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营改增"政策是近几年我国出台的具有代表性的政策之一,是我国税收改革的主要体现,符合社会发展需求,适应时代潮流,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关系到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研究"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提出"营改增"政策下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至关重要,是促进企业进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大大小小的改革为社会注入鲜活的力量,新的政策指导着企业快速进步.本文探讨了在"营改增"政策的影响下,企业应该如何做好税收筹划工作的问题,从阐述营改增政策概念入手,进一步分析了"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最后探讨了企业在"营改增"情况下进行税务筹划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营改增"是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布的税收改革政策.这一政策自推行以来在国内已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并刺激了房地产行业在税收筹划以及财务管理方面的改革.本文围绕"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生产成本产生的影响、"营改增"对房地税收的影响、"营改增"税收政策下房地产企业的应对策略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对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税收的影响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理论建议,希望能够对今后房地产企业的税收控制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近年来房地产业发展,房地产业的税收机制与时俱进,经历了重大的改革.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在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四大行业全面推开"营改增"政策的施行.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新政策的施行,对其财务管理带来了好坏不一的影响.本文针对房地产企业的"营改增"所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了"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中产生的波动,指出"营改增"方案颁布之后房产有关财务管控的方式,为房产领域与"营改增"方案贯彻后企业相关管理工作的调整提出了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营改增"是我国促进经济发展、优化税收、合理布局产业结构的产物:为避免重复征税、防止税收在各行业中的不均衡等情况的发生,我国目前已逐渐并全面地展开了"营改增"的税收政策,而且近几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营改增"在建筑行业尤其影响深远.近几年来"营改增"政策在建筑企业中实施过程中,也对会计核算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本文针对这种影响,从"营改增"政策的作用着手,针对其存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6.
"营改增"改变了传统的税收方式,在"营改增"的改革方案下,几乎各行各业都受到了这次变革的影响,涵盖范围极广,证券公司同样也受到了这次改革的影响.在税改之前,我国证券公司一直缴纳的都是营业税税种,虽然这种方法实行起来简单方便,但是存在着重复征税的问题.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减轻证券公司的税收负担,保证我国证券公司健康稳定的发展,就要积极响应"营改增"的改革政策,将其缴纳的营业税税种转为增值税.本文首先就营改增对证券公司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一些合理性的解决对策,希望对相关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郑育平 《财会学习》2016,(24):10-11
"营改增"是当前国家推行的重要税制改革,对地铁运营财务工作同样产生直接影响.地铁运营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税收筹划工作进行调整,尽量延长增值税抵扣链条,尽可能享受税收优惠,促进地铁运营效益.本文主要从全面"营改增"相关政策内容出发,结合地铁运营财务实践,分析了"营改增"对地铁运营企业收支业务的影响和增值税税率、计税依据的变化,并提出相应的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8.
"营改增"税制改革是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税体制的又一次深刻改革.自2011年通过该试点方案以来,"营改增"的试点范围便不断扩大.自2016年5月1日起,营改增的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服务业,实现了增值税对货物和服务的全覆盖.本文主要是针对"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税收产生的影响展开阐述,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使房地产企业更好的适应"营改增"制度.  相似文献   

9.
"营改增"改革工作从2012年实行时,在减少纳税人税收缴纳方面改革成效显著.房地产开发业的"营改增"从2016年全面实行,特别是将不动产列入不征税范围之后,税收负担只减不增,房地产行业"营改增"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未来发展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营改增"是我国税制改革与结构性减税的重大举措,对我国税收业务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营改增"是一个复杂、渐进的过程,在改革初期,企业面临较多的不确定因素,给企业纳税筹划带来了一定风险.本文分析了"营增改"对企业的影响,提出了在"营改增"视角下企业纳税筹划的有效方法,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张志强  杨爱义 《财会学习》2016,(14):157-158
2016年5月,"营改增"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作为一项重要的税制改革.其对于避免企业重复纳税现象及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在进行营改增之后,企业的税负是如何变化,还具有多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本文根据房地产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结合"营改增"的具体政策,对房地产企业的税收负担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期间国家税务总局将"营改增"税收制度作为一个主旋律搬到税收体质改革的舞台.解决了我国多年存在的双重税收政策问题,同时也对增值税进行了完善.但是,由于"营改增"政策的推进,由此引发的相关问题也逐步显现,主要包括应纳税款的减少和新政策理解不全面带来的多交税款等导致的税务风险.这便要求国家税务机关和相关涉税企业针对不同情况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使税收过程更加透明,税务风险更低.本文针对"营改增"带来的税务风险及相关管理对策进行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13.
从2011年"营改增"试点方案提出至今,我国已经大体上实现了税收方式由营业税向增值税转变的过程.建筑施工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与其他单位进行业务往来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受到了"营改增"政策的影响.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将导致税收种类变更、征收方式改变等,施工企业为了自身发展,必须深入分析"营改增"对其内部财务管理的影响,从而制定详尽的可实施对策,实现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韦纪芳 《财会学习》2016,(23):162-163
"营改增"作为我国一项重大的税制改革政策受到了全国企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营改增"的内涵与意义出发,分析了"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营改增"后企业的应对策略,为企业未来的工作安排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营改增"的税收体制是对企业财务的运作方式全新变革,对全国企业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自2016全国试点以来,广大企业都深刻体会到了"营改增"带来的利与弊,也都各自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制定了相应财务政策."营改增"整体来说对企业是有利的,减轻了广大企业的税收负担,避免的二次重复税收.全国企业因该响应党中央深化供给侧改革的号召,结合自身情况尽快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会计核算制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纳税政策也在不断创新改革.在"营改增"社会背景下,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纳税政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传统的征税政策不仅给企业带来了税收压力,还产生重复征税的问题."营改增"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展纳税筹划工作,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因此,本文针对"营改增"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纳税筹划的意义和产生影响进行分析,探究相关的纳税筹划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国的税收财政改革进步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我国的"营改增"也已经全面开展.通过了解研究可以发现,我国生活以及服务类别的"营改增"已经展示出了良好的改革效果,为了进一步了解"营改增"对餐饮行业的影响,本文从"营改增"的背景入手,综合分析了"营改增"对餐饮业的影响,包含了对餐饮业流转负税、发票管理、会计核算等多方面的影响.最后对餐饮业"营改增"应对策略和方法进行完整总结,希望通过餐饮业的税收筹划、完善会计核算方法、加强发票管理以及其他自我完善方式来制定合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自此营业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营改增"是我国为了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而推行的税收改革,其不但能够减少企业的纳税,还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营改增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浅析了营改增对企业(包括金融业)的影响,并提出企业应对营改增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营改增"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税制改革的初期,企业由于无法实现快速转变,无法很好适应新的税收环境,会面临很多问题,但同时又由于站在新的契机上,得到了思想和管理等方面的革新.在这种情况下,做好税收筹划对于企业来说是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防范税务风险,实现减轻税负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会对"营改增"和税收筹划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分析"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提出实行"营改增"后的建筑施工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全新的合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税制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营改增"是我国税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消除我国长期存在的重复征税税问题,更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减轻税收负担,使税收结构更加合理化、科学化.本文从"营改增"政策与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出发,分析讨论该政策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