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析再审审判程序中当事人处分权的限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事再审程序不管是由谁引发的,在再审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当事人能不能享有在原审程序中同样的处分权?本文以程序与诉讼权利的范围、程序与审判对象审位为视角,剖析与再审有关的普通程序和二审程序地当事人处分权的不同限制,指出对当事人在再审中的处分权予以限制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民事再审程序是民事诉论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两审终审制度的补充形式。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现行民事再审程序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凸现。本文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内容作了简要论述,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存在的问题作了详尽的分析,井提出了完善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理论构思。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刑事再审程序蕴涵着两种深层冲突,即“实事求是,有错必究”原则与生效裁判即判力之间的冲突,以及审判监督权的扩张与当事人诉权、处分权行使之间的冲突。再审制度改革应取消法院提起再审的作法,限制检察院抗诉提起再审,完善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启动机制的完善对于诉讼安定和司法权威有着重要意义,而民事再审启动机制的完善必须以引入新的立法原理为前提。我国现行民事再审启动机制的立法原理存在一些问题,在对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确立"法律真实、有限纠错"原则、树立既判力理念能够使我国民事再审启动机制立法原理合理化,进而指导民事再审程序启动机制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2007年。立法机关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最高院随后出台了相关的司法解释,对修改决定涉及的再审程序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其中包括规范再审程序性事项、细化再审事由等,意图缓解目前审判实践中存在的“申诉难”和“终审不终”等问题。但是,以审判监督和“纠错”为目标的再审程序,很难在保障当事人公正审判权和维持已生效裁判既判力之间获得合理的平衡。本文笔者正是以最高院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司法解释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其对再审程序的完善和仍存在的不足.提出笔者关于再审程序构建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民事再审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存在的问题为理论界讨论已久,在将来的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中,如何修改再审程序是一个重大环节。针对再审程序的存废、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及如何完善提出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7.
刑事再审是对错误的生效裁判进行再次审理的救济措施。刑事再审程序设计科学与否关系到法院生效裁判的稳定性。然而,就我国刑事再审程序而言,虽然它发挥了重要的纠错功能,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对我国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缺陷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吸收国外的有益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7年10月28日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再审程序和执行程序等环节做了必要的修改.关于再审程序中检察院抗诉权问题,决定修改的内容从我国审判实践经验出发,较多考虑到了民事审判的现实状况,比较符合中国国情,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是,由于本次法律修改属于局部工程,难免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现行刑事再审程序的目的和功能,并从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现状出发,结合我国刑事再审的实践,通过分析,总结出我国现行刑事再审程序在刑事申诉事由和刑事申诉管辖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并通过对国外一些法律比较健全的国家理解和借鉴,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刑事再审程序对完善我国刑事申诉事由和刑事申诉管辖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事再审制度中立法指导思想、再审事由、再审程序的提起主体及发动再审的期限存在缺陷,应该有所改良。  相似文献   

11.
加强判决书的说理性,是司法改革的重要方面,而其中加强再审程序的法律论证也十分重要。在再审程序法律论证系统中,逻辑论证和价值取向是两个重要因素。从这两方面入手分析法官在再审过程中所运用的论证手段和相关问题,可以更好地实现再审案件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刘耀通 《大众商务》2010,(4):242-24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的顺利通过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的适时出台,标志着我国的民事诉讼法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民事诉讼再审制度仍是阻碍我国民事诉讼法进步的一大"毒疾"。本文对我国的民事诉讼再审制度作以简要介绍,并指出它的弊端所在,进而提出完善它的具体建议,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完善提供一己之力量。  相似文献   

13.
刘耀通 《大众商务》2010,(2):242-24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的顺利通过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的适时出台,标志着我国的民事诉讼法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民事诉讼再审制度仍是阻碍我国民事诉讼法进步的一大“毒疾”。本文对我国的民事诉讼再审制度作以简要介绍,并指出它的弊端所在,进而提出完善它的具体建议,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完善提供一己之力量。  相似文献   

14.
民事再审程序作为一种特别的纠错和救济程序,蕴涵着深刻的诉讼理念和哲理,渗透着法的安定与正义的冲突与取舍。立法的缺失。更直接导致各地民事再审司法实践的冲突。本文拟从民事再审审理范围、举证时限、再审当事人诉讼地位等方面着手进行探讨,从而进一步理清当前理论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5.
刑事再审程序作为特殊的救济程序,它与普通的救济程序相对,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以生效裁判为对象,而后者以未生效裁判为对象.目前我国刑事再审制度中存在一些局限性,充满着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只要启动再审程序,就会与既判力发生直接冲突,而如果再审的结果加重了原判刑罚,则又会与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相冲突.这些客观存在的矛盾都是无法回避的.既然刑事再审制度不可废止.那我们就应该直面这些矛盾,并对其做一番艰难的协调,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各种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诉讼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能灵活地化解双方当事人的矛盾,提高人民法院的办事效率。但其在再审阶段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总结了诉讼调解在再审阶段实际运用过程中的弊端,分析了产生这些弊端的原因,提出在再审阶段不宜运用调解方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作为处理特定身份关系案件的人事诉讼程序与普通诉讼程序有着诸多区别,该程序的设定有着相应的理论基础和诉讼原理,随着中国审判方式改革日益对具体诉讼程序的关注与诉讼法学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入,理论和实践都对我国人事诉讼程序的构建提出了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8.
民事再审程序作为纠正生效裁判的错误而设置的程序,其既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法院的权威.、而在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制度设计具有浓重的职权主义色彩,与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对法治的要求极不相适应,本文通过对民事再审程序与当事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法律关系的研究,从而找出完善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19.
陈芬娟 《嘉兴学院学报》2006,18(Z1):222-224
该文探讨了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内涵、理念基础及其意义.指出作为该原则的一项重要例外,刑事再审程序既与之冲突,又有协调统一之处.并提出我国应顺应历史潮流,在刑事诉讼法中确立一事不再理原则,并相应地完善我国的刑事再审程序.  相似文献   

20.
广义的诉讼承继分为两类,一则当事人死亡、法人终止引起的一般承继,二则诉讼进行中争议民事权利义务转移所致之特定承继。诉讼承继人承当诉讼后,将承继原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和诉讼状态。承继人之程序保障,应尤为关注其程序参与的权利,完善申请承担诉讼的程序;明确承继人享有完全当事人权利,有权在一定限度内变更诉讼请求;拓宽其程序救济的途径,完善包括复议、上诉、再审等在内的、诉中与终局相结合的多元程序救济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