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工业集群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志明 《技术经济》2008,27(12):81-86
将多指标区位商计算和工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相结合,运用统计数据,对我国安徽省的工业集群现状及工业集群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的工业经济存在4种类型,即集聚的竞争优势产业、集聚的竞争劣势产业、非集聚的竞争优势产业和非集聚的竞争劣势产业。据此,可确定安徽省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9,(3)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是辽宁省工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文章分析了辽宁省工业现状,指出实施"两化融合",可以促进工业结构合理发展,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着力鼓励创新企业。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生态环境脆弱,贫困人口集中,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恢复生态和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文章以贵州省省级示范点之一的湄潭县永兴镇作为研究案例,将"生态"和"脱贫"作为双重目标,分析该镇在生态移民过程中的实施策略和经验,并从迁出地生态修复、稳定安置移民、安置区可持续发展三方面总结其生态移民模式,以期为贵州及全国其他城镇的生态移民提供借鉴。最后从优势产业发展、民族文化适应性、移民内生动力、移民稳定转型等方面提出更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河南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分析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臻臻 《经济师》2010,(6):263-264
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靠区域内优势产业的发展来带动。河南优势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用全省1%的企业生产了全省1/3以上的工业增加值,这说明河南的优势产业在河南工业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文章通过指标计算分析得出河南多数行业区位优势明显,有一定的动态竞争优势,价值实现程度较高,但不难发现,多数行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河南的资源禀赋条件,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和低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发展经济,必然导致产业选择范围狭窄,产业技术升级缓慢。为此,文章对河南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提出今后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第二产业分工与协作成为京津冀区域产业合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京津冀三地的工业现状,通过计算分析三地工业的专业化水平得出各地的一二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并对一些主导产业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秦皇岛工业优势产业的选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秦皇岛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依据国内外有关优势产业选择的方法,立足秦皇岛实际,建立秦皇岛优势产业选择的指标休系,通过计算筛选出秦皇岛的工业优势产业,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优势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确定合适的主导产业对于贵州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建立包含10个变量的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贵州省17个大工业产业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了不同于官方的关于贵州工业中10大主导产业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区域优势产业"频频出现在各种学术文献和政策规划中,但是其中对其概念却缺乏具有理论深度的界定和分析,特别是对"区域主导产业"和"区域优势产业"不加区分.这种混用不仅可造成理论上的混淆,也会造成政策上的错位.本文区分了"区域主导产业"和"区域优势产业"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理论要点,据此得出结论,从区域经济的层面,区域优势产业是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曾多次强调"西部地区要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其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内外部条件,用优劣势分析(SWOT)方法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重点领域和地区布局,促进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山东半岛城市群优势产业分析及其产业分工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薇  李福柱  孙毅 《经济师》2008,(3):262-264
优势产业选择是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基础。对优势产业的评价是分别基于山东半岛城市群第二、三产业进行的,一方面,通过构建优势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来对其第二产业的优势产业进行界定和分析;另一方面,在对半岛城市群第三产业总体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区位商、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产业贡献率来对其第三产业的优势产业进行界定和分析。最后,具体提出了优化半岛城市群产业结构、深化其产业分工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刘培生  石超 《当代经济》2016,(26):66-67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以陕西省为例研究区域优势产业判别及发展对策.首先确定了陕西省优势产业判别相关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陕西省优势产业进行判别,然后分析了陕西省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快陕西省优势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已开工建设的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高速铁路,途经我国大西南腹地的贵州省,这"两高"通道将会对贵州省的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贵广"两高"通道对贵州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预期分析.研究表明:"两高"通道建设将有力推动贵州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维护和促进全球投资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当前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面临深刻调整背景下,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影响企业绩效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政策蕴涵.基于2012-2018年23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对"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影响我国企业经营绩效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提升企业绩效,提升效应在倡议实施后呈逐年上升趋势;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对改善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绩效均有积极作用,"一带一路"倡议能够促进非新兴优势产业企业绩效,对新兴优势产业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政府应根据企业类型特征实施精准政策,一方面,鼓励我国新兴优势产业企业发挥潜能,提升新兴优势产业企业绩效;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支持力度,打造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从比较优势、产业绩效、发展创新、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对外开放能力5方面构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优势产业选择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3年新疆35个工业产业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与理想解法相结合的组合评价方法,确定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的优势产业。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的优势产业、潜在优势产业主要是资源型产业;与其相关联的加工制造业发展程度较低。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新疆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金兴 《经贸实践》2011,(2):10-10
于年前在杭举行的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时任副省长金德水指出,我省"十二五"经济和信息化重点任务是实施"工业转型升级310推进计划",即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三大重点领域,以重点实施10项工程为抓手,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省经信委主任谢力群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字经济时代,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带来智能制造的新模式.辽宁省作为传统装备制造业大省,"十四五"期间将大力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本文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上下游产业链智能制造模式,针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分析发展智能制造的突出问题、转型升级的路径及关键任务点,认为应首先构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生态圈和标准化体系,"老字号"、"原字号"、"新字号"企业依据标准化的技术层级个性化迭代同步推进;其次建成省内优势产业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典型工程,在代表性制造行业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办法;同时构建出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制造转型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引领。首先对全国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描述;其次对当前我国各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与科技资源空间布局的协同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资源空间布局的极化特征显著,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与科技资源在空间上呈现不一致的分布特征;最后针对各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与科技资源匹配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科技资源配置的重点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取"新克强指数"中的"就业人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三个指标,对贵州省2008—2018年的年度数据建立VAR模型,探讨"新克强指数"与贵州省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一系列时间序列实证结果分析,表明"新克强指数"是衡量贵州省长期经济发展状况的可靠指标,结合实证结果和贵州省情况给出结论...  相似文献   

19.
李传琪 《经济论坛》2010,(4):118-122
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通过构建合理的优势产业综合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浙江优势产业进行了选择研究。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得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已经发挥其潜在的优势成为浙江的优势产业,而传统的优势产业竞争实力逐渐下降成为浙江的弱势产业。  相似文献   

20.
基于知识旅游者假设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以杭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社会中,旅游者将转变为知识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除注重自身精神的愉悦和陶冶外,更追求对知识的学习、体验和创新。文章以知识旅游者的假设为切入点,从客源市场的角度,确定学生群体、白领群体、专业群体、创意群体为其构成部分。以杭州工业遗产为研究对象,基于知识旅游者的行为特征,设计了工业遗产旅游产品体系的内容,包括"杭州百年工业探访之游"基本旅游产品,"杭州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换代之游"、"杭州高新技术产业集成创新之游"重点旅游产品,"杭州工业遗产改造之游"、"老品牌、老字号发展之游"辅助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