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文化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的系统,是人类文明大河的两条支流。在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到文化发展到一定时期,文化与经济才得以相互融合。理清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有助于推动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也会使得文化和经济学得以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发展需要其相关政策的指导与支持。河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有缺陷与不足。河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需要从历史文化与现实实践上确立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王风晨 《经济论坛》2014,(11):16-20
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与民间推动相结合,因为主流文化建设不能脱离民间文化,民间文化发展不能背离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精神塑造相结合,文化精神塑造依托文化产业,同时提升文化产业的品位;文化整合与文化创新相结合,以文化整合为前提,以文化创新为动力。  相似文献   

4.
文化企业作为社会企业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媒体。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数字媒体的发展深刻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新媒体环境对文化企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探讨了新媒体环境及其特点,从社会企业与文化传播企业雇佣关系的视觉分析了文化企业创新发展现状及趋势。  相似文献   

5.
农业与中国文化发展的互动效应及深远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在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目前,中国已经具备了加速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为提高我国综合实力,加快新农村建设,必须要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符合文化发展的方向。在文化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它的困难性和长期性,惟有此,我国的传统农业才能真正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新文化体系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该文从农业的视角对农业与文化起源、农业与传统文化以及现代农业与当代文化展开研究,以期从更深层次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葛宏 《经济纵横》2013,(6):61-64
随着草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旅游文化、旅游与文化相得益彰的势头日趋显著,重视开发当地文化溯源和旅游景点的挖掘与研究成为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新亮点。本文以内蒙古为例,分析了草原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中如何开发文化资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促进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化生产力是经济与文化关系矛盾运动的一种逻辑必然,是经济与文化互动发展的当代范畴,是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突出表现。考察经济与文化关系演进的历程,我们会发现,二者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原始混沌一体———相对独立发展———在更高基础上的融合。经济与文化在当代的融合,间接表现是经济活动或物质产品的泛文化现象,即“经济的文化化”;而直接的表现就是通过文化产业而形成文化生产力,即“文化的经济化”。  相似文献   

8.
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业,有利于山西省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和山西经济转型发展。首先从理论上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必然性、动力机制与融合路径进行研究,然后结合山西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对山西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化先行”战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意义重大,要建设以上海为龙头、长江为龙身的“新江南文化”,用文化力促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本文以“上海文化”建设模式为借鉴,对安徽传统文化体系进行打破与重构,从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旅游三方面出发,强调江浙沪皖文化同源,以创新驱动和红色文化为安徽文化新元素,提炼出“锦绣安徽创新高地”的安徽文化品牌形象,探索实现安徽文化与江南文化的融合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城市建设中的地域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衡  伦忠胜 《经济师》2010,(8):67-68
城市建设与其所在的地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建设推动地域文化的形成,地域文化引领城市发展。以青岛为例,通过研究城市建设与地域文化形成的紧密关系,避免特色地域文化的流失,重新认识地域文化的变迁,探索"都市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综合国力的较量日益体现在文化层面,由于文化帝国主义、自身文化市场创新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文化市场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化市场发展,创立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文化理论,深化落实文化体制改革,协调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新兴文化的关系等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精神层面的文化对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重要。本文从经济学角度论述了精神层面的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文化的特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等问题。论文认为对传统文化必须通过改造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而不是囫囵吞枣地接受。  相似文献   

13.
从企业家文化到企业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培伦  陆颖馨 《经济师》2004,(1):196-197
文章从企业家文化谈起 ,尝试探讨企业文化的创建与发展问题 ,并从价值观、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最后对企业文化的承继性谈了一点感想。  相似文献   

14.
当代文化生成:一个多维视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扬 《开放时代》2007,(5):71-77
本文试图以多维视角追问文化的发生和生成机制,并从文化传统与当代文化的生成、文化的冲突与共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以及当代文化发展的新形态等不同角度,勾勒出当代文化生成的多维图景,为当代文化生成的定位寻找合理的根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为主线,探讨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与旅游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内在联系。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与发展扮演者传递者和创新者的角色,对于城市建设和振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城市旅游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会渗透到高校中,从而促进高校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艺 《时代经贸》2009,(12):5-7
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本文选择了云南泸沽湖地区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针对当地在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着文化创新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特色与文化产业化的发展以及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和有效的开发利用云南泸沽湖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而文化资源的资本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转型与发展的重要特征。宝鸡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资源的资本化奠定了现实基础,建立推动机制是文化资源资本化的关键。宝鸡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应从尊重区域文化个性,发展特色文化;重点打造,整体推动;资本转化利用与资源保护相结合,提高文化资源的再生能力;树立创新性思维和意识;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高文化生产力五个方面建立推动机制,以期推动宝鸡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韩余辉 《经济师》2014,(6):283-283,285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立足之本,但凡是成功的企业,都有属于其自身的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企业所属地区都会存在一个地域文化,不同的地方的地域文化也有所不同。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存在着差异,也存在着一些共性。文章简述了企业文化与企业本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地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提出了地域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市场机制有效地推动了文化生产,但市场机制作用下文化生产的社会效益又往往被忽视。同时文化建设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还体现为文化主体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以及行为方式上的无形文化的建设。无形文化领域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同时其经济效益难以直接衡量,因此更多需要政府直接干预或主导。有形文化领域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处理,应当根据产品的竞争性程度和排他性程度的不同予以区别对待。文化的发展繁荣不能放任市场机制作用,尤其是对于无形文化的建设,更不能放任市场机制作用。处理好文化领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文化领域内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有效互动,对于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共同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2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医疗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的发展绝不能再单纯依靠专业技术发展,文章在分析坚持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建设具有时代精神的医院文化,对于医院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的基础上,提出持续打造具有时代精神的医院文化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