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三农"问题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的经济利益问题.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农民的经济利益问题,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提出了许多关于农民经济利益的思想,指导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5,(24):44-46
"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而农民问题又是核心问题,加强农民思想观念和科学技术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工作。农民科技教育是科教兴农的主要内容,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因素。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民受自身素质、观念、教育经费、师资力量以及教学模式等因素的约束,阻碍了农民科技教育的发展进程。通过分析甘肃省农民科技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经费投入和教师配备、改革的教学模式和教育形式,全面促进农业科技化、农村现代化、农民新型化。  相似文献   

3.
使农民成为市民,是现代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情况下,应当确立并实施以"留住农民"为目的的新型城市发展理念,以还农民工的国民待遇为核心进行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改革.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重点在于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民收入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具有8亿多农民的大国,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九五"以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得到遏制,反而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直接影响到整个需求的稳步回升,成为启动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与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重大障碍,要提高农民收入,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是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遵循发展规律、增进公平正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解决好将来“谁来种地”的问题,核心是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要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农民问题,始终将其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从而赢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7.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课题。在新的形势下,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县级作为"三农"的前沿,肩负着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使命。近年来,紧紧抓住农民就业、农民增收等"三农"问题关键环节,不断加快"三化"进程,把减少农民作为富裕农民的前提,探索出一条具有镇平特色的解决"三农"问题新途径,实现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透视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城市化健康快速发展的最大障碍.农民问题主要是指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问题以及农民进入城市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问题形成的根源--农民的"非自愿"进城和农民的贫困,并提出了彻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问题的对策,即以市场化为导向,改革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在集体所有制基础上,赋予农民土地永久承包权,物化农民土地使用权,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盘活农村具有"巨额"潜在价值的土地资产.  相似文献   

9.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发展的结构性转换。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明显的特征,突出地表现为"粮食问题"和"农业问题"。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我国农业发展的许多问题表现出显著的"农业问题"特征,即粮食供给、食品安全、产业优势、农民收入及可持续发展等都成为不可忽视的内容。这一发展背景决定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任务,是构建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新型经营主体和产业体系,形成农业发展的新动能与新业态。新型经营主体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来源的职业经营者,包括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涉农企业三类。家庭农场是新型经营主体的基础与引领,产业化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核心与标志,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支撑与关键环节。因此,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逻辑起点必然是家庭农场的发展,并决定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是,通过制度创新对农业生产要素重新配置,促使家庭农场内生发展。通过对人地资源相对紧张的欧洲国家家庭农场进行土地整治的具体分析可得出,中国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可实施土地整治与劳动力迁移的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其中,"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的提法既是众望所归的"亮点"和"新意",亦是破解当前农村改革、土地流转、城镇化发展动力的重要突破口。但是,应该赋予农民怎样的土地财产权利,以便"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并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呢?这当中,既有对土地产权权利分层次赋予的"产权分配与集中"问题,也有赋予形式和机制的创新问题,许多未竟的改革亟待探索。  相似文献   

11.
权威发布     
《数据》2006,(9):5-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议上指出,农村改革的第一步,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建立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机制,保障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第二步,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第三步,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实行农村综合改革,解决农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三农"问题已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但随着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向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上的偏重,作为"三农"问题核心的农民问题就不断暴露出它的一些弱点来,而农村养老问题更是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最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的主体,提升农民素质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直接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 中国十三亿人口,九亿是农民.农民整体富不起来,整个国家就强大不起来.目前,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着教育和医疗设施落后、科技人才匮乏、环境污染、土地生产力下降等严重问题,农业发展前景堪忧.所以,中国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三农"问题,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还是"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富,天下足;农民定,天下安。"就业是民生之本",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数量,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走出来,帮助农民实现充分就业。笔者认为,破解"三农"难题应从农民增收"下笔",农民增收要从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抓起。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权益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已基本形成了解决"三农"问题,保障农民权益的政策体系,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民权益保障问题远没有解决,至今仍然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主要问题是党的农村政策在实际贯彻执行中存在差距,本文力图分析存在执行不力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深入分析农村劳动力的状况尤其是文化素质状况,充分认识农村经济发展对劳动力文化素质的要求,不断探索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措施和办法,无疑对进一步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剖析"三农"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其核心内容.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农民就业,因为扩大农民就业肯定会使农民收入增长;二是城乡一体化,我国长期处于城乡分割状态,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只是为城市居民带来了实惠,并没有太多惠及到广大农民.  相似文献   

19.
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农村问题统称为"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在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它的解决影响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在当前我国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如何更好的利用好这一契机去解决"三农"问题是关乎社会长久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是增加农民的收入.近年来,我们围绕农民增收,采取了不少的措施,但是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我认为,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