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观赏一部影片的时候情绪往往随着画面中影像的变化而产生波动,画面中的影像是神奇的,充满魅力的,我们在看的如醉如痴地同时,却往往忽略电影的最基本的特性……电影画面是活动的。是由一系列连续的活动影像组成的。由此也产生了电影最直接、最基本的构成因素——“动”。运动是电影最重要的特征。没有运动就没有电影画面。没有运动的画面就不能称其为电影画面。运动是电影画面令我们痴迷的原因,而电影画面的魅力往往就来自画面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巧妙“移动”。  相似文献   

2.
唐源 《魅力中国》2014,(18):101-101
关于现代实验电影的概念,即为广义范畴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其具有先锋实验性特质的电影形式;非逻辑、时空的非连贯性(模糊性)、非线性叙事、淡化叙事与冲突(非故事性)、重视觉冲击;通过形状、色彩、节奏等视觉元素的组合,设想建构像音乐艺术一样纯情绪传递的“视觉交响乐”;未来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实验电影.对“机械文明”、“运动”理念的热衷,将胶片上的影像的连续性叙事特质因素剥离,借鉴音乐、绘画、舞蹈表现节奏、运动的形式.去实践电影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3.
魏浩浩 《走向世界》2011,(29):64-65
今天,看电影成为人们闲暇时首选的娱乐方式,追求影片故事更追求特技特效。2010年,《阿凡达》的上映在好莱坞掀起了一阵3D电影的风暴,其影响力延伸至世界各地,3D立体电影正是借助这个契机真正走进人们的视野。带上眼镜看电影,画面立体生动地浮现在眼前,仿佛触手可及,这是3D电影所带来的最直观的观影效果  相似文献   

4.
岁末年尾,华丽的电影贺岁档开启大幕。今年贺岁档长达78天,堪称“史上最长”,上映影片也多达50余部。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贺岁档俨然成为中国电影的“期末考”。这场考试能否交出满意答卷,尚未可知。  相似文献   

5.
在电视新闻实践中,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技成为电视新闻电子编辑得心应手的能够丰富电视画面、增加电视新闻信息、加大电视新闻报道力度的主要手段之一。一些电视新闻编辑常常把合成画面、色键技术、叠加、划变等特技手段综合运用,最大限度地利用电视画面的空间,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多时空地向观众叙说新闻。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技手段被电视新闻电子编辑所用,更应善于巧用,应从新闻实践出发,遵循相应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闰丽 《魅力中国》2010,(33):111-113
电影是视听相结合的综合艺术,是既有开阔视觉的画面,又有震撼听觉的声效相互结合的完整艺术。在电影的艺术创作中,声音是极其重要的艺术元素。声音的塑造是不可缺少,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艺术创作手段。  相似文献   

7.
《老区建设》2013,(1):6-6
“电影民生”将实现让农民从“看到电影”向“看好电影”过渡。记者从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获悉,到2012年底,全国共有农村数字电影院线248条,放映队5万多支,全年共放映影片800万场左右,观众人次达15亿。  相似文献   

8.
高洪超 《魅力中国》2013,(13):115-115
灯光己成为现代舞台演出画面的主要造型手段,灯光照明的适应性和艺术性相应变的更加重要。科技的现代化发展,则为灯光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更完善的手段,为设计者提供了更多思路和想象空间。本文着重阐述光的基本要素之一“光强”,分析其本身,以及与外界的比较关系。  相似文献   

9.
齐巍 《魅力中国》2013,(29):102-102
任何戏剧都是时空综合的艺术。这种时空综合集中体现在演员的形体动作上,因为动作同时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所以任何戏剧本质上都是“动”的艺术。戏曲在动作方面主要是舞,故也有人称四功为“唱念做打”。戏曲继承了古典舞蹈,同时不断向民间舞蹈吸取营养。这类舞蹈不再是插舞,而成为创造角色的手段、“语言”,成为角色本身生活在舞台上的行动,犹如角色的对话和独白,或抒情,或叙事,已经充分戏剧化了。  相似文献   

10.
多年以前,我一个人钻进大连进步影院,放映的是王家卫的《东邪西毒》。看到一半,我彻底傻掉了。这是什么电影?除了旁白,基本上没有人说话。画面虽然很美,故事却让我看得云里雾里,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电影结束时,我头晕脑胀地逃出影院。十艮恨地回望一下大幅海报,后悔不该心血来潮看什么电影。这个电影,真的超出了我当时对电影最大的接受底线。世事难料。几年后,《东邪西毒》竞成了我最喜爱的影片之一。我终于能看懂王家卫的电影了。一盘VCD不知看了多少遍,百爱不厌。画面美,台词更美。我甚至把全部台词打印下来,时不时读上一读。那时不知,现在回想,也许是王家卫台词中的一股浓浓的文艺范儿征服了我。  相似文献   

11.
作为史上跨度最长的系列影片,007系列电影历经40多年的风雨,在全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部延续近半个世纪的经典系列影片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影视娱乐范畴,成为我们多角度透视美国社会文化的一个良好人口。007系列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体现了美国的价值观念及社会时代的变迁,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不仅是美国电影商业化运作模式的成功,而且也是美国借助娱乐产品进行文化全球化扩张的一个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2.
构想的能力     
从故事构思到生动的影片,一部电影要经历许多阶段。通常,有了一个剧本,导演开始工作了,他对最终影片有了初步的构想:故事是如何一幕一幕地展开的,主要角色各是什么样的……在他的头脑中,已有了一个粗略、模糊的“电影”。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信息》2010,(18):68-69
影片《唐山大地震》热映,其画面、故事和演员等虽受到了坊间普遍好评,然而,影片中出现的众多“植入广告”,却引起了观众和论者的诸多不满。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影片中的明星服装设计别出心裁、美仑美奂.服饰作为电影视觉符号,它传达的是人物形象识别,还有服饰色彩在视党上的冲击.以视觉文化为理论视域,电影服饰必须兼有符合角色需要与体现艺术审美价值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卿 《魅力中国》2013,(11):84-84
各种台词形式与画面构成的蒙太奇已成为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为电影美学开阔了无限广阔的领域,电影艺术的特点决定电影中的语言足最接近生活的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16.
雏议“童非模式”─—独具慧眼的企业之道童非,刘高佶模式的萌生童非在荣获世界体操冠军之后,又以他力与美结合得无可挑剔的动作,赢得了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童非腾空”、“童非吊环”、“童非鞍马”而被誉为奥林匹克骄子。随后,美国斯坦福大学捷足先登,...  相似文献   

17.
鲁科颖 《魅力中国》2010,(9):159-159
影视艺术的独特表现元素就是视昕语言,摄像元素是视听元素中最重要的先驱元素,听觉元素中,包括人声、音响和音乐。电影是“视觉”和“听觉”相辅相成的艺术形式,画面和声音是影视艺术最基本的表达语言。  相似文献   

18.
好莱坞动作大片中常常会反复引用一个经典镜头,影片男主角在搏斗中暂时处于劣势而被迫单臂悬挂在悬崖上奋力地往上爬,一般这都会是反败为胜的前兆。沸沸扬扬的台州飞跃集团资金链异常断裂事件同样能让人产生上述强烈的画面感,“飞跃”无疑是那个身处险境的主角,但是政府的高调介入不知道是否能成为飞跃集团起死回生的有力支柱。  相似文献   

19.
张宝全  张晶 《新财经》2007,(2):116-117
张宝全,本刊上期封面人物,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他一直心存影视梦,近来在这一行业动作频频。目前,今典在上海、北京、长春、成都、包头等地已经有8家五星级“放电影院”在建,总投资1亿多元。“1 X”模式的放电影院本质上是电影和“吧”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结合,只有其真正成为人们电影生活的主流消费方式才能称为“第三代”影院,现在看来,这么定义还为时过早。但它无疑是对目前电影消费方式的一种拓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20.
严娟 《魅力中国》2013,(25):350-350,349
“文化润内,养德固本。”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以文化的力量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效拓展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领域,成为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如何将国家电网公司“干事、干净”的核心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推进“莲洁荷美”文化工程的落地生根,笔者认为,廉洁文化建设应遵循人们从浅到深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视觉、听觉、感觉、知觉、自觉五个角度着手,实现廉洁文化“入眼”、“人脑”、“人心”“入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