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四川茶叶是四川主要出口土特产品之一,最近一些年四川茶叶出口分额呈下降趋势。四川茶叶出口中存在生产水平较低,质量不能适应消费新需求;国际市场茶叶产品质量要求趋严,绿色壁垒不断出现;品牌建设跟不上市场需要产品单一,与市场不对路;四川茶叶生产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水平有待提高等的问题,因此四川茶叶出口发展应从茶叶生产的源头抓起,将农、工贸相结合,转变观念,加强四川茶叶的品牌建设,从而扩大四川茶叶的出口。  相似文献   

2.
作为世界茶叶和饮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且竞争力较强,但由于受到茶业出口结构不均衡、贸易壁垒、茶叶加工成本加高、农药残留等问题,中国茶业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应加强政府引导和鼓励政策,调整出口结构创建国际品牌;加强企业安全卫生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安全卫生体系,降低贸易壁垒强度;加大政府对茶叶出口支持力度,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从而提升中国茶业的国际竞争力,确保中国茶业的国际竞争力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3.
国外不断增设的贸易壁垒,使我国茶叶出口受阻,而农药残留问题是主因,国内茶叶生产加工企业正面临出口的农残之痛。将于10月1日实施的《出口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将为出口茶叶行业带来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跨境电子商务是在网络基础上发展起来,受着网络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深刻影响。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我国企业不断开展互利合作、扩大经济贸易合作,跨境电商开创的"空中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战略相辅相成,而且意义深远。茶叶曾经是重要的出口商品,但是,由于信息阻塞、出口政策限制等原因,中国茶叶的价格弱势地位和消费市场份额低等现象持续恶化。在电商发展迅速的今天,如果通过跨境电商出口茶叶,为茶叶打造国际品牌,可以提高茶叶企业在国际的竞争力。本文以安徽省茶叶出口为例,针对出口竞争力持续增强问题,分析跨境电商出口对茶企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为茶叶企业的有效利用提出政策建议,从而促进我国茶叶出口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日关系的不断紧张,中日之间的贸易局面也逐步紧张,绿色壁垒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茶叶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绿色壁垒使得我国茶叶对日出口额下降,使得茶叶贸易出口结构恶化,但是也给我国茶叶贸易带来了一些机会,只有及时地更新茶叶生产的技术和设备,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措施保护我国茶叶品牌,积极地进行国际认证,提高茶叶的质量,减少茶叶中农药的残留,才能适应新的贸易规则,提高我国茶叶同日本的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提出我国目前茶叶及其制品标准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就加强对茶叶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指标的检测、研究能力,修改完善茶叶标准,要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改善出口,贸易条件,提出一些探索性思路。着力提高"中国茶叶"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入世对产茶大国的我国来说,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茶叶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有茶园面积110万公顷,年产茶叶968万吨,年出口茶叶21.7万吨左右,分别列世界第一、第二、第三位.近年来,我国茶业无论是从茶类结构的变化,还是名优茶的发展以及茶园素质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变化,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茶叶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不利于发挥规模效益;二是生产成本上升,效益下降;三是市场化程度低,社会中介服务滞后;四是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品牌产品少;五是茶园管理不严,茶叶中农药残留未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8.
技术落后、品牌缺失、出口瓶颈、茶饮料入侵、农药含量超标、茶荒等一连串难题,让历经了几千年而变化迟缓的中国茶叶腹背受敌。  相似文献   

9.
从行业集中度分析我国茶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茶叶行业现状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茶叶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2006年全国茶园面积为2175万亩,全国茶叶总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大关,全国茶叶农业总产值达到248亿元,比2005年增加13.1%。上海茶叶学会研究人员徐永成提出,我国茶叶行业现状可用“三多三少”来概括:生产厂家多、茶叶品种多、各类茶包装款式多;注册商标少、有名气的品牌少、国际品牌更少。这反映了国内茶叶行业的企业大多偏小,资本分散,产品开发能力低下,与世界知名品牌企业相比,规模小,实力弱。我国茶叶出口量列世界第三位,茶叶出口多,却没有能与“立顿”比肩的品牌。  相似文献   

10.
茶叶具有保健和药用价值,在各国市场上都可以领略到茶叶的风姿。中国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无数代神农子民把茶叶销售作为生活的主要资金来源。作为茶叶种植和出口大国,我国茶叶出口存在一些内外制约因素。本文将从茶叶出口的现状入手,了解茶叶出口的规模、品种和省份,针对茶叶出口在贸易壁垒、品质要求、面向市场和自身品牌上的主要问题提出茶叶未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是我国茶叶生产和出口大省,茶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居全国前列。近年来福建省茶叶出口频繁遭遇国际绿色贸易壁垒,严重制约了茶叶出口规模,导致企业出口成本上升,价格优势下降。但同时也倒逼茶叶生产企业不断提高茶叶质量,打造无公害绿色产品,提高环保意识,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为有效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福建省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鼓励企业积极开展 ISO14000和环境标志认证,茶叶出口企业应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大力开发无公害绿色茶产品,加快技术创新,打造自主出口品牌,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扩大对外投资规模。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我国出口企业品牌发展的现状来分析研究,通过对发展品牌战略的意义,对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降低营销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树立统一品牌形象的作用,并从国外知名品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与国内的知名品牌联想集团销售的"联想"电脑两案例中的发展经验和战略对比,分析我国出口企业品牌中存在的品牌经营认识、品牌建设投入、品牌管理和人才、品牌个性中的创新能力、抗风险的保护能力、金融危机在我国经济中对出口企业的影响六方面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日后发展的方向和措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从R A SFF网站查询,汇总分析了2014年1月至10月欧盟国家通报我国对其出口茶叶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针对超标农药,比较分析了中国与欧盟制定的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并调查了在我国茶树上登记允许使用情况;同时,分析了通报原因,提出了4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湖南茶叶出口技术壁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湖南茶叶目前出口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出口力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遭受了来自欧盟、美国和日本的技术壁垒,然后对湖南茶叶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应对策略:降低农药的使用,大力推进茶业产业化进程,加强茶叶的国际认证。  相似文献   

15.
浅析我国企业如何应对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加入WTO后,一些化工品、农产品出口遭遇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重重限制,如茶叶、蔬菜、肉类、粮食,甚至中草药都遇到了因农药残留超标、肥料施用不当造成的品质问题,出现被拒收、退货现象。这必须引起我国企业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茶叶出口就茶叶进口国在茶叶标准方面设置的技术壁垒进行分析,从近年来我国茶叶生产的情况分析。对我国茶叶出口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结合我国茶叶出口造成技术贸易壁垒的原因提出建议。积极探讨我国茶叶出口所面临的困境,以及解决这个困境所采取的措施,从而推动我国茶叶积极"破墙",打入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是我国茶叶重要的生产省份之一,其茶叶种植面积、茶叶产值均处全国前列,然而四川省茶叶出口的数量、创汇收入却显示出较低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四川省茶叶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四川省茶叶出口的显著特点,进而分析影响茶叶出口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茶叶生产体系、质量安全标准和品牌建设三个方面阐述四川省茶叶出口贸易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农资品牌化建设、助力农资企业更好地为现代农业服务,1月12日,由农民日报社主办、泸州老窖集团协办的中国品牌农资大会在四川省泸州市举办。会议揭晓了"2012中国农民喜爱的农药品牌"和"2012中国用户喜爱的农机品牌"的评选结果,其中诺普信、海利尔等20家农药企业和"康宽"、"玉草净"等18个农药品牌获得"中国农民喜爱的农药品牌"荣誉称号,东方红、约翰迪尔、福田雷沃、亚澳等40个农机品牌获得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是中国茶叶生产大省,也是全国茶叶出口大省,然而在茶叶出口和品牌建设上存在着一定的瓶颈。安徽省加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布局,为省内茶叶出口企业转型升级以进一步开展出口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文章首先简述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并分析出安徽省茶叶外贸企业的出口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给安徽省茶叶出口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最终提出“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安徽省茶叶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茶叶出口价格呈现上涨趋势,但短期存在较剧烈波动情况,研究茶叶出口价格长期趋势及短期波动对茶叶产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茶叶出口创收能力、实现茶叶产业科学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2000年1月—2022年8月我国海关茶叶出口数据,利用HP、 BP滤波分析对茶叶出口价格序列进行分解,获得茶叶出口价格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特征,同时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对未来茶叶出口月度价格进行科学预测。结果显示:(1)我国茶叶出口价格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波动规律,并存在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和茶树的生长周期相吻合;(2)茶叶出口价格在2000—2003年出现大幅度下滑,2003年至今呈现波动中上升趋势;(3)2000—2022年,我国茶叶出口价格大体经历了4次波动,波动周期5年左右;(4)未来2年内,我国茶叶出口价格将呈现波动中上升趋势。基于此,本文提出提高茶叶出口品质,提高茶叶出口议价能力;建立健全茶叶出口市场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控制茶叶种植成本,降低出口费用;进行市场细分,完善国际市场布局等方面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