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我国整合地方区位资源,协调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战略规划。为此本文对京津冀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根据这些现实状况提出了促进一体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京津冀发展一体化角度出发,更加全面地发现京津冀地区发展中的不协调,从而借助国家行政的力量并结合相应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实现三地经济的协调发展。从地理位置看,京津冀地区相互临近,区域文化和风俗一脉相承,旅游资源富厚,"京津冀一体化"成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新引擎。本文以北京市的休闲农业发展为例,研究影响休闲农业发展的诸多因素,进而为京津冀三地休闲农业协同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地区位于我国东北亚,地处环渤海的心脏地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鉴于金融一体化在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作用,及时考察京津冀地区金融一体化水平的高低,可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借鉴。文章通过选取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地区GDP、地区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贷款余额的面板数据作为观测值,利用无条件F-H方法以及有条件F-H方法,对京津冀地区金融一体化进程进行研究。同时,对促进京津冀地区金融一体化进程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作为我国重大的国家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为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尤其沧州的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充分发挥沧州市在京津冀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定位沧州并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因此,本文在回顾京津冀一体化背景的基础上,分析沧州作为京津冀重要区域增长极的优势和制约因素,调研制约沧州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影响因素,从而确定沧州自身的战略定位,并制定符合沧州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职业教育的协同化,职业教育为京津冀地区经济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重要的服务平台。本文主要研究职业教育服务在京津冀地区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前,尽管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相比,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把深入推进京津冀一体化、打造首都经济圈、加快建设滨海新区与积极发展河北沿海地区都提升到了国家区域建设的战略层面,这将会给京津冀地区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京津冀一体化中的产业结构升级问题也将得到高度重视和深入推进。本文从京津冀一体化产业升级中的发展现状、发展阻碍与合作基础出发进行多角度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吴殿倬 《商业时代》2015,(4):135-136
伴随着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升温,我国经济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正在逐步运筹和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文章对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SWOT分析,凸现出京津冀大都市圈一体化进程中区域内部条件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的机会与威胁,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物流业在经济中的作用更为突出,物流一体化是实现京津冀经济发展条件和整合京津冀地区资源的要求。从区域人力资本的角度分析了区域人力资本对京津冀物流一体化的影响,并提出了实现京津冀物流一体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十三五规划战略的逐步实施,京津冀经济区域一体化现在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通过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的对比,仍然差距相差较大。京津冀地区的想要达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以物流业先行。物流业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支柱,整合京津冀地区的现有物流资源,形成统一、多层次、快速高效、全方位的区域物流系统。本文在研究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基础上,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可行性的优化对策,就此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地区作为中国北方地区的重要板块,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非常显著。本文从理论上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进行分析,研究推进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可行路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加快京津冀文化产业合作与发展的意义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波 《消费导刊》2011,(9):21-22
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京津冀文化产业合作与发展的战略意义在于为京津冀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并提出了加快京津冀文化产业合作与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2.
当前,京津冀地区经济明显落后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实现区域物流一体化,必将大大加快区域经济整合与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就目前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的现实来看,应从思想文化观念、协调合作机制、物流发展政策以及物流人才的联合开发与培养等方面入手,解决本区域物流软件建设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区域化、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作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发展"加速器"的物流业,同样也面临着区域一体化的问题。从目前来看,京津冀地区经济明显落后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实现区域物流一体化,必将大大加快区域经济整合与协调发展,加快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步伐。但是,从现实来看,要实现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障碍。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金融一体化也成为关注焦点。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的推行并非易事,主要面临地区间金融发展差异大、地区利益冲突、金融中心地位不明确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萝卜加大棒"、"两只手"的解决思路,同时对面临的金融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金融风险提出了相关风险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区域化、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作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发展"加速器"的物流业,同样也面临着区域一体化的问题.从目前看,京津冀地区经济明显落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实现区域物流一体化,必将大大加快区域经济整合与协调发展,加快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步伐.但是,从现实看,要实现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障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京津冀城市群作为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其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重要引擎。现阶段,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进入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谋求进一步的发展至关重要。而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子系统和组成部分,可以进一步优化社会产品结构,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健康发育,减轻社会就业的压力,进而有效推动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期、高速和健康发展。这表明区域物流业的协调发展可以有效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本文通过对京津冀区域物流发展现状从经济环境、政策支持、市场供综和市场需求情况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京津冀地区存在京津冀区域内政策执行力度不一、物流业产业协调度较低、物流人才匮乏且分布不均的问题,制约了地区物流总体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推动京津冀物流业均衡发展,进而助力京津冀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物流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京津冀地区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基础和保障,而物流基础设施正是实现物流一体化的关键要素。考虑到京津冀物流设施一体化进程具有阶段性特点,是一个由"点"到"线",最终连接成"面"的过程,必须综合考虑各阶段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式,在兼顾可操作性的前提下,针对"点""线""面"三个阶段分别设计评价指标,测度其物流设施一体化发展水平。测度结果表明,京津冀物流一体化进程完成了近六成,属于中等发展水平,区域之间一体化发展程度高于区域内部及其与周边区域的一体化发展程度。而为了更好地推动京津冀物流设施一体化发展进程,需要缩短物流园区与交通枢纽的流转距离,提高物流园区衔接度;需要提升京津冀物流园区辐射能力,促进物流园区布局均衡化;需要引导京津冀港口群进行差异化运营,提升海运对接度。  相似文献   

18.
杜坤 《商业科技》2014,(16):51-51
京津冀一体化的统筹协同发展作为环渤海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已经上升到我们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尤其是在目前的在世界经济危机形势下,京津冀一体化为主体的环渤海经济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过程中即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第三增长极。而通过整合与协调该地区的物流一体化水平,可以更快实现该区域的经济一体化步伐,但在目前的实际情况下,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实现,还有很多的问题和障碍需要解决。尤其对于冀南地区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如何起到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地区经济的东西衔接起到核心枢纽的地位,因此,在京津冀一体化下大背景的形势下,深入研究冀南物流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京津冀一体化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如何发挥各个城市的优势良性的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成为研究的重点。中国的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的繁荣已经带动了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作为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对周围的带动作用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就是为了带动这一区域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了解京津冀三地的三次产业的现状和占比情况,本文利用相似系数的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趋同状况利用协整的方法对京津冀地区的第三产业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做了分析,得出京津冀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整体趋同且北京的第三产业对河北的第三产业有带动作用二者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转变经济发展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己经成为当今中国及京津冀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针对京津冀的发展情况,党中央提出了京津冀一体化的要求。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定位的不同,这三个省和市在各自产业结构发展上既有优势也有劣势,面临不同的机会和挑战,有不同的发展愿景和利益诉求。产业协调发展是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京津冀第二产业趋同是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在一体化进程中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本文在对京津冀第二产业结构趋同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论述,促进京津冀地区第二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