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宗贵 《魅力中国》2013,(26):131-131
搐要:新课改需要语文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变换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启动学生的想象,诱发学生的想象,开拓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想象等。同时要给学生提供锻炼发散思维的机会,安排刺激发散思维的环境。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2.
韩艳菊 《魅力中国》2014,(24):124-124
进入想象氛围只是达到教学目的的基础,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知识面的局限,想象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但只要通过恰当的方法去启发、引导和点拨,就不难使学生的想象展开翅膀自由飞翔。如何丰富学生的绘画想象力呢?  相似文献   

3.
耿亚娥 《魅力中国》2010,(18):79-79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给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让他们放飞思维,做自己想做,说自己想说,哪怕是不切合实际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4.
何浩英 《魅力中国》2010,(26):157-157
想象是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发展学生智力的基础。想象是创新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备条件。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路敏  路宜娟 《魅力中国》2011,(15):339-339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阅渎中拓宽视野,丰富学识,陶冶情操,提高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是学生成长的推动力。实践表明:在训练中理解;在情境中感悟;在空白处想象有助于提炼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想象水平。  相似文献   

6.
卞淑君 《魅力中国》2013,(10):274-274
从目前作文教学的普遍现象来看,记实与想象在训练时可以有所侧重,在具体习作时两者并没有截然的分水岭,而应当是两者并重,相辅相成,有机地、和谐地统一。因此,在作文指导中,必须从“真实”人手,培养学生写真话、做真人的品质,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想象,以提高文章的尝试和表现力,通过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的交互与整合,力求把作文的教与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韩景润 《魅力中国》2010,(12):44-44
语文教师要将审美的想象引入课堂,让学生展开想象的双翼,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同一部作品提出不同的审美见解,让审美的思绪在广阔的天地驰骋,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应充分发挥利用教材中的审美因素,从语言文字入手,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用,学而有情,教而有趣,在和学生交流中共同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实现语文教学综合效应的最大值,让美育在语文课堂中闪光。  相似文献   

8.
陈英香 《魅力中国》2014,(1):143-143
民歌以其独有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音乐教学在对民歌的创作、表现和想象理解过程中,能够丰富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提高学生的欣赏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音乐教学在对民歌的意境的想象过程中,有着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明显优势。因此,民歌教学应采用灵活、多样、宽松的方式,使学生在收集和聆听大量音响资料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分析作品,体验情感,从而提高学生对民歌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9.
尼玛措 《魅力中国》2014,(8):131-131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的主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为突破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诉我手”。同时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  相似文献   

10.
熊继田 《中国西部》2012,(33):79-81,78
看图作文,就是观察给定的图画,按其内涵和命题要求,通过联想和想象,将静止无声的画面,转化为活动有声的文字,从对图画的所见、所听、所思、所感和所迁中。展示自己的习作灵气,体现自己的思维创造,享受自己的生命陕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逻辑、知性、灵性、理智和情感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提升学生的素养,涵膏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吴新杰 《魅力中国》2014,(14):164-164
新课标鼓励学生多读,重视朗读,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朗读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朗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杨柳青 《魅力中国》2010,(21):50-50
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蕴涵的创新教育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参与精神、发散思维能力和多元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王克萍 《魅力中国》2011,(18):217-217
在汉语学习中创造情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加深语言信息的摄取,做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论述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指出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想象思维的方法和措施,对于指导中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有助于学生更透彻的理解基础定义、性质以及定理.教师可以从课堂引入、整个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布置作业习题时也更应考虑需要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习题.  相似文献   

16.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从观察到表达的桥梁。爱因斯坦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而小学语文教材则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利资源,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加强想象训练。  相似文献   

17.
杜薇 《魅力中国》2014,(7):130-130
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启发学生运用正确的意识、感觉、想象、情感等对演奏与触键的生理技能进行调控,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符晓辉 《魅力中国》2013,(10):275-275
语文新课标特别注重对学生想象力培养,它以全新的面孔告诉我们,鼓励想象、鼓励创造,给沉闷的语文教坛吹进了一股清风,有力地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折和更新,是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可贵的支持和鼓励,非常切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创新教育的大方向。曾有一位作家从写作的角度谈论想象力的作用:“没有从生活出发的丰富而合理、多彩又多姿的联想和想象,作品往往是苍白的、枯燥的、肤浅的。”学生要写好文章,就不能死读书,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  相似文献   

19.
崔青 《魅力中国》2009,(22):272-272
在钢琴学习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多路径和多手段的,既可通过作品的本性特征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视觉想象和听觉想象,通过对作品的文化内涵挖掘与其他相关文化作品的参照,使学生的想象力更丰富,又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听觉图像的想象,使学生在弹奏乐曲的过程中,以想象为中介,达到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器官的协调运动,更好地塑造作品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高辰红 《魅力中国》2010,(21):99-99
小学数学教学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一个不辩的理念。而习题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对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尝试:一、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二、合理想象、推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三、实施“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四、自述道理,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