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2 毫秒
1.
陈纳磊 《魅力中国》2014,(12):75-75
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更是以其刚柔相济,细腻传神的表演风格,为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尤其是受少年儿童所青睐。我国著名戏剧大师曹禺先生就十分赞赏木偶艺术,曾题词:“神奇的木偶艺术,华夏之光”。作者认为要想让舞台上的木偶表演栩栩如生,不仅需要演员深厚的木偶基本功,并且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其加入的许多舞蹈等歌舞形式的元素,对演员形体方面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木偶戏剧发展现状,来探讨木偶表演与演员形体之间的关系,希冀寻找出对中国木偶艺术发展更高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姚思佳 《魅力中国》2013,(25):47-47
艺术家对空间的运用是艺术家意境传达、情感表达的主要方式。也是艺术作品多元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艺术的发展,对空间的呈现方式也不断深入,阿恩海姆对空间的解读,阐释了艺术作品中艺术家处理空间的手段。帮助我们理解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赵西岗 《魅力中国》2014,(25):115-115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除了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外,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所以作为传统文化中主要组成部分的戏曲文化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同时伴随着人们对不同文化类型的需求的改变,促进戏曲文化的发展形式也逐渐朝着新的方向发展。本文就着重对我国传统戏曲舞美设计的特点进行说明,随后对当代戏曲文化中舞美艺术的设计的变化进行详细阐述,对该项艺术形式的发展方向以及促进其发展的理念进行分析,来促进当代戏曲舞美艺术的设计形式能不断满足人民对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需要。  相似文献   

4.
浅谈我国木偶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偶艺术有着三千多年漫长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梳理木偶艺术的发展历程,探讨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如何推动这门传统艺术的保存、开发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青 《魅力中国》2010,(25):189-189
纤维艺术是一种极其高雅的表现形式,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形式在艺术界独树一帜,其无与伦比的表现技巧和形式的美感,极具视觉的冲击力和震撼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以及现当代人文背景的转换,现代纤维艺术不仅在材料和形式上进行了突破,而且在纤维艺术品的精神内涵上更加注重艺术家个人艺术观念的表达。在现代建筑空间环境中现代纤维艺术创作观念必需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然而正是这种制约,使现代纤维艺术创作表现出独具空间形态的艺术观念。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的发展变化在遵循艺术发展一般规律的同时,由于其特殊的审美价值与使用价值使它发展成有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韩霜 《魅力中国》2011,(14):304-304
纤维艺术作为一门年轻的现代艺术,它以自身的独特性步入多元化发展的时代。纤维艺术的创作理念和想象空间越发具有情感张力,纤维艺术的材料越发丰富,工艺不断创新,表现形式和空间展示越来越多样性,使纤维艺术步入“多元化”发展时代从而更体现纤维艺术在视觉艺术领域上的独特魅力。反映了纤维艺术由最初的民族性走向多元化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传统动画按照艺术表现形式可分为:水墨动画、水彩动画、剪纸动画、木偶动画、泥偶动画等。其中,水墨动画和剪纸动画最具代表性。传统类型的动画在制作手段上主要依靠手工完成。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用于动画制作的计算机软件应运而生。一方面极大地方便了动画的制  相似文献   

8.
刘彬 《黑河学刊》2011,(1):49-50
漳州木偶艺术在当地有着较为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因而,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是,近几年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漳州木偶艺术日益衰落。要加强对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并对漳州木偶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认为"漳州木偶艺术起源于晋,发展于宋,传播于明,繁荣于清,破坏于民国,重新焕发于新中国"。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传统艺术伴随数字化时代变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新的数字艺术不断涌现,让更多艺术家寻求到认识世界和表现世界的新方式.文章研究分析了数字技术对传统艺术的影响,明确只有合理应用数字技术,才能更好地表达人类的智慧和思想.  相似文献   

10.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掀开了我国历史新的一页,改革开放则使我国经济体制发生深刻的制度性变化,表现在:一是经济结构多元化,传统体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演进为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经济结构,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二是社会投资主体和投资来源多元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发展和企业自主权的扩大,使国家单一的集中投资的格局逐步被打破,非国有投资主体得以迅速发展,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同时由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中央政府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下降,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的增长以及居民收入和储蓄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外资的加速进入,推动了各类经济主体来源多元化;三是经济货币化,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管理形式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实物管理向现代商品经济体制下的价值管理转变,货币在经济运行中的能动作用逐步得到了充分发挥,经济货币速度有了迅速提高;四是经济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所有经济关系逐步纳入市场经济轨道,市场机制已逐渐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主导机制;五是经济国际化,也就是一国经济发展超越国,与国际经济关系不断扩大和深化,进而达到相互融合的过程,其实际是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对外延伸,使市场经济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卜明慧 《魅力中国》2014,(7):100-100
现代陶艺是伴随科学技术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逐渐确立的现代艺术形式。随着现代陶艺逐渐介入景观艺术中,开始对城市环境进行诠释和扩展。而城市景观的设计是非常复杂的课题,它涵盖了艺术、工业、规划等等大量内容。目前,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现代陶艺这一要素的运用较之以前已明显增多,丰富着城市景观设计的艺术内容与形式。  相似文献   

12.
周瑞刚 《理论观察》2004,(2):108-108
艺术个性是指人的艺术活动中的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艺术活动中形式多样性的动力 ,主要显现为艺术风格、创新能力、求异思维方式的种种差异。 2 0世纪现代主义思潮越来越强调艺术家的主观精神 ,外在表现为艺术形式的种种探索、艺术风格的时时转变。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流派的作品使人的感观更加丰富多彩 ,也给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艺术品总是与艺术家的个性有密切关系 ,有着艺术家个性的印记。而自然科学发现没有个性痕迹 ,这正是艺术区别于自然科学的关键所在。信息时代科技水平日新月异 ,艺术个性之外的技法、技巧、经验…  相似文献   

13.
许崇强 《魅力中国》2010,(23):319-319,317
综合材料绘画以新感性、新维度的审美形式,获取新的意象,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材料的运用改变了现代艺术创作中的视觉习惯和观念。从而被艺术家广为采用。本文从个案研究的角度出发,对西班牙20世纪艺术大师安东尼·塔皮埃斯的综合材料绘画艺术进行分析研究。从横向与纵向等多个角度对其作品中综合材料的运用变化进行分析整理,以及剖析塔皮埃斯艺术创作中绘画与材料的关系,探索研究塔皮埃斯材料艺术语言形式本身及其中蕴含的艺术观念及思想,  相似文献   

14.
关于涂鸦商业式生存的可能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慧 《理论观察》2008,(5):145-146
涂鸦作为一种街头艺术形式艰难的生存着。它不被大众所接受,被看做是叛逆的象征。然而正是这种不羁的艺术表现形式才真正地表达了艺术家的思想。直到这种街头艺术与时尚品牌发生碰撞才起死回生。十年前,随着HIP--HOP热潮的涌入,作为街头文化的一部分,涂鸦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里。那时候的涂鸦,是令城市管理者头疼的“小广告”,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涂鸦也逐渐艺术化和商业化,它不仅见证着中国城市的变迁,也在成为城市建筑中一道新风景。  相似文献   

15.
刘媛 《魅力中国》2013,(25):112-112
中国剪纸动画是中国动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于中国民间艺术的剪纸,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也为传统剪纸动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丰富了传统的艺术形式,为中国民族动画产业带来了新的动力,也是一场技术性的改革,通过无数艺术家的不断探索,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创作出多部剪纸动画作品,但也有人迷失其中.为了让我们的民族动画能屹立于世界动画中.发展数码剪纸动画成了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当代美术的多元化发展,已成为学者和艺术家的共识,创作方面也基本形成了多元发展的艺术形态。缺乏具有前瞻性理论研究以及艺术创作类型的单一化,是我省美术发展的不足。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与艺术观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情况下,脱离中国当代美术多元化发展趋势下的黑龙江美术研究及创作必定是片面的、短视的。  相似文献   

17.
周健 《中国经贸》2014,(21):144-144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我国城市养老模式逐渐由传统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并且发展越来越多元化。老龄化社会需要构建完善的养老体系,特别是养老服务体系,这样才可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对城市养老模式现状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周南江 《理论观察》2014,(5):107-108
墙体彩绘就是在墙体上进行绘画,是近几年随着人们个性化的生活所兴起的一种装饰方式,为很多想要个性化空间的人群提供了一个平台,它可以营造一种很有艺术感觉的氛围,并且这种艺术不会随着艺术家的想象无限的扩张,具体的内容会根据业主的爱好进行创作,既满足了业主的需求又展现了业主本人的品味,所以很受欢迎。本文力求通过对墙体彩绘形式、内容、色彩、构图等方面的探讨,浅析墙体彩绘这一新装饰语言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以及其信息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上官紫淇 《魅力中国》2010,(29):258-258
社会推动艺术的发展和进步,音乐存在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本文探讨了音乐艺术和视觉传达艺术二者的融合,并以音乐艺术和视觉传达艺术结合的典型影音艺术展开论述.电影作为音乐和视觉传达的二者结合的良好表现形式,是众多的人关注艺术袁现的媒体。本文根据分析音乐艺术和视觉传达艺术这两个不同门类之间的异同和联系,总结之间融合的必然性,分析音乐艺术和视觉传达艺术问的深厚渊源。并且,运用形式美法则的规律分析音乐艺术和视觉传达艺术的结合将会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并且,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说明,音乐艺术和视觉传达艺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必将摆脱自身学科的制约,吸收更多的学科,来展现多元化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王健 《魅力中国》2013,(13):114-114
古筝艺术源远流长,流派纷呈,各地区古筝流派分有不同的演奏技法。古筝是一件演奏技法复杂而艰深的乐器,它对音乐的诠释是以十个手指精妙、和谐的动态形式与音韵艺术的高度统一,是艺术的技巧,也是技巧的艺术。在传统的文化生态大系中,中国古筝艺术,历经磨砾,犹如一棵长绿的青藤,枝繁叶茂,千栽如荫,始终保持着生存与发展,历代的古筝演奏家,也以自己的方式为其生命的绵延与壮强,注入了新的精神,逐渐形成了山东筝派,河南筝派,客家筝派,潮州筝派等著名的八大地域性流派,并且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古筝音乐艺术中最为珍贵的艺术遗产。随着时代、生活的发展,传统表演技法已不能满足当代听众新的需求。本文在分析古筝演奏技法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当代古筝演奏技法的问题,以其推动古筝演奏技法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