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一直是困绕我国出口企业在应诉倾销时面临的重大问题。文章通过分析“非市场经济地位”性质,不同国家对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不同态度等问题.提出了我国解决非市场经刘地位问题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非市场经济地位”与美国对华反倾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华反倾销中,美国的“非市场经济”条款一直是困扰我国出口企业的最大难题之一。本文在分析“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性质、“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遭遇反倾销的影响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对“非市场经济”条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对华反倾销中,美国的“非市场经济”条款一直是困扰我国出口企业的最大难题之一。本文在分析“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性质、“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遭遇反倾销的影响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对“非市场经济”条款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非市场经济地位”已成为我国应诉国外反倾销的核心问题。本文讨论了“非市场经济地位”的一些相关概念“、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的影响和中美入世协议、中国入世议定书中的相关规定,提出了我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非市场经济地位”已成为我国应诉国外反倾销的核心问题。本文讨论了“非市场经济地位”的一些相关概念、“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的影响和中美入世协议、中国入世议定书中的相关规定,提出了我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地位”是多年来我国企业海外反倾销应诉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新西兰、东盟、俄罗斯和巴西等贸易伙伴相继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形势下,中国距离彻底脱去“非市场经济”的帽子还有多远?本文在介绍美国和欧盟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反倾销法律与实践以及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获得认可的进展情况的基础上,简要分析和评论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全面获得认可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夏菲 《商业时代》2007,(20):28-30
本文旨在论述反倾销制度中,“非市场经济地位”的由来以及给中国企业带来的不公平待遇,并通过国际贸易中的实例探讨,对“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就中国争取“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龚家友 《商业时代》2006,(3):69-70,90
在对华反倾销中,美国的“非市场经济”条款一直是困扰我国出口企业的最大难题之一。本文在分析“非市场经济”条款的由来、美国对华“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对“非市场经济”条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琳 《商场现代化》2006,(17):10-11
“非市场经济地位”是我国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败诉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阻碍我国外贸出口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在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应如何争取“企业市场经济地位”,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必须面对的话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国外对华反倾销诉中最具争议性的问题就是“非市场经济国家”的问题。根据中国加入WTO时签署的有关协议,中国企业应诉外国反倾销诉讼在加入WTO后15年时间里一定程度上仍受制于与世贸组织其他成员不同的、特殊的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反倾销规则。这也预示着在今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华反倾销诉讼的高发率在所难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们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长期困扰着中国出口企业。文章以此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对WTO上诉机构对中美双反案和中欧紧固件反倾销案的两份裁决的研究,认为这两份裁决分别从不同侧面表明,身处"非市场经济地位"的企业和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待遇的企业在贸易救济案件实践中各有利弊。中国企业即使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其在未来的贸易救济领域仍然可能遭遇到严峻挑战。中国学界和实务界对此应有清醒认识并提前做好相应准备。  相似文献   

12.
美国及欧盟等国家不承认我国是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给不给予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待遇,不仅是一个贸易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我国要求承认我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对我国融入国际贸易体系,获取公正的国际贸易待遇,加快社会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而"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的国际形象、对外贸易造成的影响与损失极大.对此,我们应该采取"冷静对待,力争突破"的方针,力争获得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与待遇.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对华反倾销法律政策演变和最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6年以来,澳大利亚对华反倾销法律政策不断调整?最初澳大利亚认为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后承认中国为“转型经济国家”。判断转型经济国家的正常价值标准由“价格控制”测试变为“市场条件主导”测试。由于澳大利亚海关法作了最新修正,且中澳正在进行双边自由贸易区谈判,澳大利亚目前正处在是否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分水岭时期。  相似文献   

14.
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国家条款和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成为反倾销重灾区的原因之一,就是一些国家仍然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其实,多边反倾销规则中并不存在非市场经济国家条款,一些国家坚持非市场经济国家条款完全是出于保护主义的目的.我国应从政府、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联手努力,一方面继续推进市场经济方向的改革,完善法律体系,开展经济外交,另一方面加强行业自律、积极应诉并争取个案处理,以尽快化解歧视性的非市场经济国家条款。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反倾销领域的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进行了解读,并以美国商务部于1995年1月到2010年6月期间终裁的85起对华反倾销案件为研究样本,统计了这些案件的普遍税率和单独税率,共计1175个裁决结果,采用关联分析方法针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对反倾销裁决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对美国商务部肯定性裁决结果无显著影响,但对反倾销税率高低的裁决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非市场经济地位”与对华反倾销对策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王世春  叶全良 《财贸经济》2005,(5):59-64,76
我国入世后对外贸易面临新的棘手问题,其中“非市场经济地位”使我国成为国际反倾销最大受害国。这种状况不能继续下去,必须采取针锋相对的对策措施解决它。本文从“入世议定书”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入手,分析它与对华反倾销的关联性,阐明对华反倾销对我国出口贸易乃至国民经济的危害及其不良影响,探讨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各种途径与方法,研究对华反倾销调查中替代国选择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转型环境下中国企业资源的分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中国企业为研究对象,综合了制度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的观点,通过大样本实证调研探讨中国转型环境下企业的资源分类问题,将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资源基础拓展到企业外部,关注非市场资源与制度资源的价值与重要性;并对不同行业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特征与状况进行跨行业比较,从而得出相关的研究结论与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发达国家以“正常价值”为标准来确定进口产品是否存在倾销,如果存在倾销,就以此为依据确定倾销幅度和反倾销税税率。但是发达国家对市场经济国家和非市场经济国家确定其“正常价值”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绝大多数针对我国的反倾销都指控我国是一个非市场经济国家,因此对我国应采用非市场经济国家条件下确定正常价值的方法。这给我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文章对此提出了若干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国外对华反倾销措施效果评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是被反倾销调查和采取最终措施的最大国。比较反倾销强度指数证明,中国在美国市场的出口份额强烈地受到美国反倾销行动的影响,但美国在世界出口市场份额则较少受到他国反倾销的影响,美国是影响中国贸易救济的最大因素。美、欧对华提起反倾销诉讼对他国具有示范效应。中国应积极谋求世贸组织剔除其非市场经济地位,重视反倾销对称性并积极应诉,通过行业协调和调整出口导向,促使进出口内外均衡与结构合理,以减少反倾销措施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印度已成为全球对外反倾销和对华反倾销第一大国。文章对可获详情的134起涉华案件的非市场经济待遇状况进行了全面考察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印度对中国实施非市场经济待遇的主要依据是认定涉案企业存在政府实质性干预,确定正常价值的主要方法是印度实际支付或应付价格法和最佳可获得信息法,与同案市场经济待遇中国企业相比,非市场经济待遇对涉案产品反倾销税率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