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国际大型制药企业纷纷将新药研发业务外包到中国,推动着我国研发外包服务产业的发展.北京市作为国内科技资源和高技术人才比较集中的地区,也成为国外大型制药企业、研发机构选择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或寻找合作伙伴的首选.本文根据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登记的涉外合同数据库,分析了北京市医药研发外包行业的现状、特点、优势领域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孙颖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13,(3):40-43
二十多年来,中关村从电子一条街、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起步,发展成总面积488平方公里、全国最大的高科技园区。中关村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始终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沿,充分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作用,在经济转轨的发展中国家探索出一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模式与道路,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制高点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3.
吴卫星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8,2(2):10-14
新药研发外包服务(CRO Contract Research Orgnization,Outsourcing Serxrice)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发展非常迅速,能够为制药工业提供从先导化合物合成及工艺直到新药上市后安全监测的全程服务,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2007年新药研发外包服务的市场总值达到150亿美元,预计5年内会翻一番.然而,从环节和区域的角度看,研发外包服务市场发展并不平衡.本文基于在美国上市的6家同类公司2007年的年度财务报告分析了市场的价值构成,为我国快速占领行业制高点提供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4.
唐军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10,(5):46-49
上海通过“九五”、“十五”和“十一五”连续的培育与积蓄,在构筑生物医药创新体系、聚焦科技前沿、开发创新药物、培育产业集群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张江药谷”的品牌已在海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认同。2009年,上海又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加快发展的九大产业之一,颁布了生物医药产业行动计划和专项扶持政策。目前上海在生物医药领域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优秀的创新成果和专业的人才队伍,为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际生物医药外包服务大会组委会秘书处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9,3(10):95-95
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CRO联合体、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药学会主办,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杭州欧钦文化策划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国际生物医药外包服务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于9月24—27日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当前医药领域研发外包的发展现状,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从政府、行业和企业3个层次对我国的医药研发外包进行思考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薛培风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9,3(8):15-2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出于利益考虑,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研发外包服务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并呈现出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快速转移的趋势。对研发认识不断深入,国内逐渐加大了研发投入,促进了医药研发服务的发展。本文对国际和国内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国内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还介绍了医药研发服务业出现的新模式,并对竞争格局、优劣势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朱迅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12,(5):76-78
生物医药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资本的追捧。但是由于生物医药研发、产品和市场的特殊性,其投资策略也不同于其他领域。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11,(1):12-12
有关部门计划“十二五”期间投向生物医药产业的重大新药研发、创制领域专项资金将在400亿元左右,比“十一五”期间翻了一番多。在具体支持领域中,对生物制品研发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在这400亿元专项资金中, 相似文献
10.
王进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10,(3):74-77
尽管2009年第四季度生物医药资本市场表现欠佳,但整个年度的表现还是令人鼓励,投资银行家和投资基金买家对生物医药股相当看重。2009年,21亿美元现金流出健康产业和生物技术投资基金。或许是因为赚到钱之后撤离进入其他行业。相反,2008年有146(亿美元流入健康一生物医药基金。这正好奠定了去年生物医药股市整体走势向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对中国医药行业研发(R&D)联盟的研究集中于理论模型和策略,对其实践状况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本文通过对中国医药行业R&D联盟的回顾性文献综述和相关信息的整理分析,总结医药R&D研发联盟近十年在中国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产、学、研”三结合研发新药;政府与商会进行协调;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R&D联盟市场化。 相似文献
12.
The traditional analysis of innovation has focused on the Schumpeterian hypothesis of a positive link between market power and innovation. This often includes an implicitly linear view of the innovation process, with R & D as a necessary first step. This paper widens the determinants of innovation beyond R & D to include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networking effects, thus extending the standard Schumpeterian analysis. When tested on a dataset of c. 1300 UK manufacturing plants, R & D,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networking are found to be substitutes in the innovation process, with the two latter intensities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increasing the extent of innovation. 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actual) monopoly power increases the extent of innovation, but there are significant plant and sectoral effects on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13.
Joanna Poyago-Theotoky 《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1999,15(3):253-262
The paper analyzes a simple non-tournament model of R & D where firms are engaged in cost-reducing innovation. It is shown that when spillovers of information are treated as endogenous firms never disclose any of their information when choosing their R & D non-cooperatively. Under cooperative R & D, firms will always choose to fully share their information, i.e., a research joint venture will operate with a maximal spillover value. 相似文献
14.
This cross-section study of a sample of 278 firms from the COMPUSTAT II database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firm's profitability and other variables, notably its own R & D capital, knowledge and market spillovers and appropriability. The proxy for knowledge spillovers is based on technological distance. Market spillovers are based on a patent input-output matrix. Both spillover proxies combine information on R & D expenditures and patent counts.The results do not reject the hypothesis that R & D has a direct, positive effect on profitability, especially in industries with effective patent protection. Information spillovers affect profits negatively, market spillovers positively. 相似文献
15.
张毅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0,16(1):13-14,24
面临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TOM何去何从,结合当前实现国企改革3年脱困目标的实际,主张TQM与IE有机结合,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确保经济效益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并对此阐述了3个理由;TQM与IE都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TQM的发展离不开IE:TQM与IE的结合是深化国企改革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提升,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联系愈加密切,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从我国近10年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实际看,二者明显呈现出互动发展的趋势。以长三角区域为例,通过对沪、苏、浙、皖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除了上海外,其他三省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并未呈现良好的互动发展关系,为此,提出应协同发展、提升三省一市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水平,通过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业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加快价值工程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降低新药研发成长,从而控制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方法研究中、美两国价值工程在医药领域的发展现状,分析目前其在我国医药领域应用的困难及现实必然性。结果与结论针对现状,建议在政策规定、价值文化等方面要加强建设,为价值工程在我国医药领域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8.
探究跨国公司和中国高校R&D合作中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对于增强R&D合作,促进跨国公司向我国高校的技术溢出以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具有重要价值。在现有理论文献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假设,通过问卷统计分析对跨国公司与中国高校R&D合作中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现有沟通交流水平以及合作环境状况对高校科研能力获益,高校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地位差距对高校科研管理获益,以及高校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差距对高校科研资源获益均产生负面影响,但高校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差距却对高校教育功能获益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中国2009~2014年外资参与的318家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外资持股和外资控股两种情况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外资参与对中国企业研发活动存在积极影响,但该影响在外资持股和外资控股两种情形下存在显著差异,当外资持股股东不是第一大股东时,外资持股比例对企业研发投入虽然具有促进作用,但该作用十分微弱,当外资持股股东为第一大股东时,即存在外资控股情况时,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简述了钢铁贸易行业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对钢铁贸易行业进行SCP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