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是否偏颇?本刊今年第4期第41页发表了一篇卢增澜所写的《应当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短文,提出为了与计划生育要求相配套和稳定承包地,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应当在农村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文章刊出...  相似文献   

2.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并不偏颇湖北省钟祥市土地管理局朱月红贵刊今年第8期群言同志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有失偏颇》的文章,认为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会导致产生许多纠纷和矛盾,“在以种地为生的农村行不通”。笔者认为:此论断不妥。诚然,...  相似文献   

3.
正确理解“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李富广“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是1962年9月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公布后,在农村工作提出并实行的。但是应当指出的是、“增人不增地”是指生儿育女增加的人口不再分自留地,“减人不减地”是指婚嫁出的女...  相似文献   

4.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是相对的山东即墨市政府办公室张可先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有个时间限制,即必须是在承包期之内,可能是15年,也可能是30年一段时间内。因此,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是个相对的概念。从长期看,农村人口的变动与土地的...  相似文献   

5.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有失偏颇编辑同志:贵刊今年第4期"大家谈"栏目发表的卢增澜《应当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看法有失偏颇,对此,想谈点我的意见。的确,"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办法对稳定土地承包较为有利,但是这种形式的弊端也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6.
金沙县土地制度建设的成就可以说是与湄潭县并驾齐驱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方略可以说是湄潭与金沙两县共创的。 金沙县下一轮土地制度建设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对前一段试验作出进一步规范;二是探索“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后续配套措施,使之具有政策长效性。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后续配套措施,我想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在“民工潮”涌动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耕地的有效使用,避免撂  相似文献   

7.
还是应当实行“大稳定小调整”黑龙江省绥化行署土地局张同国我认为,“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做法有失偏颇。第一,“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不符合现行土地制度。我们现行的土地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农村土地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那些依法娶回的媳妇、合法生...  相似文献   

8.
应当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卢增澜据《报刊文摘》1994年12月19日综合媒体报道,曾因率先实行“土地大包干”而推动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安徽省于近日作出决定,全面推进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强化集体所有权,明确发包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同时在明...  相似文献   

9.
山区农村如何搞好家庭联产承包──谈“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与“大稳定,小调整”的关系向昌植据农业部对全国百县、39000农户调查的情况反映,国务院下发了(1995)7号文件,决定将家庭联产承包这种形式再延长三十年不变。并要求合同到期一批,续订一批。...  相似文献   

10.
如何理解“增人不增地与减人不减地?”1993年11月5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决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为避免承包耕地的频繁变动,防止耕地经营规模不断被细分,提倡在承包期内实行...  相似文献   

11.
关键要解决合理人口增加的耕地邯郸市土地管理局范建纲安徽省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以下简称“双增双减”)政策,对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也存有弊端,不宜一味套用。我认为,实行“双增双减”政策的关键在于解决好合理人口增添的耕地,否则...  相似文献   

12.
应当实行“大稳定、小调整”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土地局何轶群贵刊今年第4期“大家谈”,栏目曾刊出卢增澜《应当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一文。我认为对于地地道道的以种地为生的农民来讲,该文有不切合农村实际的一面。我们宽城满族自治县是一个人均耕地仅有0...  相似文献   

13.
一项跨世纪工程的实施──遵化市全面开展完善土地、果树承包责任制工作王久宗,张山,周海宏,单宝东河北省遵化市积极稳妥地实施着一项跨世纪的重大深化改革工程──延长土地(果树)承包期30年,在承包期内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政策。到目前,全市已有23...  相似文献   

14.
莎车县圆满完成土地延包工作潘世勇新疆莎车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把延长农村土地承包期一定30年的工作作为全县1998年初农村工作的重点,认真筹划,积极落实,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分阶段分步骤圆满地...  相似文献   

15.
效率与公平的冲突与协调是农地制度变革的基本逻辑,"两田制"、"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土地股份制"等不同农地模式是家庭承包制下不同地区对农地使用效率与公平的响应与权衡。随着时间的推移,"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引起的不平等问题日益突出,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农地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农地制度创新应坚持"新增人口生来拥有一份所属社区集体土地的权利"这一起点公平为前提。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地改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中共即墨市委副书记李学海中央在1993年明确提出了原定承包耕地15年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不变,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允许土地有偿流转。这是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对于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具有...  相似文献   

17.
对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的调查与思考陈雩桢,齐保国最近,结合贯彻中央(1993)11号和中央(1994)4号文件关于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在承包期内提倡“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指示精神,就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形式、土地转让、土地经营等一些具体问题到綦江...  相似文献   

18.
正中央明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任务要求,各地正紧锣密鼓推进此项改革。在股改工作的具体推进落实过程中,股改基准日之后的新增人口采取"股权户内共享"这一办法,也就是"增人不增股,减人不减股",这是目前容易让村民不理解,也是容易积累矛盾的地方。一、"增人不增股"存在的突出矛盾资产股份制改革的"增人不增股"和土地确权工作中的"增人不增地"基本相同,但村集体耕地面积是一个常数,土地确权到户全部完成  相似文献   

19.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又被称作"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国家希望通过这一规定稳定农地生产经营制度,保障农民利益.使得农民长久珍惜土地,持续投资土地,促进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10多年来,土地承包工作在我县经历了两个明显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土地承包到户至1989年上半年,实行按人均承包土地,因正常人口变动而进行一年一度的小调整;第二阶段从1989年下半年至今,终止了一年一度按人均承包土地小调整,执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