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针对华庆油田白153区长6油藏投入开发以来,开发初期表现出单井产量递减快、产能低、水驱效果差等问题,通过近两年现场攻关试验,主要从油藏动态监测方法、井网适应性研究等方面认识油藏,形成了一套有效开发超低渗透油田的主要技术对策.为改善同类油田的开发效果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十分迅速,城市化建设脚步逐渐加快,石油需求越来越。在砂岩油藏的开发过程中,水平井钻井技术是其重要的技术保障,因此,在砂岩油藏水平井钻井速度上应当不断提高。基于此,本文就提高砂岩油藏水平井钻井速度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石油是国民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在当今社会对石油的需求量增加以及老油田产量逐渐递减的形势下,三次采油化学驱技术已经成为胜利油田老油田持续稳产的主导技术。针对三次采油化学驱项目的主要特点,构建了胜利油田三次采油化学驱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胜利油田三次采油化学驱项目中具有代表性的孤东油田七区西南Ng54-61层二元复合驱油先导试验项目进行实例分析并得出综合评价结果。该研究为今后胜利油田三次采油项目的后评价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二三结合”是近年来国内高含水老油田在中低油价环境下首创的一种开发理念和开发模式,已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针对目前尚没有针对“二三结合”开发特点的提高采收率评价理论模型的情况,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现有提高采收率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静态法构建“二三结合”提高采收率评价理论模型。依据国内油田“二三结合”的开发特点和开发实践,筛选出7项对“二三结合”采收率影响较大的关键相似准则及参数。基于“二三结合”作用机理和表征机制,从渗流力学和油藏工程角度出发,首次构建表征油藏属性、渗流特性、时变特性的“二三结合”提高采收率评价理论模型。考虑多层老油田的储层非均质性和油气水分布不均特性,引入全藏渗透率洛伦兹系数、全藏流度洛伦兹系数,实现“二三结合”提高采收率评价理论模型的修正。以大港某油藏实际开发动态参数和五点井网为例,给出“二三结合”提高采收率评价理论模型中系数的求解方法,得到“二三结合”提高采收率预测曲线,通过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较强的适用性,为评价和预测“二三结合”开发效果以及老油田经济有效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文昌Z油田经过二十年的开发,层内层间物性差异大,大部分生产井采用多井合采方式导致剩余油分布较为复杂,定量描述剩余油难度大。以Z油田ZJ1-4U油组为例,利用地质精细描述、剩余油定量描述及时变数值模拟,对剩余油分布进行精细研究,形成一套海相砂岩油藏剩余油定量描述的研究技术。通过油藏剩余油定量描述研究技术,挖掘油田内部潜力,提出加密调整方案,投产后取得良好效果,表明海相砂岩油藏定量描述技术可实施性较高,为类似油藏下步挖潜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严峻的油田开发形势下,要实现油田效益发展,就要认识并掌握油田开发各阶段的开发规律,配套合理的开发措施,延长高产稳产期,提高开发水平,从来达到效益开发的目的。目前国内外没有专门针对稠油划分开发阶段的手段,本文通过研究稀油两种开发阶段划分方法的研究,确定应用年产油量、无因此采油速度的方法来划分稠油的开发阶段切合实际开发规律,同时应用压力系数、无因次累积油汽比系数、平均周期等稠油吞吐开发独有的参数来确定各阶段的界限,掌握各开发阶段的开发特点,以期对同类油藏各阶段的开发规律认识和开发调整提供有益经验,提高油藏整体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7.
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产量达到峰值后会迅速进入递减期,产量下降加快。受国际油价下跌影响,油田的经济效益下降。通过对稠油油藏经济极限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运用投入产出原理,建立了经济极限产量模型。利用HS油田生产数据计算出油田经济极限产量,最后用统计学软件建立了极限产量与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为油田管理者进行产量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黄彦 《辽宁经济》2009,(7):73-73
辽河油田是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我国第三大油田.也是全国最大的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辽河油田自投入开发以来。始终坚持“科技兴油”方针,遵循“经济、高效、实用、配套”的原则,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尤其“十五”以来,辽河油田针对制约油气生产的瓶颈问题.经过一系列攻关.形成了适合辽河油田油藏特点的一系列开采工艺技术.为辽河油田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但在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过程中,由于对影响油田开发的重要技术成果的推广缺乏必要的技术导向和宏观调控.配套资金投入不足.  相似文献   

9.
石油企业的定额管理工作基本上开展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步建立起一支有较高业务水平的专业队伍,并相继建立了管理机构。起初是以石油专业工程定额管理为基础,形成了各油田石油专业工程定额自编、自审、自定、自用的相对独立的格局。近几年,根据石油企业深化内部改革的需要,中国石化集团相继组织编制了统一的《石油专业工程定额》、《井下作业工程定额》等一系列专业工程定额,为各油田石油专业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关联交易的预算、结算管理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石化面对转变经营机制和应对国际石油石化市场竞争的新形势,为了配合油藏经营管理,也是为实现油藏经营管理打下基础,决定编制《油气成本定额》。这是中国石化石油企业定额管理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石化石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在新形势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剩余油分布技术的研究对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随着世界石油开采难度的日益增加,国内外石油工作者对剩余油分布技术的研究一直都没有停过。该文是在国内外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剩余油分布研究运用的地质法、油藏工程法、动态分析法等技术分别进行了论述。目的在于一方面为石油工作者提供借鉴及交流;另一方面对剩余油分布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胡昆 《魅力中国》2014,(13):394-394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采油工程技术是石油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油田开发的关键技术。本文从水驱开发、外围油田的经济开采及三次采油三个方面出发进行分析和探讨,分析了石油采油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北部湾盆地油藏开发单元多,类型复杂,开发效果差异大,亟待认清该油田群区域开发规律.建立在油藏分类及阶段划分基础上,通过对北部湾区域178个油藏开发单元静、动态多达50多种数据进行统计,建立区域静、动态知识库.在该知识库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得到适用于北部湾盆地不同类型油藏的产能、采收率及分阶段产量预测方法.该成果有效地提高了北部湾盆地油藏开发指标预测精度及效率,为后续油藏的开发调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董延玲  张媛 《中国经贸》2013,(16):103-104
合同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产物,同时也是商品在进行交换时主要的表现形式。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油田建设规模也在逐渐加大,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施工作业收入、支出类等合同的建立也随之越来越多,而合同潜在的法律风险随之在渐渐增多。本文将对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类企业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油田含油污水主要来源于油田开采、石油冶炼和石油运输,其主要含有分散油、胶体溶解物质等污染物。人工湿地技术是处理油田含油污水的有效方法。本文分析了人工湿地技术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以期引导人们合理运用该技术,提高污水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
油田监测是运用各种仪器、仪表,采用各种测试手段和测试方法,对地层和井筒有关信息进行录取、处理和分析,获得油田开发动态和静态第一手数据的过程。油田监测是认识油藏的手段,制定开发技术政策的基础,开发调整的依据,提高最终采收率的保障,在油田开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被喻为油田开发工作者观察地下的眼睛。  相似文献   

16.
白世忠 《魅力中国》2013,(34):16-16
新的形势下,如何有效管理和利用油田存量土地已成为石油企业优先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之一。首先分析了存量土地对石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之后对油田存量土地的再利用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文南油田属于高温高压高盐油藏,产出液矿化度高(29—36×10^4mg/l),本文通过对油井结盐机理及影响结盐因素的分析.以文123块为例,介绍了复合防盐技术的原理、施工步骤及应用效果,并总结了高盐油藏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8.
杨磊  郭巍  李磊 《魅力中国》2010,(14):112-112
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机械的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这些技术的发展进步同样也为油田系统的自动化提供了基础。本文将通过分析讨论石油化工环节的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以及油田监控系统中的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探讨我国石油行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周刊》2012,(26):32-33
把从南海盗采的石油再卖给中国197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把石油作为捍卫国家主权、收复失地和反对霸权主义的战略武器,采取减产、提价、禁运以及国有化等措施,开展了一场震撼世界的石油斗争。这场石油危机在几个月内席卷了大半个地球,对于世界经济乃至各国国民生活的影响逐步突显,而且愈演愈烈。石油危机敲响了各国对于能源安全的警钟。近在咫尺,而又资源丰沛的南海让周边国家眼红不已。从1974年开始,越南逐渐控制了白虎油田、大熊油田、白犀牛油田、青龙油田、东方油田等。  相似文献   

20.
《发展》2009,(10):168-169
长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始建于1971年,是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下属的一个以原油生产为主、兼有项目管理和技术研究职能的大型石油生产企业。目前管理着马岭、华池、西峰等7个油田、49个开发区块。共有各类站点200余座,油水井3800多口,日产原油达5800吨,是长庆油田增储上产和投资的重点地区,甘肃省境内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甘肃省“双十工程”骨干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