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打官司需要勇气,跟垄断行业打官司更需要勇气。“普通老百姓,跟垄断行业打官司,打不赢也耗不起。”这已经成社会共识。然而在2005年,我们身边涌现出这么一些人,用自己的行动吹响了依法维权的号角。他们之中,有教师、学生、律师,皆是咱普通百姓,不同的维权事件使他们站在与行业垄断较真的行列里。用他们的话说,“也许我们不能改变什么,但至少说明我们想改变什么。”这也许正是他们入选十大维权人物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2008,一个极不寻常的年份,我们共同承受了困难与挑战,共同实现着光荣与梦想。我们一如既往关注那些在维权领域对社会进步和百姓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人。通过梳理一年来维权事件,我们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10位维权新闻人物。他们都是平民,位卑言轻,他们提出的维权主张是否恰当应由法院来认定,但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和勇气叫板大公司、状告垄断行业的维权意识无疑值得宣扬。许多霸王条款、行业潜规则在他们的呼吁下最终被修改。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动了我们、感动了公众。  相似文献   

3.
编读     
“3.15”维权好是好,可什么时候能在“活动”中不教我们哪个产品真、哪个产品假,哪个房地产商骗人、哪个行业有霸王条款,行吗?因为我们普通消费者永远成不了每个行业的专家,用这些方法去鉴别市场上产品的真假,会累死我们!能让那些该管这些事的、靠管这些事而吃“官饭”的人多动动吗?别老等什么举报,他们发现这类事更专业。难道他们不知道市场情况,还是他们不消费?不举不查、查而不管、管而不严,这不是失职吗!难道要13亿人民都学成各行业亿万种产品、服务项目的鉴别专家?有意思吗?有意义吗?消费者是要维权,也要参与维权,可更希望维护消费权益…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企业里,也许会有这样的人物:他们极其聪明,好动,有着鲜明的个性,不愿拘泥于形式,在奇思妙想方面有着上佳表现.而且有时会出其不意“兴风作浪”一次.让众人嗤之以鼻:“哼,耍什么小聪明啊.不就是有这点能耐嘛”,或为之捏一把汗:“某某某,小心啦.别让领导炒你鱿鱼了”之类。他们大多是团队里的“不安定分子”,或是违反纪律,煽动某种情绪的倡导.他们常被称为“刺头”。  相似文献   

5.
近日,富士康老板郭台铭“掏心窝子”地对媒体表示“我非常坦白地告诉你,也许有时候我比较不给人家情面,当众对他们有一些比较严厉的批评,但是其实纯粹是就事论事,对所有的同仁,从人格上、从所有的东西,我们都是一视同仁。工作上我们有职务的不同,位阶的高低,可是私底下我跟大家睡宿舍,一起吃同样的饭,一起打篮球,我们不分彼此。但是,最近开始晓得,怎么样更柔性一点跟媒体朋友以及员工沟通。我很少对人家真情的告白,今天都被你挖掘出来,也许用柔的方法今天我才学到,也许我回去要用柔的方法对员工,这是我今天最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有些消费在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他们或干脆不去维权,或维权途中半路退缩,原因主要是觉得生不起气,花不起钱,搭不起精力,浪费不起时间。这四个“不起”,反映出的是维权所需要的成本和消费应该怎样对待维权成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却总觉得自己越来越贫穷。而这本书里展示的经历.给我们“文明人”极大的震撼.甚至难以相信!沙漠中的“真人部落”.他们什么都没有.衣不蔽体,甚至不需要文字和语言.他们纯天然地活在天地之中.只有清风.沙海穿过心灵。他们却觉得富足而幸福。  相似文献   

8.
本刊记者 《活力》2014,(13):20-21
盛世兴功,能者竟业;卅年砥砺,终成大器。〈br〉 在中国律师界,首届全国十佳律师、岳成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岳成,已经成为社会公认的一个著名品牌,一个标杆。〈br〉 “我们所帮人打官司,有一个‘三不原则’:不给回扣、不给介绍费、不给找关系走后门,打官司就是打事实、打证据、打法律规定。”这位从业三十余年、出庭千余次、以雄辩著称的大律师,笑容憨厚,儒雅中充满正气,率性真诚,思路清晰且个性鲜明。  相似文献   

9.
尽管我们经常嘴上喊着要维权,但当权益真正受到侵害时,却又缺乏维权意识,甚至觉得别人没错,世理本应是这样;或者担心为一点“小事”较真,别人会见笑和瞧不起,而因此打消维权的勇气。其实,在许多情况下,当我们遭遇不合法、不合情、不合理的行为时,完全可以通过适当途径讨回公道,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相信看了下面这些维权案例会对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余世维 《河北企业》2010,(12):92-93
我在中国大陆又讲到一道学生历史考试题:甲午战争是西元哪一年爆发?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完全是死记硬背题目)我来到日本大阪,才知道他们考这道题目不是这样考的.而是下面的论述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一仗——“日清战争”,  相似文献   

11.
“群众利益无小事”,对于某些公职人员来说.这也许只是个口头谈.而对于一直以“维护消费者权益、服务消费者生活”为己任的张峰来说,却成了大事、为了改善广大市民的用水环境,他把自来水公司告上了法庭.迫使“水老大”在“不可能接受”的条件下酝酿管网改造、在日复一日的维权中,他用实际行动努力地为人们营造了一个充满阳光的消费天地。  相似文献   

12.
“这个事情,你要跟客户沟通好,不然做什么也没用”;“你们内部先沟通好,否则我们也帮不了你们”。这两句话已经成为现今营销界极为流行的“口号”。营销管理者(特指职能部门的中层、高层),把一个“沟通”的词语用到了极致,可谓是登峰造极了。凡事需要指导和需要总部职能部门的支持,他们会对你说:你们(分部或外派饥构的人)相互沟通不好或没有跟客户做到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13.
看过《秋菊打官司》吗?“秋菊真不简单,打起官司来那么执着,”你可能会想。你有没有想过,在你的打工生活中,也可能会跟公司(企业)打官司?当然,谁也不愿意碰到这种情况,但如果恰好被你碰上了,你准备怎么办?!“刚来广东打工时我胆子很小,根本不懂自己有什么合法权益、怎么保护自己的权益,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最多敢怒还不敢言。”23岁的打工妹阿杨说。她换过好几个厂,在某  相似文献   

14.
裘寅 《上海质量》2004,(3):39-39
又到3·15。又到维权时。根据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统计,去年上海的消费申投诉达到创纪录的4万件,同比增长超过10000,为历年之最,虽然今年社会各界的维权声浪依旧高涨,但是消费者却还是无奈地发现,投诉很难、取证很难、鉴定很难、索赔很难、打官司更难,维权成本和投诉量一样依旧“牛气冲天”。笔者以为,怎样才能让维权成本遭遇“熊市”,把维权成本实实在在地降下来,或许应该是明年“3·15”,不,应该是今后每次“3·15”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5.
《企业标准化》2010,(11):6-6
雨天还要在户外工作的工人、船上常常被水打湿的水手、在淋浴时会莎士比亚上身的诗人……总有些人会在有水的时候还需要往纸上记些东西,他们需要的是AquaNotes防水笔记本。这本子看来也许没什么奇怪,沾点水方显神奇之处了,打不湿洇不透,  相似文献   

16.
大前研一 《公司》2004,(4):20-20
2003年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可以用“乱云飞渡难从容”来描述。“乱云飞渡”是指我们的汽车市场五彩缤纷.让人眼花缭乱;”难从容”是说像我们一汽这样的企业投资很多.但我对未来和竞争也必须小心谨慎,很难从从容容.再一个则是指用户.他们非常犹豫,不知道买什么好.很难从容。  相似文献   

17.
不少电视台的法制节目常常以这样一句话作结束语:“如果XXX当初以法律的手段解决问题,就不会有今天这样一个结果。”事实上,经过十几年的宣传,法制观念已经深人人心。但是当人们遇到问题想打官司时,另一个问题接踵而来:普通人、普通企业打得起官司吗?有企业老板感慨:企业需要能打“凯迪拉克级别”官司的律师,也需要能打“夏利级”官司的律师。  相似文献   

18.
最近跟几位同事聊天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他们都对于“个人品牌”的概念非常模糊。什么是“个人品牌“,新的时代为什么需要呼吁“个人品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贯彻深入人心,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但在维权的过程中,消费者“维权过度”也频频见诸于网络和媒体.究竟什么是“维权过度”,它是如何产生的,又具有哪些特点.工商部门该如何应对这一现象呢.本文将结合案例,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每周有个休息日,马文举等五人与他们工作的酒店老板“打”上了法庭。酒店的其他员工都觉得:“为这点儿小事与老板打官司,真划不来。”可是,马文举他们非要较这个真儿。在法庭上,马文举作为原告的代表首先发言,他说:“我们自1996年到酒店工作后,至今从未享受过周休日。我们提出休假,但经理不批准。我认为酒店老板侵犯了我们的休息权,我们要求酒店给予享受每周休息日的待遇。”轮到被告答辩时,酒店老板说:“马文举等人每日才工作5.5小时,每周工作共38.5小时,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