,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大肆的资本输出。他们并没有以侵略者的姿态出现在广告中,而是在营销、策划、创意方面都采用有中国元素。他们重视中国的民俗风情、生活习惯、消费方式等文化差异,不惜重金请中国画家创作了符合中国公众心理的广告,应用本土化策略开拓了中国市场,与中国民族企业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本文通过分析英美烟公司的成功策略,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近代外国资本对中国进行的经济掠夺,同时也可以让今天我国企业借鉴西方的广告战略成功经验,推动我国企业及产品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新年献辞     
2002年是我国入世后的第一年。回眸过去的一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一支独秀,全线飘红。作为世贸组织新成员,中国的出色表现赢得世界的尊重与赞赏。这一年,中国严格履行承诺,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削减关税、修改法律法规以及争端解决等方面表现令人满意。这一年,中国在世界贸易排名的位次有望由第六位上升到第五位,国家外汇储备高居世界第二位,第一次成为全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推动了我国外向型和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1.
《浙江经济》2005,(5):63-64
“加工贸易是我国外贸的功臣,但过多的‘中国制造’不仅不利于我国外贸的健康发展,而且使世界上很多国家感到了中国低成本产品的冲击,继而滋生了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杨圣明认为,我国在追求外贸进出口额高速增长的同时,还应关注5个“外”的指标,即外贸、外资、外汇、外债、外援。现在外贸规模达到世界第3,但对外投资却较低,就像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他表示,中国企业对国外情况不了解,觉得“走出去”太难,最大的实际问题是金融与贸易不配套。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处于东北亚的主要地区,是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沿、主要力量。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经济各有优势,互补性强,合作领域广泛。2004年,中国与东北亚区域内的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蒙古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4.4%。东北亚五国已成为中国和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特别是东北地区经济的振兴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有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联动关系,同时,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直接制约着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所能达到的程度。因此东北地区应抓住与东北亚合作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一)老龄化过程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人口问题是中国目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中国已经进入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阶段,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老龄化人口的绝对数庞大,我国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占世界老龄人口总数的1/5。二十世纪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倡导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取得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我国已经迎来历史匕最好的发展机遇,我国正在向全面小康的社会迈进。1991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以此作为本会的宗旨,力争作出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民“善分不善合”,是学者曹锦清在《黄河边上的中国》一书中提出、并被广泛接受的观点。中国农民是否不善于合作,另当别论,但有人从中推断出,中国农民不欢迎组织起来,这也许就是谬之千里了。这样的观点,不符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实际上也低估了我国农民的觉悟和思想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产业》2005,(5):41-42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在4月8日至9日举行的“2005年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指出,为加快我国创业投资的发展,科技部正在积极组织、整合资源,推动中国风投业的发展,力争在六个方面发挥作用,全面提升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中国的科技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受食品消费升级、工业原料需求增长、人口持续增加、农村人口迁移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农业资源夏其农产品需求总量将呈长期刚性增长趋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走出去”战略的发展,在确保中国粮食安全所需农业自然资源前提下,利用境外农业资源,对外进行农业投资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赫连建慧  孙钰 《天津经济》2006,(6):29-31,42
随着中国零售业对外资的全面开放,我国零售业日益面临着外国各大跨国零售企业的挑战和竞争。据统计,目前全球50家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40多家已在中国“抢滩登陆”,对我国传统的零售业形成渗透和吞并之势。面对实力强大的国际零售商在我国市场的迅速扩张,资金、规模、管理、观念等多方面处于劣势的中国零售业靠自身发展已经无法跟上国际零售商扩张的脚步,而并购战略可以实现快速扩张,同时可以实现协同效应。因此,并购方式成为我国零售企业迅速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白清 《科技和产业》2023,23(18):33-39
随着中国与东盟在2021年正式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两者双边贸易的发展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而这些潜力受到的影响可以通过双边贸易总量、地理位置来进行大概测度。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发展提供更多诸如加快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倒逼我国外贸法律政策进一步完善、深化双边产业交流与合作等机遇。结合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经验,研究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未来的潜力,不仅可以促进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未来更好的发展,还可以对我国未来自身及对外经贸的发展都产生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1979年8月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及其盐类提起反倾销诉讼以来,迄今已有28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提起反倾销诉讼案件共达378起,涉及到我国机电、化工、轻防、土畜、医药等行业4000余种商品,其中涉案金融超过一亿美元的大案就有15起。近两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对中国的反倾销案激增,在数量上以欧、美为最,这些案件中,裁定倾销成立的占60%以上;其立案数、裁定率均居各国之首,使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和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与此同时,外国产品开始大举倾销我国,我国也是倾销的严重受害国,截止目前,我国对外提起反倾销案仅5起。中国企业面临反销售与倾销的双重冲击和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