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已有1000多农民赴北京承包土地,办起菜园,种植蔬菜。此举不仅带动了北京蔬菜业的发展,而且让北京市民吃上了来自草原的风味蔬菜。锡盟农民赴北京种菜始于1985年。多伦县5个农民来到北京租了2亩菜田,当年就收人3万多元,这相当于家乡种田收入的...  相似文献   

2.
千百年来,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国农村改革就是从土地承包经营开始,进而在全国形成燎原之势。然而,近年来,农民增产不增收,种地不赚钱,土地抛荒现象时有发生。怎样提高农民种地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农村工作重中之重。首先,根据市场需要,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农户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产单位,而是一个面对市场的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农民必须把市场需求作为出发点,近几年,山东省乐陵市依据行情动向和消费者需求,并结合本地优势,及时调整农业种植…  相似文献   

3.
2005年8月12日.安徽省滁州市工商局南谯分局,应当事人申请,解放思想,为农民宇尔兵和胡大民两人颁发一份企业名称为“滁州市南谯区绿园蔬菜经济合作社”的合伙企业营业执照.核准的经营范围为“蔬菜种植、销售”。为深入了解这个农业合作社的真实情况,最近笔者进行了专题调查,农民的实践给了我们很多真知和有益启示.也提出了值得探讨的深层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很多农民外出务工,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农耕用地无人种植,导致荒废;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建设用地,占用了农民的土地,导致很多农民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由此,文章就针对农村土地被征收后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李皓 《魅力中国》2014,(16):363-363
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占用了农民的大量土地,导致很多农民失去土地。同时,由于征地制度不完善、农民的思想观念陈旧、文化素质偏低等,导致很多失地农民未能就业。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大量因失地而失业的农民同农村的贫困问题密切相联,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尽快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6.
无地农民问题形成的制度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制度均衡理论分析了我国《土地承包法》的意义和无地农民形成的原因,在土地资源失去均衡的条件下,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土地承包制存在的长期性,根据调查数据资料对河北省无地农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借鉴巴西解决无地农民问题的政策,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小调整和开发荒地、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建立农民就业的创新机制、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无地农民收入等解决我国无地农民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杨肖蕾 《中国经贸》2013,(24):35-35
伴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对蔬菜,特别是无公害蔬菜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无公害蔬菜在培育种植方面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无公害”,农药、化肥的使用依然泛滥,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威胁。本文基于以上问题对提高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水平及增收经济效益的途径予以讨论,提出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强化政府领导、紧密结合4项措施,为蔬菜种植真正达到无公害,提高农民收入,并提高无公害蔬菜的经济效益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春耕时节,笔者来到南江农村,耳闻目睹了南江农业结构正在发生的变化。“市场需啥咱种啥”在元潭乡元潭村,一望无际的田野里种满了各种蔬菜,一辆辆满载蔬菜的汽车正从田野里开出。望着碧绿的菜地,“蔬菜经理”魏军宜告诉笔者,由于种粮不合算,村上60多户农民便合伙组建了元潭特种蔬菜种植公司,种植了以色列四色甜椒、西芹、荷兰红甘蓝、芥蓝、给球生菜等40多个特色品种,380多亩。目前,公司已同重庆、成都、西安、南充等地客商签订购销合同160份,外销蔬菜2万公斤,获利4万余元。县农委主任何超德说,县上为了给农民提供农产品的市场…  相似文献   

9.
日前,四川省农科院、双流县科技局等单位的果树、蔬菜种植专家,专程来到双流县永安镇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梨园村,为该村农民送来果树、蔬菜等种植技术书籍,并面对面与村民阡展科技咨询和讲座,用科技助农增收。图为永安镇梨园村的农民在村头踊跃领取科技图书。  相似文献   

10.
李奋生 《特区经济》2012,(10):235-237
在我国城镇化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地方政府以公共利益为由,低价征用农民的土地;以情况特殊为由,违规征用土地用于非农建设;以集中土地招商的形式,强迫农民土地集中流转;土地出让金及税费高,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难等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问题。为了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权益,需要适时修改土地管理相关的法律,加快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立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增加违法成本;确立以市场价值作为征地补偿的依据,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加快土地确权,明确农民土地产权;加强土地督察工作,完善土地执法监察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及普法工作,提高农民依法维护土地权益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锡盟太仆寺旗20万农民靠种菜、贩菜致富。今年,他们不仅给12个省市蔬菜批发市场直接送货,而且首次把新鲜蔬菜打人蒙古国市场,仅种菜、贩菜一项,全年可为农民带来5000万元的收入。 太旗是国家级贫困旗县,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大部分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太旗虽然贫穷落后,但交通便利,4小时就可进入北京。于是,当地政府引导农民以种植蔬菜为突破口,大力兴建京津地区的菜篮子。如今,全旗一多半农民种植蔬菜,总产量达5万多吨,有美国西芹、樱桃萝卜、大白菜、葱等几十个品种。芹菜在当地批发价为每公斤0.6元,…  相似文献   

12.
《发展》2003,(4):42-43
“双会”期间在代表和委员们关心的诸多话题中,土地流转问题备受关注,他们认为,用法律的形式确认农民的土地流转权,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保护农民利益的最好保障。很多人大代表谈了下一步实施土地流转的原则和具体措施。江西人大代表、宜春市市长宋晨光说:“怎么样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这其中有一个土地流转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还是主要是从政策上鼓励,从资金上引导扶持,从政府的服务上来做好。”人大代表刘永忠认为:“现在土地流转不是一个简单的数量问题,更重要是一个质量问题,(要能在基本利益的基础上)给他有一个增量的利…  相似文献   

13.
对土地征用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树远  杨世安 《发展》2003,(1):67-69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土地征用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追求公平正义观念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随着对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重新审视,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上所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凸现。在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民是当然的市场经济主体之一,农民的利益应当受到市场经济规则的制约和保护。土地征用目的正当性的限制我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其中“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就是土地征用的正当理由。各国对土地…  相似文献   

14.
为谁叹息?     
有一片土地,农民们有的在上面种地,有的在上面放牧牛羊。来了几个人,对放牧牛羊的农民说,我们把你们的牛羊全买了,你们到城里去卖牛羊肉吧。于是农民没有了牛羊,就把土地交给了那些人。这些人在那些土地上面盖了很多房子卖掉,赚了很多钱。很多疯子看到可以赚很多钱,就蜂拥而采,从银行借了很多钱,买农民的土地。对农民说种地多苦呀,你们也去城里吧。  相似文献   

15.
最近。关于农村土地问题的话题很多。一是失地农民的土地问题,二是农民是否应该获得更大更多土地权利的问题。三是土地规模经营的问题。前两个问题涉及农民的权利。第三个问题涉及农业生产乃至国家粮食安全。都是十分重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发展空中农场种蔬菜新加坡缺乏土地,为了生产不含农药的高质量农作物,以及减少国家用于食品进口方面的开支,开始建立空中农场生产蔬菜。新加坡热带空中种植公司采用了新加坡南洋技术大学研究出来的技术,建立了面积5.6公顷的空中农场,拟于今年6月份开始生产...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制度改革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文章分析了宁夏土地制度改革探索的成绩及问题,提出了明晰土地产权、提高土地征地标准、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有效性、建立农地收益增长机制和加大对农民、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土地流转扶持力度等一系列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首家土地托管合作社——民发土地合作社在平阴挂牌成立。自此.平阴农民手中的土地能托管了。 随着经济的搞活,部分农民走出家门打工或经商,造成土地撂荒,还有一部分农民沿续传统的种植模式.造成土地产出效益低下。  相似文献   

19.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基础,由于城镇化的加速,土地被大量征用,很多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陷入了失地又失业、生活无保障的困境。失地农民的问题,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必须从法律法规建设、制度建构、体系完善和社保意识培育等方面加以系统解决。  相似文献   

20.
征地制度改革与失地农民权利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以来,我国在扩大农民土地权利上取得了巨大进步,刺激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但应该看到,当前农民的土地权利仍然很弱。用不同方式侵犯农民的土地权益,已成为新形势下农村矛盾的焦点。为了探索征地制度改革与失地农民权利保护,课题组对分布在四个省市的四个县(市、区)、39个村庄、1000多个农户进行了调查,着重了解了失地农民对征地制度改革的意见,基于大量第一手调查资料,对征地制度改革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