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诸多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我国存在着国有资产流失的诸多因素,闲置、浪费现象较为普遍,单位国有资产营运效益低下,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是哪一级哪个部门哪个企业单位的事,必须通过上下齐抓共管共同努力来实现。具体地说,应注意抓好以下几个环节:’(-)制定《成本法》,务使成本补偿法制化、规范化。目前,国有企业的成本开支范围与补偿界限,没有强有力的法规加以约束,只是附属在财务会计的有关制度中,权威性不大。今后应通过正式立程序,制定《成本法》,明确规定成本的具…  相似文献   

2.
现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指标探析○中央财经大学王军王廷军一、现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办法的弊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投资以及投资收益形成的,或者依法认定取得的国家所有者权益,在考核期内期末数等于或大于期初数。其具体考核用国有资产的保值...  相似文献   

3.
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全国人民长期奋斗积累的社会财富,是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促进国有资本市场化、竞争化运作的内在要求,是整体搞活国有经济,提高国有资产运作效率,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根本需要。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如何构建县域国有资产营运与监管过程中的权利主体、责任主体和利益主体,建立责、权、利对等,激励与约束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是增强县域国有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探讨王立斌,王文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一、如何理解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家所有者或受命机构拥有的资产一量投入企业,即构成企业的法人财产。企业取得对包括国家在内的所有投资者的企业投...  相似文献   

5.
《企业国有资产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国有资产是指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的总称,国有资产按照用途和性质划分,可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作为出资者在企业中依法拥有的资产及权益。国有资产转让工作中,国有资产的流失成为屡见不鲜的现象。本文主要针对经营性国有资产及其转让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作者的看法。国有资产转让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6.
如何理解国有资产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笔者曾参加过一次对某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的全面检查。在检查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某些方面的问题也是国有资产管理中带有共性的问题。现介绍如下,并提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几点个人浅见。该区参加检查的560户企业,检查年度期末国有资产总额为6.85亿元,较期初核定的国家所有者权益额增加1.76亿元,增长34.7%。但这些增量全部都是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国家投资相应增加了国家所有者权益等客观造成的,按可比口径剔除客观因素以后,国有资产实际减少1050万元,资产增值率为一2.06%,比全国平均国有资产增值率低5.6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分析,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在大力促进国有资产改革和国民经济持续、协调、有效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也还存在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一、国有资产配置和营运中的不利倾向、趋势和问题(一)国有资产总量绝对额是逐年增长的,但增长幅度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首先,总量增长率1996~1998年依次为10.4%、5.21%、8.9%。其次,无论与东部沿海发达省市相比,还是与西部欠发达省市区相比,甘肃省的国有资产总量增长率都低得多,以1997、1998两年为例,北京、…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作出了重要决定,强调了必须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并就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管理机构、管理重点作出了明确规定。国务院根据《决定》精神,又发布了《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就财产监管的原则、分工、措施、责任等作出了具体规定。按照《决定》和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我们的时代精神。那么,法学研究也应注意其时代精神,现代社会以“经济性”为其时代精神。任何法都应具有时代精神,否则法固有的滞后性将会造成司法和立法上的空白。我国已制订了国有资产法,如何正确把握和理解企业国有资产法的时代精神,有利于国有资产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国家对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而不断深入,资产管理工作如何夯实基础、强化管理成为一个共性的问题,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为适应新会计制度的改革,为加强学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使学校国有资产管理量化、细化、流程化,河北中医学院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引入国有资产管理为抓手,通过加强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12.
一、做好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资源配置是现多样化趋势。因此,首先要做好基础管理工作。(一)搞好产权登记,准确规定企业实际占有的国有资产价值竟。产权登记是查清国有资产“家底”,优化国有资产存量结构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必要条件,是国有资产管理的核心和前提。只有搞好产权登记,以法律形式把资产所有权(包括资本金所有权)稳定下来,才能具体落实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国有企业资产的原始投资价值已经发生了变化,导致企业“家底”不清,仅凭企业账面数据难…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讨论可谓铺天盖地,各类媒体参与其中,绝大多数认为,目前国有资产的流失可用“触目惊心”四个字来形容,大家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口诛之、笔伐之。在此,笔者就目前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谈一些看法。以客观角度来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现金流量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3月31日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劳动局联合制订并颁布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试行办法”,并自1995年1月1日起执行。该办法规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指标为:国有资产期末国家所有者权益保值增值率=期初国家所有者权益。同时说明,该指标等于1,为保值;大于1,为增值。目前,这一指标的计算数据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从1998年起,随现金流量表准则的实行,除了这两张报表以外,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即现金流量表取代了以营运资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 现金流量表是资产负…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今天,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亟待我们认真对待、切实解决。建立一套科学的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已势在必行,就此,笔者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对企业财务收支审计过程中发现,一个比较突出的反映是企业国有资产质量存在问题多多,给企业国有资产流失、潜在损失埋下诸多后患因素,十分不利于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保值增值,使企业在进行改制时带来诸多实际问题和困难;另一方面,也掩盖了一些未能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会计制度的行为,致使企业国有资产造成大量的变相损失、变相流失等等。   为维护国家财经法规,堵塞国有资产损失、流失、浪费的漏洞,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有资产,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确保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深化改革中企业的改制服务,笔者认…  相似文献   

17.
18.
浅谈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及对策杨玉华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于1992年7月发布了《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具体规定了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于保证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但是,由于一些国有企业忽视国有资产管理,致使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似未得...  相似文献   

19.
国有资产流失、浪费及防止措施裘金声,朱雪海,侯锡林在经济体制转换时期,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不配套,"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新格局还没有真正形成,国有资产管理混乱,流失、浪费情况严重,必须引起重视。一、国有资产流失及防止措施1.固定资产价值型流失。一是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管理意识、资产产权、资产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重点指出了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