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翠红 《魅力中国》2011,(6):241-241
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情景,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重视合作和交流,注重学习过程,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也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以及教师对研究性学习过程的掌握,角色的改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阐述探究式教学模式产生背景和认识误区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这一模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问题,认为中学英语教学要突破传统机械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探究心理,展示学生探究学习成果,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国内外普遍认同的教学模式。民族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学运用研究性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应在实施中加强主客观条件建设,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时间进入了21世纪,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增设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为有效地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2001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提出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的重要内容,是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它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各地必须予以充分重视。”上海,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老头,在推进研究性学习方面,也走在了前列。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湖南省5大地方高校的自主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现状不容乐观。自主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之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其原因既有学校管理、教师认知与能力的原因,也有学生传统观念的原因。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改革学生及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师生之间畅通的沟通渠道,设计自主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教学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对研究性学习作了如下说明: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研究专题,通过亲身实践去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司瑞 《魅力中国》2014,(23):202-202
语文课程是高中必修的主要课程之一,也是发展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语文课程可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并通过加强文学经典著作教学,积极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倡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策略,积极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等,强化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切实有效的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成操 《辽宁经济》2006,(6):130-130
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让学生自主选取研究专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而获得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基于Internet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就是利用交互性网络平台,构建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主动探索,形成研究的态度,提高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9.
赵青松 《魅力中国》2014,(4):246-246
历史教学在普通高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提倡“自主、探索、研究性”学习,是新的课程理念,也是学校教育的必然,学校教育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强调自主研究性学习,才能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创新性人才。为此,我们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该文在介绍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项目作业”内涵的基础上,得出“项目作业”是开展研究性学习形式的有效形式的结论后,重点讨论了“项目作业”教学应如何开展及成功实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刘鹤 《魅力中国》2014,(8):221-221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我对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数学研究性学习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的本质特征是在探索中塑造了人格,在创新中发现了自我。在一次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改变学生以单纯的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李卫东 《发展》2010,(8):151-151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从社会和学生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学生以团队形式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学习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对弘扬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获取学习经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作用不可低估。但许多教师往往忽视了它的重要性,使研究性学习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如何提高认识,改变观念,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Internet资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远程互助学习的一种研究性学习方式.网络环境对研究性学习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和爆炸性呈现给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带来了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网络复杂的环境也给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带来不少的冲击.解决研究性学习问题的对策:一是课题的选择要联系实际生活,不能一味地依赖互联网;二是在资料收集和处理资料时尽量运用权威性网站,提高辨别能力;三是在分析问题和得出结论时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15.
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本文分析了研究性学习与大学教学价值功能缺失,认为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社会对教育投入的加大、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引入类似Seminar等各类研究性教学试验,开展研究性学习条件基本具备;并以毕业论文为例,着重探讨了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6.
陈明召 《魅力中国》2010,(31):304-304
“研究性学习”已作为必修课内容正式实施了,同时要求各门学课都要贯穿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旨在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在研究中学习,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本文是在对高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论进行比较系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就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目的、原则以及怎样在数学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等方面谈点肤浅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7.
张梦凯 《魅力中国》2010,(31):409-409
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宗旨是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探究解决语文学科的问题为主,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8.
魏珍 《新西部(上)》2012,(12):146-148
研究性学习是现今运用于中小学课堂中比较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取得不少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心智和我国的教育现状不适合过度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出美术教学中应正确把握研究性学习的“分寸”,实现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李宏 《魅力中国》2010,(3):68-68
新课程积极倡导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开发有效的物理教学资源,开拓新的教学方式。物理教师应该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改变教学方式,创设情景与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通过激发兴趣,唤起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互助意识,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黄超 《魅力中国》2013,(5):218-218
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环节来达到教学目的。数学课程还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自身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的发展中选取有关数学研究问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一样,是从特定的数学角度和途径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例,通过亲身体验进行数学的学习。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有助于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变传统的“接受性、训练性学习”为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它有利于克服数学教学中注重教师传授而忽视学生发展的流弊,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研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