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颖 《天津经济》2014,(7):48-50
隐名股东在我国的公司法律实践中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在公司法诉讼中,对于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已经成为我国解决公司法律纠纷的首要条件,随着隐名投资的大量出现,隐名出资人的利益保护,隐名出资人的资格认定就显得极为重要.但在目前我国的公司法立法实践中对于股东资格认定尚未形成统一标准,造成在司法实践中缺乏统一指引.本文意在通过对当前公司法立法现状进行剖析,结合理论和审判实践,试图探究一种合理的标准,对于隐名股东资格进行认定,来解决司法实践困扰,平衡市场主体利益,稳定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2.
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者,在出资或者购买公司股票后,需要登记在股东名册上。由此,学理上依据股东是否显名讲股东分为显名股东和隐名股东,本文主要讨论的是隐名股东的问题。笔者认为,隐名股东究其实质并不是公司的股东。理由如下:1、从出资的角度来看,隐名股东无法实现隐名出  相似文献   

3.
陈光 《黑河学刊》2008,(2):100-101
股东诉讼制度是国外公司法发展成熟的一种规范公司法律关系的有效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公司法对此项制度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例和司法实践,发展完善我国股东诉讼制度,切实保障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保护投资者的信心,确保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商业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规范商业市场的各种内外制度也不断趋于完善。公司作为商业市场的主要活跃主体,要想站稳脚跟,除了要在对外经营上能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得更多羹,同时,要想保证公司持续性地、良性地发展,内部保障显得尤为重要。这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的规定里就是各种权利的实现,无论哪一种权利都有其对应的实现机制,都值得研究。但股东的知情权是股东实现其他权利的基础,股东在履行出资义务后,只有充分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才能清楚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才能为公司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所以本文将探讨股东的知情权。如今,隐名投资越来越常见,但《公司法》对隐名股东的主体地位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故笔者限缩知情权的研究范围,以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为视角,从权利主体的角度探讨股东的知情权,以期使股东更好地行使知情权。  相似文献   

5.
随着创新创业口号的提出,我国的有限责任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在短时间内数量急剧增加。与此同时,在合伙人制度框架下,在复杂的经营过程中,股东之间难免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而法律作为这些矛盾处理的底线,对维护我国各个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尤其是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当中的第十八条,适时地引入了这一股东除名制度之后,相关企业的股东矛盾处理,终于得到了相关法律的支持。但是在实践的过程当中,这一法律条文的局限性也在逐步的凸显出来,因此,如何及时对其进行完善,就成为了影响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本文就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陈小玲 《魅力中国》2009,(22):316-317
股东代表诉讼是保护中小股东以及公司的重要制度,而主体制度是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基石。主体法律地位设置是否合理、严密,直接关系到该制度功能的发挥。世界上各国对原告的主体资格有着不同的规定,对各国原告主体资格的条件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借鉴它们的优点,弥补我国公司法中关于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中的不足,从而有利于完善我国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7.
从一则案例说起,针对案例中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论述:股东不能被罢免;股东没有竞业禁止的法定义务;章程能对股东行为作出限制性规定,并规定处罚措施;不能以修改后的章程处罚股东以前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试论公司捐赠行为的法律约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 《南方经济》2004,(7):27-29
当前,公司捐赠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行为,但我国对其规制仍然很不完善。要完善公司捐赠行为的约束机制,可以考虑从公司内部本身的章程和外部的相关法律规定两方面入手。同时,为了充分保障股东的利益,法律还应赋予股东一定的诉权,形成对不合理公司捐赠行为的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小型有限责任公司如雨后春笋,发展态势蓬勃,然而由于主体的趋利性,公司僵局的情况也越来越多的发生着。而新《公司法》对于公司僵局的法律规定尚不完善,解决途径并不理想。本文旨在浅析公司僵局之成因、危害,进而提出公司僵局下股东退出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0.
鉴于小股东的利益在实践中容易受到大股东的侵害,西方各国《公司法》通过实体法和程序法,都在不断加强对小股东的特殊保护,这已成为现代《公司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我国,对小股东保护不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还处在起步阶段,立法上缺少对小股东保护的具体规定。因此,研究小股东保护的有关法理依据,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实践,寻找适合我国公司制度的小股东保护措施,对于完善我国公司法律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魏庆坡 《魅力中国》2011,(2):154-154
股东派生制度在规范公司董事和股东方面、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新《公司法》引入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但是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具有自身的特殊之处,本文从该制度的历史渊源,域外国家对公司在股东诉讼派生制度地位的规定,以及对该制度如何完善提出一些建议,期待对我国公司法制度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廖善康 《特区经济》2010,(11):257-258
《公司法》赋予有限责任公司异议股东退股权,这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然而,由于立法谨慎和实践经验不足,该规定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借鉴国外相关立法规定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有限责任公司异议股东退股权制度的建议,以期真正实现该制度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障宗旨。  相似文献   

13.
股东知情权是股东行使其它权利的基础,但是由于立法不够完备,不仅在理论上存在有关股东知情权定义及外延的诸多争议,而且在审判实践中出现了诸如股东资格、"正当目的"认定以及股东知情权的行使范围问题。为了解决理论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从我国现有的知情权体系出发,从立法层面限制查阅主体持股比例和时间、阐明"正当目的"的一般含义、采取概括式和列举式方式规定查阅对象、区分公司类型完善质询权相关规定以及分梯度列举公司的信息披露义务,以期建立完善的股东知情权体系,保障股东知情权的有效行使。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模式的现代化提高了公司的治理能力、盈利水平,也让股东难以完全掌握公司信息,保护股东知情权遂成为保护股东权利的重点之一。从1993年公司法颁布,到2005年《公司法》修改,再到2017年《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的实施,我国公司股东知情权法律保护水平不断进步,但是仍旧存在问题。审视现状、改进不足,才能不断促进股东知情权法律保护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颜占寅 《产权导刊》2009,(12):63-65
一、何谓代位持股 所谓代位持股,又称隐名投资,是指受托人(即显名股东)接受他人(即隐名股东,也就是实际投资人)的委托,代他人持有目标公司的股权。代位持股的主要特点在于股权的所有者和持有者发生了分离,作为实际股权所有者的隐名股东认缴、认购出资,但并不持有股权,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治理与中小投资者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投资者保护的有关理论,分析导致我国中小投资者弱势地位的原因,讨论我国在投资者保护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完善相关立法,创建一个有利于广大投资者的法律环境;赋予小股东的股东会自行召集权、采取累计投票制以及股东表决权的排除规则等,适当限制大股东的权利;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规范董事会运作;强化监事会的作用;建立投资者权益保护协会等。  相似文献   

17.
辜云 《改革与开放》2013,(22):37-38
股东是公司法中的基本主体之一,在解决公司纠纷中,股东资格的法律认定是必不可少的前置性问题。由于我国股东资格法律认定问题在立法、理论和实践上尚未成熟,现已成为解决公司纠纷中的重要障碍。本文中主要探讨的是股东资格法律认定的几类标准及它们之间的适用效力,特别是在有限责任公司得以显著体现。同时本文还将在此基础上就实践中出现的关于股东资格法律认定的一些主要争议的问题做出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浩 《南方经济》2004,(7):24-26
在公司经营遵循资本多数决的情况下,国外公司法普遍赋予中小股东公司司法解散请求权,以维护其合法权益与社会公正。我国法律对于公司司法解散制度存在立法缺失和规定不统一的弊端,为此,笔者建议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完善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立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拥有股权相对较少,很难行使股东权利。在上市公司收购中,往往体现了大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只有完善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反收购制度、强制要约收购制度,才能充分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使公众对证券市场充满信心,保障证券市场持续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公司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现行《公司法》确立了对中小股东的民事赔偿制度和股东对公司经营管理行为的有效监督制度,并在实体上和程序上加以规范。但在保护中小股东的相关制度、权利救济等方面仍有不足,需进一步完善,真正形成切实有效的法律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