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虑价值漏损的实物期权在林业产权投资项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燕 《经济师》2012,(1):81-82
文章基于金融期权理论,结合林权项目投资过程中存在的或有投资决策权,在林业产权交易中嵌入扩张期权,并考虑实物期权中的价值漏损,以二叉树模型为基础建立考虑价值漏损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并将该方法所得结果与传统的二叉树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考虑价值漏损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更能准确地评价林业产权投资项目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公允价值自身所具有的特性能够很好地满足投资者对信息的需求,为投资者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提供了主要依据,有助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本文主要介绍了公允价值与投资者决策的关系以及公允价值影响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公允价值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影响新股投资决策的因素的不确定性,尝试把模糊优化模型应用到新股投资决策中,对新股的价值做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简化了投资决策过程,得出更加有效的结论,以便于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给出了实例分析,得到了简便易懂的结果,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将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陈章明 《经济师》2007,(12):59-60
经营管理柔性的存在使得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具有某种相机选择权,这种相机选择权与实物期权具有相似的特点。文章针对这个问题,分析了传统投资项目决策NPV法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从实物期权中的扩张期权的角度来分析投资决策上的管理柔性,进一步揭示隐含在不确定性投资中的价值,并对扩张期权的应用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鉴于突破性创新无论是在创新本身特性还是在机会识别以及技术发展过程等方面均与传统的渐进性创新截然不同,导致其投资决策分析所采用传统的DCF法和NPV判断规则将不能完全反映整个创新过程中投资者所面临诸多动态变化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以及由此带来项目价值的改变。因此如何选择正确的投资决策方法来准确估算投资项目的价值,把握项目创新过程中最佳的投资机会,是众多投资者的困惑,也是企业突破性创新发展成功的根本保证之一。通过剖析突破性创新的特点和传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的弊端,引入了以二项式或四项式为基础的实物期权模型来估计项目价值,充分考虑了项目突破性创新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价值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EVA实证方法对风电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做了研究,得出了风电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价值排名,希望该排名能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起到理论指导和决策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利 《当代经济》2016,(36):22-23
煤炭产业作为我国的核心产业,其具有投入资金大、运行周期长以及经营风险高等特点,这使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其当前的投资决策能力将影响整个煤炭资源开发项目的发展方向.实物期权作为一种期权,其是目前管理者针对自有实物资产进行投资决策时所采用的一种柔性投资策略,相较于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其可以有效提高管理者的投资决策能力,并为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实物期权在煤炭资源开发投资决策中的应用进行调查并分析,以此来提高煤炭资源开发企业的投资决策能力,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和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股票的内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利用钢铁行业的几支股票进行了计算分析和应用探讨,发现这种方法能较好地计算股票的内在价值,对基于内在价值投资的中小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9,(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投资理财意识的不断增强,投资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投资过程中,大部分投资者没有达到理想的收益甚至出现亏损,出现种情况除因为部分投资者缺乏理论知识和经验外,更重要的是投资决策时出现心理偏差和不健康的投资心理。文章对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常见的心理和行为偏差的进行了分析,并对于这些偏差提出相应的调适的策略和方法,使投资者养成理性投资的好习惯,引导投资者正确理性地投资。  相似文献   

10.
叶丹 《经济师》2010,(3):175-176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债规模的日趋增大,其投资价值的分析日益引起了投资人的重视。对投资人而言,在对比分析国债与其它各种金融资产的投资价值时,收益率的比较难以直接进行。文章采取IRR法推导出贴现国债收益率,并主要据此对目前向社会公众发行的记账式贴现国债的投资价值与存在的问题作出客观的评价,以利导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1.
实物期权理论是采用金融期权理论对不确定条件资本投资活动进行分析,其特点在于它在分析过程中包含了对投资者在不确定状态下特有的像延迟、分期、停止等投资决策的价值。风险投资公司在投资过程中同样要对采用何种方案和技术作出决策。该文采用实物期权理论来对风险投资公司的这些决策进行分析,探索出它们对投资项目价值的影响,并对该理论在我国医药企业中的实际应用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2.
创业板市场主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中小投资者投资创业板面临的风险较大。通过研究创业板科技型企业技术不确定性的表现,分析了技术不确定性对中小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中小投资者在创业板市场投资不占据优势地位,因此,需要开发适宜中小投资者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高新技术项目投资的期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国权  曹家和 《经济师》2005,(10):81-82
高新技术项目是智力密集型项目,因其复杂性和综合性,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目前,投资者仍采用传统方法对高新技术项目投资进行决策分析,而没有充分认识到高新技术项目投资中的期权特征。文章从分析高新技术项目的期权特性入手,引入实物期权分析法,通过例证对高新技术项目固有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投资机会价值进行分析,最终确定整个高新技术项目的投资价值,从而提高了高新技术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大多数房地产投资者还只是根据经验判断或简单财务分析进行房地产投资决策,受投资者个人认知能力和投资经验的局限,缺乏科学性,投资风险较大。房地产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是决定房价的基础。因此,本文将从价值研究角度,以杭州市整体住宅市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房价变化和房地产投资行为的一般规律,建立一套系统的并具可操作性的房地产价值评估体系,为房地产投资者进行市场预测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使人类社会在经历了以自然资源为主要支柱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和以资本资源为主要支柱的第二产业革命以后,顺利地迈进了以人力资源为主要支柱的第三产业革命——新技术革命。文章针对人力资源价值的确定,采用何种计量模式更为合理,通过现行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对人力资源投资效益的分析可以类比财务管理中的项目投资决策方法,例如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和现值指数法等,确定是否进行人力资源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6.
杨硕 《经济师》2007,(8):15-16
实物期权是期权理论在公司财务管理实务中的创新应用。针对于传统的NPV方法在R&D项目投资决策中忽视了投资的不可逆性、可延迟性等特性,实物期权理论充分地考虑了管理者进行R&D投资决策时拥有灵活的选择权,并将该种选择权量化,从而证明该选择权是具有价值的。文章在分析传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的缺点基础上,运用实物期权理论构建一个更加有效R&D项目投资决策体系,并通过实例,分析在未来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决定是否投资于该项目。  相似文献   

17.
陈晓玲 《技术经济》2005,24(8):64-67
文章以安徽省蚌埠市为调查对象,在投资者满意度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投资者满意度的因素,探索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特点和规律,并结合中西部投资环境的状况,提出了具体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8.
无论对于政府投资还是企业投资而言,资本性项目投资均具有投资内容独特、投资数额多、影响时间长、变现能力差和投资风险大的特点.这也决定了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如何取舍,要通过评价指标进行测算,保证企业的项目投资决策不失误.为此,文章对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应用与比较展开了分析,以供广大同仁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证券市场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作为中国非成熟证券市场中占比70%的重要投资主体——普通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却非常惨淡。普通投资者通常采用博弈型和综合判断型的投资方法,而这两种缺乏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通常会因情绪因素和认知偏差使普通投资者很难做出客观理性的投资决策,在投资的判断与决策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以致陷入认知陷阱。通过对普通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的行为金融学进行分析,揭示普通投资者投资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自身思想和心理上的固有缺陷,这种缺陷干扰普通投资者的理性思维与判断过程,以致投资失败。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评价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凌  傅毓维 《经济师》2005,(7):31-31,33
技术创新项目具有高投入、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特点。不同技术创新项目的评价和分析,能够客观地评判技术创新项目的优劣,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文章通过各种评价方法的比较,提出利用DEA理论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进行评价的思路,帮助投资者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