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茹 《当代经济》2009,(16):146-147
我国作为经济转轨时期的发展中大国,经济二元结构的存在已经是个不真的事实,并会导致金融二元结构.金融二元结构主要体现在地区间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的发展成熟程度的差异,而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又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环节,因此,统一的货币政策通过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最终传导到企业和个人的效果就有可能存在差异,即统一货币政策的执行效力可能存在显著性的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论货币政策目标及其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四大货币政策目标 ,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有着不同的选择和组合。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应是保持币值稳定 ,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型所处的特定历史背景出发,分析了在我国农村教育投资收益率低于城市的现实状况下,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自由流动所形成的农村人力资本向城市单向流出的必然性,并运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解释了农村人力资本流动与城乡经济增长差距的内在联系,说明了加快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实现成功转型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转型成功的核心在于科学地认识我国经济结构演进的机制,而这必须基于对我国经济环境约束条件的清晰认识,以及以此为前提的科学逻辑分析。据此,文章从中国城乡和地区的经济双重二元性现实出发,通过构造一个跨部门和地区的一般均衡模型,对中国结构调整的市场实现机制进行了全面考察。文章认为,中国的结构调整可以通过城乡和地区在要素与产品等方面的结构性互动实现,而其具体的实现机制是地区与城乡非均衡所带来的套利机会,政府的作用在于在尊重这种规律的基础上,着力于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相似文献   

5.
冯涛  高东胜 《经济学家》2012,(12):85-94
本文研究发现,在二元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对非农就业增加具有持续的正向影响效应,而非农就业的增长通过供求效应对通胀产生双向影响,这导致货币、通胀的简单对应关系在转型经济条件下难以有效成立,货币扩张并不必然导致通胀,而收紧货币抑制通胀的传导效率较低,并会抑制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的速度。换言之,货币政策尽管属于短期政策工具,然而转型期的货币供给却具有长期结构效应,针对短期的失衡有利于长期结构调整,而短期内有效的政策加剧了长期结构失衡这一困局,货币政策需要和长期结构转型政策建立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王玉玲  程瑜 《生产力研究》2013,(8):15-18,79
我国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的组织和实施,一方面对于实现金融资本配置,协调区域经济增长,建构可持续发展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统一的货币政策实施却成为导致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在统一货币政策框架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金融资源的需求现状,实施差异性货币政策,纠正金融创新实践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冲击和影响,组建和完善适应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发展需要的灵活性货币政策体系,对于促进中西部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文章从陕西省近几年实施差异化货币政策工具应用现状出发,实证的分析了差异化货币政策对区域产业发展的贡献和影响。结论表明,统一货币政策框架下,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状况有效利用差异化货币政策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是比较明显的,但还存在一些政策细节性问题有待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劳动收入比重偏低会对收入分配公平、消费投资平衡和经济增长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文章基于劳动力市场的视角对我国劳动收入比重偏低的成因进行了理论研究,并采用我国2000-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一个劳动收入比重决定模型,实证检验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二元经济转型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我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劳动收入比重偏低是二元经济转型的特定发展阶段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约力量协同作用的结果。在二元经济转型过程中,劳动收入比重的变化趋势呈U型规律。我国劳动收入比重偏低的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和劳动力市场行政垄断行业分割延缓了二元经济转型进程,增加了劳动收入比重在下降阶段的停留时间。因此,稳定我国劳动收入比重的关键是削弱劳动力市场分割,加快二元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8.
张纯记 《当代经济》2010,(7):112-115
在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条件的趋同研究中,本文联系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实际,运用1978年到2007年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是:二元经济结构作为制约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构变量,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向各自稳态趋同的限制条件;二元经济转型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二元经济转型的区域差异是导致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出现差异的原因,二元经济转型必须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协同推进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马利军 《当代经济》2010,(13):140-143
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本文结合我国建国以来的发展历程,首先运用灰色系统的关联度分析,测算出在不同时段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制度变量.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分时段合成新的制度代理变量.最后通过计量回归方法,重新测算出了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得出产权、对外开放、二元经济转型是影响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依然依靠投资还是需要消费来主导,引起了各界的广泛讨论。本文在阐述分歧的基础上,基于国家规模、发展阶段以及我国独有的经济制度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分析了当前经济增长主导模式的选择。从国家规模来看,作为大国,我国客观上需要投资和消费主导经济增长;基于国际比较,我国客观上更需要加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阶段跨越,在"中等收入陷阱"的背景下,高投资阶段积累的矛盾开始涌现,消费必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从二元结构来看,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计划经济过度依赖投资有其必然性,但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重视的消费作用是发展的必然。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更应该加强农村消费。最后,给出促进消费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02—2003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在2002年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且适当强化稳健货币政策的扩张倾向。2002年我国GDP预计增长7.86%以上,将明显高于2001年,总体经济景气能够在2003年承续2002年扩张趋势,从而实现从经济萧条到经济繁荣的经济周期形态的转换。随着顺应经济全球化而加入WTO,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将从二元经济结构转向三元经济结构。在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支持下和均衡化的经济政策维护下,我国经济仍然能够保持相对快速增长。“十五”计划时期与“十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实际GDP年均增长速度有可能接近8%。  相似文献   

12.
二元经济理论经历了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三个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二元经济理论日益融合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经济理论,形成了理论综合基础上的二元经济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费景汉与拉尼斯的转型增长理论。现阶段二元理论由于突破了单一研究范式的局限,更加符合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与组织制度异质性的实际。二元理论对土地非农化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二元经济转型的阶段性及前瞻性等问题研究的不够。这些理论研究的不足,将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孔曙东  梅气 《经济师》2001,(10):12-13
1997年以后 ,为了制止通货紧缩 ,我国实施以适当扩大货币供应量为主的货币政策。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 ,存在着一些阻碍货币供应量扩张的结构性因素 ,导致货币政策传导受阻 ,降低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相似文献   

14.
后金融危机的货币供给过剩及其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特征,使用阈值协整方法扩展现有的货币需求模型,度量后金融危机时期的货币供给过剩及其对通胀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调节效应,并进而设定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揭示货币供给过剩对通胀与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主要结论为:2009年第三季度以后,我国货币供给过剩且过剩幅度快速增加,其中名义M1过剩12.56%,名义M2过剩11.31%。2009Q3—2010Q3我国处于货币供给过剩机制下,在该机制下,央行谨慎地实施从紧货币政策,从紧货币政策对通胀和经济增长的调节效应相对较强。货币供给过剩对通胀和经济增长的冲击在前2年为正值,在随后近3年为负值。这说明我国现阶段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必须谨慎,退出速度不宜过快。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于以往研究主要以信息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文章从一个新的视角———经济二元转型,对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发展的经济绩效重新进行了审视。以费—拉的二元转型增长模型为基础,文章首先构建了以工农两部门金融市场为纽带的城乡经济互动的一般均衡模型,并在这一理论架构下对农村金融与经济二元转型的关系进行了规范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个假说。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既考虑理论又考虑变量长期互动关系的SVAR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以市场自然演进机制为基础的工农部门间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促进二元转型增长。  相似文献   

16.
财政与货币政策是稳定和刺激经济增长的两大工具,在美国“新经济”发展中,这两大政策工具发挥了促进经济增长、缓解经济衰退、启动经济复苏的积极作用。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分析研究美国“新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实践和经验,为我国应对入世挑战,抢抓发展机遇,在财政货币政策选择上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二元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处于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农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至关重要,根据二元经济结构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型和各地实际情况,我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农村可以分别采取发展农村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城市化和发展城镇群的战略措施,调整城乡社会结构,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政策拐点与开关函数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货币政策操作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其货币政策的运用效果及特点存在明显的差异。赵进文、闵捷(2005)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993年第1季度至2004年第2季度期间,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在效果上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通过Terasvirta检验法判定了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开关函数的类型,之后基于先进而复杂的T-O-O网格点搜索法,测定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政策拐点与开关函数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杨晓  杨开忠 《财经研究》2007,33(2):4-15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主要是统一的全国性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货币政策的不同需求。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的不同影响。其中,东部地区对货币政策最为敏感,中部、西部依次减弱。文章认为,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需求,可以在统一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实行某种程度的灵活的区域性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20.
反托拉斯政策是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之外,国家用以调节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竞争自由与效率的公共政策.制定符合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经济特征的反托拉斯政策,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分析中国转型时期的市场垄断特征,并根据国际反托拉斯政策的发展经验,从而提出我国制定反托拉斯政策应遵守的若干基本原则和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